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中国(共3册)
作者简介
有书,终身教育领创者。旗下拥有有书APP、有师、有书空间、有书新媒体矩阵四大业务,汇聚超6000万用户。首创共读+模式,深化服务体系,整合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的知识服务及新教育产品,帮助有终身成长意愿的人群持续、系统、高效地获取所需知识,获得更好的人生发展。“有书共读”是有书发起的一项为所有想要终身成长的人提供知识服务的行动计划,通过“组队对抗惰性,每周共读一本书”,陪伴终身成长者获取知识,共同成长。“有书共读”单品类涵盖通识科普、认知方法、人文社科、生活美学、人物传记、情感故事等多个维度,同时打通有书共读同城会,线上线下全线联动,为实现全民阅读贡献一己之力。代表作:全网畅销书《典籍里的中国》
内容简介
《诗词里的中国·唐诗1》文化荒漠出宰相,海上明月寄相思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虽然与古人相隔久远,但斗转星移之间,却也有许多事物让我们与古人心意相通,比如,一碗杜康美酒、一轮天边明月,或是一首望月之诗。中国的诗人对月亮有着极为特殊的情感,据统计,在《全唐诗》近五万首诗里,关于月亮的诗就有五千多首,是诗歌当中最大的一个门类。因此曾有人笑称,如果一个诗人从来没有写过一首望月之诗,那他就算不上是一个真正的诗人。是啊,我们头顶上那轮穿越千年的明月,曾目睹过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也蕴含着轮回里的圆缺之道。千百年来,无数诗人寄情明月、望月抒怀,给我们留下了“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壮志豪情,留下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恬静清雅,留下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寂落寞,留下了“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拳拳忧思,也留下了“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幽怨深情。然而,世间虽有无数关于望月的名诗佳句,但我们却始终绕不过一个人一首诗。因此有人感慨说:“为人不识张曲江,看遍明月亦枉然。”曲江,是韶州的一个地名,也就是今天的广东韶关。古人对那些取得极大成就、拥有极高名望的人,多会以其郡望,也就是这个人的故乡相称。例如,唐宋八大家中的韩愈郡望昌黎,柳宗元祖籍河东,因此后人分别称他们为韩昌黎、柳河东。那张曲江是谁?大唐名相张九龄是也!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曾经评价张九龄:“当年唐室无双士,自古南天第一人!”为什么张九龄会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呢?要知道,唐代的广东并不像今天这么繁华富裕。在当时,两广地区可是整个大唐帝国经济、文化最落后的地方,甚至是“蛮荒之地”的代名词。如果说,当时江浙一带的学子,生活在名校林立,图书馆、博物馆样样齐全的大都市,那么两广地区学子面临的环境,别说名校了,有间像样的教室,教材不需要几个人共用,都算是谢天谢地了。而张九龄正是来自这片“文化荒漠”。据说,在他高中进士的那一天,有好几个落榜者愤愤不平,声称本场考试必有猫腻,否则为什么会让一个来自广东的“南蛮”中举呢?不过,区区流言蜚语,又岂能扰乱张九龄的一片赤子之心?对于他来说,进士及第只是一个传奇的开始。在他考中的第二年,当时的文坛领袖张说在贬官途中路过韶州,读到张九龄的文章,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后来,张九龄顺利通过吏部考试,成为秘书省校书郎。在职期间,恰逢唐玄宗李隆基亲自策问天下名士,张九龄再次稳定发挥,顺利升迁。他虽然在政治生涯中,因为直言敢谏得罪过权贵,但承蒙玄宗李隆基、宰相张说的赏识和提拔,还是步步高升,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不仅如此,张九龄身上还始终伴随着一种摄人心魄的风姿气度。