论语(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论语(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作者: 校注:杨伯峻//杨逢彬
出版社: 岳麓
原售价: 26.00
折扣价: 16.20
折扣购买: 论语(精)/古典名著普及文库
ISBN: 9787553810775

作者简介

杨伯峻,语言学家,曾执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学者、语言学家杨树达之侄。 杨逢彬,曾执教于武汉大学,现为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树达之孙。 杨柳岸,哲学博士,执教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杨逢彬之子。

内容简介

学而篇第一 导读 孔子思想的主轴,学者认为非“仁”即“礼”。杨伯 峻先生认为,“仁”是《论语》的主轴,见中华书局本《 论语译注·试论孔子》。“仁”既是孔子思想的主轴,即 最重要的概念,是他所建立的儒家伦理的核心范畴,想要 了解孔子的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仁”。作为《论 语》首篇,《学而》恰恰对这一概念有重要论述,恐非巧 合。 在孔子之前,“仁”已见诸文献,但只是对某人品德 的抽象赞美(大抵近似于现代汉语中的“高尚”),其内 涵并不具体。《论语》是现存的第一部大规模讨论“仁” 的著作,它赋予了“仁”新鲜的意涵。但“仁”在《论语 》中没有准确的定义,或者说孔子给了“仁”过于丰富而 模糊的意涵,因而我们阅读时,不能企图通过把握一两条 语录了解“仁”,而是要通观全书,反复咀嚼,才能对“ 仁”有较为透彻的领悟。 “仁”作为一种品德,首先是内在的,是可以感悟和 把握的;但同时它又不是那种只能“居庙堂之高”而高不 可攀仅可孤芳自赏的品质,它具有可实践性,是要经由具 体的道德实践(在现实生活中践行道德信条)才能展开。 要做一个真正的“仁人”很难,但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一 点一滴地行善——实践仁德。也就是说,人们通过对文献 和礼仪的学习,以及在日常具体事务上的历练,可以逐渐 达到或者接近“仁”的境界。这样一来,一个人是否具备 仁德,可以通过他的言语、行为、功绩来判断。孔子作为 教育家,特别注意在具体的情境和道德实践中启发学生。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引用孔子的话:“我欲 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这是孔子思 想性格的写照。《论语》是记载孔子与弟子言行的语录体 文本,恰好将情境的丰富性保留了下来,相比于抽象的说 理,更利于读者深入历史情境之中,将自身置入孔门弟子 的角色,去感悟和体会仁德。 “巧言令色,鲜矣仁”(1.3),是孔子从言行出发判 断人是否具备仁德的著名例证。这条语录可能是孔子基于 某一情境有感而发,但《论语》言简意赅,原来的时空已 杳不可寻。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1.2)是孔子从个人德 行方面对“仁”的论说。这倒不一定指在时间上一定要先 尽孝然后行“仁”;也不是抽象的比较,说孝相对于“仁 ”更为重要。孝为“仁”的本源是从实践中观察得来的— —仁德必然要通过道德实践的开展才能成熟,而家庭伦理 是人伦治道最基本的一环,同时也就成为了从言行上评判 某人是否具备仁德的最基本要素。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 如果对父母都不能尽孝,那他怎么可能具备仁德呢?所以 ,在孔子看来,孝是“仁”的起点和前提。 孔子历来被尊为“万世师表”。在《学而》中,孔子 也特别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他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 主体(个人)在社会上实现价值的需要,二是提升个人德 行的条件。 此书是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和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糅合在一道,并加以缩写的本子。前者是华人世界以至全球影响最大、发行最广的《论语》译注本,后者是迄今为止在注释《论语》疑难句方面做得最为精准的。本书取两者之长,删汰若干繁琐的考据,因而既适用于一般读者,又适用于专门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