据说,他去世后,但凡有人向唐玄宗推荐宰相人选,唐玄宗总要问上一句:“这个人的风度能比得上张九龄吗?”张九龄得贵人赏识,也乐于提携后辈,这其中就包括王维和孟浩然。张九龄做宰相时,失意之中的王维送去一首题为《上张令公》的干谒诗,相当于现在的自荐信。张九龄读罢此诗,非常欣赏王维的才华,于是就向唐玄宗推荐了王维,很快,王维就被任命为中书省的右拾遗。孟浩然虽然没有王维那么幸运,一生无缘仕途,但也因张九龄的赏识,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那时候年近五十的孟浩然仍然独自来往于襄阳、洛阳、吴越等地,过着寄情山水的闲散生活。他写了一首比《上张令公》更有名的干谒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此时的张九龄刚从宰相位置上退下来,便把他招揽到自己的幕府,也算是在孟浩然坎坷的求职路上点燃了一支蜡烛吧!可以说,既善于打理政务,又乐于提携后辈的张九龄,是开元盛世的最后一抹绚丽光辉。在他身后,一抹自幽州而起的血色,为这灿烂的盛世镀上了一层不祥的色彩。从此,开元盛世便逐步转向了天宝之乱。张九龄虽然堪称国之柱石、社稷良臣,但是,这位“诗人宰相”实在是太正直、太高洁了。因此,当遇到面厚心黑的权臣李林甫的时候,他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就难逃黯然落败的下场。李林甫不学无术,颇有心机,做事阴险狡诈。他经常装作与别人促膝谈心,用花言巧语引诱对方说出自己曾犯过的错误。斩获情报的他一转身就跑到唐玄宗跟前打小报告。因此,朝中大臣评价他说:李公虽面有笑容,而肚中铸剑也。这也是“口蜜腹剑”这个成语的出处。而李林甫最狡猾奸诈的地方就是他善于欺上。满朝大臣都知道他是个奸臣,只有唐玄宗一个人不知道,甚至还打算任命李林甫为副相,就在他为此事征求正相张九龄的意见的时候,张九龄冷冰冰地说:“宰相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如果用人不当,国家就会遭殃。像李林甫这样寡德少才的人当宰相,我担心今后国家会因此而遭殃。”结果,唐玄宗没有买账,李林甫怀恨在心。常言道,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在步步惊心的官场中,被这样一个奸佞小人惦记上,可不是一件好事!果不其然,没过几年,张九龄就在相位争夺战中,败给了以奸险善谀著称的李林甫,还被唐玄宗贬到了离长安城千里之遥的荆州去了。张九龄的话并非危言耸听,唐玄宗很快就尝到了错误判断的苦果。张九龄在朝理政时,尚能直言劝谏,反对任用李林甫,预言安禄山“貌有反相,不杀必为后患”。贬官在野之后,他对奸人乱政也无能为力了。虽然张九龄天生乐观、生性旷达,但无端被贬、目睹盛唐危机四伏,难免会有些心灰意冷。所幸,在这个凉薄的世界上,还有一剂可以排忧解闷的良方,那就是诗歌!于是,心中愤愤不平的张九龄,很快就写出十几首《感遇》,其中最有名的一首是这样写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诗乍一读很有意境,但如果你联想到张九龄此刻的人生际遇,然后再多咂摸几遍,就不难发现,这首诗分明是傲骄的张九龄写给唐玄宗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岂不是在说:我这么一个有才有德,像兰花一样高洁的名士,才不稀罕给你做宰相呢!此诗一出,立马在文人圈传唱。当然,真正让张九龄流芳百世、成功跻身诗坛第一梯队的,却是另外一首诗。那是一个凉风习习的秋夜,张九龄刚被贬官没多久,胸中抑郁,独自坐在窗前喝着闷酒。一轮明月缓缓从水中升起,一直升到高高的夜空中。张九龄不顾屋外寒露清冷,匆匆披上一件单衣,走出门外赏月。望着当空的皓月,他不由看得痴了:想必此刻,天下人共赏的都是这同一轮明月吧,但却不知当年的故人,此刻是否安好呢?念及此处,张九龄不由在院子里缓缓踱步,曼声长吟,作成《望月怀远》。我们常说诗如其人,一个人所作的诗,必然要与他的身份相称。我们无法想象,一个皇帝会写出“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的诗句;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游侠会写出“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诗句;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权臣会写出“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诗句。如果说,“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是帝王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英雄诗,那么这首《望月怀远》,就是一首宰相诗,在冲和雅正的诗句背后,隐隐传出黄钟大吕之声。诗的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颇具盛唐气象,张九龄将明月置于浩瀚苍茫的云海之间,在雄浑开阔的气象之下,蕴含着深沉幽远的情思。其实,对月寄相思的写法在古代颇为常见,南朝诗人谢庄就曾写过“隔千里兮共明月”的诗句,而后来的苏轼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朋友聚在一起,心境自然远胜当年,喝什么酒,穿什么衣,反倒没那么重要了。正因为这样,后两句“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才更显豪放,干脆将“东山月色”也借了过来,月作灯光,山作舞台,二人放声歌唱,欢度一夜。最后一句中“泉明”则指代陶渊明,用陶渊明弃官的典故安慰友人,让他不要把贬官的事放在心上。不得不感叹,李白的酒、月、歌在这个晚上形成了一支温馨的曲调,与韩歆在情感和心态上达成共鸣。南朝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论这首诗说,李白“睹物兴情”,“辞以情发”,将客观的景象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意象。六十岁的诗仙李白,一边安慰友人,一面回忆过去,满眼是自己年轻时的模样:那是一位牵着爱犬寻仙问道的少年,一位帝王调羹,力士脱靴的中年人,一位四处颠沛,险遭牵连的老年人。但这一切都过去了,且让他随友人醉去吧……写完这首诗两年后,李白去世。“谪仙人”终于回归了。韩侍御却峰回路转,在广德任职几年后,又被召回长安。受韩侍御影响,韩侍御的侄子也非常崇拜李白,写诗称赞李白,将他的文章比作“万古光芒”。这个侄子后来曾当过吏部侍郎,还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名字叫韩愈。说到韩愈,李白与杜甫并列于诗坛的说法,跟他有着莫大的关系。李白在世的时候就颇具盛名,不仅得到贺知章的赞许,还被唐玄宗钦点御用文人,但是杜甫在有生之年甚至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直到中唐时期,现实主义题材逐渐在诗坛流行起来,一度出现了推崇杜甫,把李白逼下神坛的趋势。其中声音最大的,要数新乐府诗的两位倡导者、当时文坛“当红炸子鸡”——元稹和白居易。元稹在一篇纪念杜甫的墓志铭中盛赞杜甫,同时贬低李白,说他虽然想象力丰富但是不着边际,诗的音律和叙事铺陈上也完全不及杜甫。后来白居易也跟风写了一篇散文《与元九书》,表示李白、杜甫两人都不怎么样,但硬要对比的话,杜甫的诗博古论今,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比李白要好。见元、白二人贬低李白,“重量级裁判”韩愈出场了。韩愈年长元、白几岁,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在当时的文坛颇有盛名,不少人的文风都受到他的影响。他在给学生张籍的长诗《调张籍》中,回应了当时的“李杜之争”,开篇就说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全篇表达了对李杜诗歌的高度赞扬,首次提出了两人的诗才不分伯仲的观点。此诗一出,元稹和白居易也不敢反驳,李白的名声才算挽回了一些。直到今天,李杜优劣之争仍然不绝于耳,但是再也没有人,可以轻易否定其中任何一位的成就。延展阅读送友人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劳劳亭 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菊花开后百花肃杀,黄巢起义无果而终不第后赋菊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题菊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中国文人很喜欢写菊花,在他们心中,菊花有着非常圣洁的地位。为什么呢?因为绝大多数花都在春夏两季开放,但菊花偏偏在秋天万物凋零的时候盛开。于是,人们常以菊花来比喻高洁、不媚俗、不与群芳争艳的品格。在菊花身上还有一些其他花所没有的韧性——它直面寒霜,顽强不屈。所以,时间一久,菊花的意象就定型了——要么是有着隐逸性格的隐士,要么是品格高尚的君子。在陶渊明的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时候的菊花就是隐士的形象。陶渊明越是抒发对菊花的喜爱,越是能突出自己想归隐田园、归于自然的态度。唐朝诗人元稹在《菊花》一诗中写道“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里的菊花,就是一个君子的形象。然而,历史上有一个人,他所写的“菊花诗”偏偏另辟蹊径。在他的笔下,菊花不再是隐士,也不再是君子,而是被封建统治者压迫的劳苦大众、芸芸众生。赋予菊花这种特殊含义的人,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黄巢出生的时候,大唐王朝已经江河日下,昔日的荣光早已被腐朽的统治者们消磨殆尽,严重的财政赤字让朝廷把生财创收的突破口指向了食盐,于是诞生了“榷盐法”。所谓“榷盐法”,就是食盐的国家专卖制度。政府以低价向盐民购买食盐,再高价卖给商人,商人将食盐运输到政府指定的经销店贩售;其他销售方式一律违法。这样一来,朝廷不仅可以赚取巨大的差额利润,还控制了食盐流通的各个环节。普通百姓不得不花重金购买这个生活必需品,钱就都进了封建统治者的口袋。那些买不起官盐的人,只能在黑市里找私盐贩子买盐,而生产食盐的盐户也愿意把盐卖给这些出价更高的买主。于是随着“榷盐法”的施行,中晚唐的地下私盐市场也越来越大。黄巢祖上以贩卖私盐为生,家里面一直比较富裕。同时,这种特殊的家庭出身也让黄巢从小就认识到,底层百姓的悲惨生活都是由骄奢的统治者一手造成的,而江湖上的亡命徒反而是具有侠客精神的、值得结交的朋友。黄巢读书认真,诗写得也很好。据说在五岁的时候,爷爷曾经让黄巢以“菊花”为主题,试着写两句诗,小黄巢脱口而出“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意思是说,菊花可以争一争百花之首的位子,毕竟老天爷赐给了它一身赭黄色的衣服。赭黄色是皇帝龙袍的颜色,可能冥冥之中,黄巢争夺“百花总首”的人生道路,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注定了……成年之后,黄巢和大多数读书人一样都选择了科举之路,可惜连续考了几次都没考上,黄巢绝望了。此时的长安,正好迎来了秋天,在一片枯黄的景色之外,黄巢见到了儿时就非常喜爱的菊花,正烂漫地开在城市的边边角角。于是,他愤愤地写了一首吟诵菊花的诗。这首诗,便是流传至今的《不第后赋菊》。等到秋天来临、快要到重阳节的时候,其他的花朵都已经凋零,唯有菊花独自盛开。独特的香气弥漫在这长安城之中,遍地都像是披上了黄金战甲一般。写完这首诗之后,黄巢回到了老家,做起了世世代代执业的私盐生意。但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必然不会甘心一辈子都见不得光,一辈子都生活在失落中。他在等一个机会,等一个有用武之地的机会。唐懿宗乾符元年(874),严重的水灾和旱灾横扫中原大地,河南地区几乎颗粒无收。再加上朝廷又在加收赋税,导致饿殍满地,人心惶惶。河南濮阳一带的私盐贩子王仙芝聚众千人,打响了反抗唐朝统治者的第一枪。王仙芝的举动,让同样是私盐贩子的黄巢蠢蠢欲动。他早就对朝廷充满了不满,现在不反,更待何时?第二年的秋天,黄巢就带着自己的子侄们参加了王仙芝的起义军。在起义之前,他再次看到了满地盛开的菊花。此时此刻,他心中压抑多年的理想和情感再一次爆发,《题菊花》应运而生。诗的大意为:飒飒秋风卷地而来,吹在了满园菊花的身上。花蕊的香气充满了寒意,天气太冷,早已经没有蝴蝶了。有朝一日,我要是当了春神,我一定会安排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盛开。此后,他便南征北战,尽情地展现自己的军事才华和野心。在王仙芝死后,他被推选为起义军领袖,号称“冲天大将军”。公元880年,黄巢带领大军挺进唐朝首都长安,登基称帝。到此为止,一切都很顺利,起义军以摧枯拉朽之势占领了唐朝的半壁江山,几乎成了大唐王朝的掘墓人。但是,农民军毕竟是有重大弊端的,他们中的相当大一部分人在攻占了长安之后,立刻被腐化。还有一部分人由于“革命”意志不坚定,很快就背叛了黄巢。黄巢本人在称帝之后,也变得不思进取,暴虐成性。当一个人因为成功而膨胀的时候,失败也就不远了。公元884年,当了四年“青帝”的黄巢兵败身死,起义也以失败告终。纵观黄巢的人生,如同菊花一样,花开时浩浩荡荡,即便面对寒风和冰霜也无所畏惧;然而,他死时也如菊花凋零一般,伴随着凛冬的到来,落魄无助。黄巢的故事,与黄巢的两首关于菊花的诗是分不开的。早年他科举不顺时所写下的《不第后赋菊》,至今仍然为许多人所喜爱。那么,这首诗好在哪里呢?前两句,“待得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九月八,即九月九日重阳节的前一天。在重阳节将至未至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我花开时百花杀”,黄巢在这里用了一个“我花”以显示自己对菊花的喜爱和亲近,又用了一个“杀”字让整句诗杀气腾腾,充满死亡的气息。在黄巢的眼中,菊花拥有顽强的生命力,这正是底层穷苦大众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所以,他在这里实际上暗示,一旦底层人民被激怒了,一旦农民起义的风暴来临,苟延残喘的大唐王朝立刻就会像“百花”遇霜一样,凋零殆尽。接着,黄巢写道“冲天香阵透长安”,这一句的杀气更重。表面上来看,这是黄巢在写菊花开满了长安,花香弥漫全城。但是,什么叫“冲天香阵”,不应该是“冲天香气”吗?因为在黄巢的眼中,菊花的香味已经变成了一列列严阵以待的军队了。下一句“满城尽带黄金甲”更加气势凌厉,表面上使用的是拟人化的写法,把菊花形容成像是披着黄金甲的战士,但是直接理解它的字面意思也没有问题——黄巢期待底层民众成为身着金黄色铠甲的斗士能够冲进长安,对统治者进行反抗。也就是说,这两句诗里实际上饱含了黄巢对未来的憧憬。在他的构想当中,只要时机成熟,底层大众必然能成为一道革命的洪流,摧枯拉朽般地毁灭腐朽的唐朝统治,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世界。黄巢没有在有生之年见证梦想的实现。几百年以后,又有一位农民起义领袖,写了一首杀气更重的菊花诗,诗是这样的:“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他就是朱元璋,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如果说《不第后赋菊》代表着黄巢对底层大众的歌颂和期待,那么,后来他所写的《题菊花》则完全是书写个人理想。在这首诗中,菊花依然是他笔下的主角,依然代表着底层的穷苦人民。黄巢首先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菊花虽然满院子都是,但是它们却备受西风的摧残。这种冷峻严寒的环境下,连一只蝴蝶也没有了。对底层民众来说,他们面临的确实是和菊花相似的命运——他们无处不在,但是却处处受欺凌。在这种残酷的大环境下,他们孤苦伶仃,得不到何人的同情和关注。黄巢作为一名私盐贩子,长期和社会底层民众打交道,他自然是了解他们的痛楚的,所以他同情他们,希望能带他们走出困境。于是,便有了后面两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青帝,传说中的司春之神,主导春天的时令。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如果有朝一日,我成了掌管春天之神,我一定要让菊花和桃花一样,开放在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这暗示着黄巢对提高劳苦大众生活水平,建立大同世界的期望。也有学者认为,这两句所表达的思想,实际上代表着一种朴素的平等观。在黄巢的设想中,不论是菊花,还是桃花,都应该享受同样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空间。当然,黄巢并非一个完美的人。正如他最后的结局一样,他的这首《题菊花》其实就暗含着自己理想的破灭。黄巢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让穷苦大众共享盛世呢?他的方法是,“我为青帝”,也就是说他的第一步,是让自己成为这个世界的主宰者。表面上来看,这代表着他的理想,代表着他在起义前夕,有志当好农民军领袖、带领大家一起共建新社会的决心。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去思考这句诗就会发现,在黄巢的眼中,众生等、共享盛世是建立在自己称王称帝的基础之上——这仍然是一种尊卑有别的等级体系。有这样的思想苗头,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黄巢会在称帝之后,不思进取、迅速腐化堕落了。但不管怎么说,黄巢的这两首诗,如丧钟一般,敲响了唐朝灭亡的倒计时,它们代表着底层民众对统治者的不满,同时也代表着人们对建立新世界的渴望。延展阅读菊花 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菊花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咏菊 白居易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诗词里的中国·宋词》清平乐·金风细细清平乐,唐教坊曲名,后为词牌名。此调别名有《清平乐令》《忆萝月》《醉东风》。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引《松窗录》说道:开元年间,宫苑里初种牡丹,四种颜色竞相盛放,玄宗和杨贵妃一行人前去赏美景。供职乐师李龟年手拿檀板站在众多乐人前将要演唱时,玄宗因他用旧词不快,随即命李龟年去寻李白,让李白速速献上《清平调词三首》。李白奉旨作好词后,玄宗就命众多梨园弟子依格调,抚丝竹,唱新词。五代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亦有记载说李白作了《清平调》四首。因此,此词调被认为是由李白所创。金风细细, 平平平仄,叶叶梧桐坠。 平仄平平仄。绿酒初尝人易醉, 仄仄平平平仄仄,一枕小窗浓睡。 仄仄平平平仄。紫薇朱槿花残, 仄平平仄平平,斜阳却照阑干。 平平仄仄平平。双燕欲归时节, 仄仄仄平平仄,银屏昨夜微寒。 平平仄仄平平。晏殊【声律】◎双调,四十六字,上下阕各四句。◎押仄声韵换平声韵。上阕押“细”“坠”“醉”“睡”四仄韵;下阕押“残”“干”“寒”三平韵。公元1055年2月27日,春天的脚步还没有来到中原大地,汴京城内最显贵的一群人却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什么叫“无可奈何花落去”……这一天,北宋词坛陨落了一位先锋领袖,赵宋王朝失去了一位台阁重臣。宋仁宗因为没能见他最后一面而遗憾万分,专门辍朝二日,让满朝文武共悼哀情。这个人,自少笃学,身患重疾仍手不释卷,最终官拜集贤殿大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成为荣耀傍身的宰相。这个人,缜密持重,从基层平步青云,在权力顶峰游走五十年,始终明哲保身。这个人,诗文能为天下所宗,尤以词作著于文坛。自晚唐以来,柔靡哀婉的花间词风,在他手中变成了温婉秀丽之作;在两宋期间,风头无两的婉约词派,更是视他为开路先锋。他就是被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的晏殊。晏殊是有名的神童,七岁的时候,便以一手好文章闻名乡里。后来朝廷官员到地方巡视,发现了他,于是带回朝廷,推荐给了宋真宗。真宗特别热衷于选拔天才少年,临朝二十六年,组织的“童子举”高达十二次,几乎与正常科举次数相当。十四岁的晏殊正好赶上了时代红利,一来到汴京,便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众童子一同参加了殿试。在一场诗赋考试中,晏殊跟宋真宗说,这些考题自己做过,并主动要求换卷重考。真宗随即单独命题,晏殊镇定自若,很快就完成了答卷。经此一事,皇帝对这个既诚实又有才华的少年,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再观其文章,的确老练成熟,于是便赐晏殊同进士身份,许他正式入朝为官,擢秘书省正字。这也成为晏殊大好前程的一个起点。如果说初次面圣的坦诚,只是一个少年的率性而为、误打误撞,那么入仕之后,晏殊还将因为恪守这份纯真本性,而不断得到命运的嘉奖。话说晏殊为官之初,大宋王朝承平日久,举国上下皆是一番莺歌燕舞的盛景。朝廷官员拿着高薪,流连于花街柳巷、酒肆歌坊,宴饮狂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一时间衙门里反而不见人坐班。有臣子向真宗谏言,真宗却笑说:“人们纵情享乐,倾情饮酒,不正显我大宋富贵繁华的盛世气象?”不过,放任归放任,若是真的有谁能在这种风气中,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宋真宗也会格外珍惜。于是,再一次“与众不同”的晏殊被发现了。真宗听说,晏殊从来不跟同僚们宴会游乐,每天都在家读书,还给弟弟们讲习诗文,于是十分好奇,召来一问,晏殊直言不讳地回禀道:“我不是不喜欢出去玩,只是囊中羞涩,没法跟同僚们一起消费罢了;如果我有钱,就跟他们去了。”晏殊的诚实再一次打动了真宗,恰好刚刚册立的太子缺少一位伴读师傅,眼前这位诚实好学又颇具天赋的青年,便成了不二人选。于是,真宗当即下令,授他太子舍人,在东宫行走。晏殊从政十分稳健。每当皇帝有问话,他不像其他朝臣直接应答,而是深思熟虑后,将建议以小字写于方寸纸片,再呈交给皇上。这样既避免了殿上对答思虑不周,也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一做法得到了真宗的称赞,也让他的仕途顺风顺水,绝少出现差错。公元1022年,宋真宗去世,年仅十三岁的宋仁宗继位。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都想独自向当时的太后汇报朝政,以此独揽大权。朝中一时争论不休,官员们也都束手无策。关键时刻,晏殊站了出来,建议太后“垂帘听政”,此建议一出便迅速得到朝臣的支持,对确保政权平稳过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元1029年,晏殊升任兵部侍郎、翰林侍读学士兼秘书监。后来宋夏战争爆发,晏殊建议仁宗罢去内臣监军,给予前线将领充分的军事自主权;还建议整顿财税制度,清理宫中积压的财物,调配全国资源优先供给前线——最终,这些建议全部被采纳,宋军很快打败了西夏。公元1042年,晏殊以刑部尚书、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的身份,成为宰相。他与范仲淹等人一起,推行官学教育制度,改革科举考试,史称“庆历兴学”,为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培养了无数肱股之臣。事业上的成就,并没有消磨掉晏殊的生活情趣。相反,北宋朝廷对臣下的优厚待遇,让曾经没钱消费的穷小子,慢慢拥有了可以尽情挥霍的财富。正如他自己说的那样,“如果我有钱,就跟他们去了”。随着社会地位的飞升,宴饮席间的行令之词在晏殊的创作中逐渐多了起来。一首《迎春乐》,写尽了晏殊在烟花场所的赏心乐事:长安紫陌春归早。亸(duǒ)垂杨、染芳草。被啼莺语燕催清晓。正好梦、频惊觉。当此际,青楼临大道。幽会处、两情多少。莫惜明珠百琲(bèi),占取长年少(shǎo)。繁华的都城中,春天似乎来得比以往更早。垂杨绿草,莺啼燕晓之际,男男女女于青楼幽会,多少衷情在此诉说,便是明珠宝物,也不及这相聚一刻。富贵闲人的生活情趣,造就了晏殊词作独有的闲雅圆融——这种风格是生在乱世的文人所不能拥有的,也是在盛世不得志的人无法拥有的。因此,同样给人华贵之感,温庭筠词的华贵更多在于辞藻,如“小山重叠金明灭”,而晏殊词的华贵,则来自他注入其中的闲雅心境。同样擅长写闲情词,冯延巳多代入妇女视角,用比兴的手法,去书写那些上不得台面的谄媚心境,如“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而晏殊则擅长描写客观景象,用意象的排列组合,把词人内心的思想情感糅合进去。这首《清平乐·金风细细》就是最好的注脚。北方梧桐树多,每逢秋冬便有落叶缤纷之景,因此词人素来喜欢用梧桐叶落反映秋风萧瑟无情。但是这一幕在晏殊笔下,却是一片宁静祥和,“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细细微风带走一叶叶金黄,空枝的梧桐树上还留着秋风走过的痕迹。“细细”与“叶叶”的搭配,十分巧妙。“细细”是形容词,写的是秋风悠闲平静的样子;“叶叶”是量词,写的是树叶一片接一片坠落,既有层次又有秩序的样子。两组叠词,分属两句但首尾相连,在内容和音律上,共同营造出不慌不忙、岁月静好的氛围,奠定了整首词的情绪基调。秋风和畅,最容易让人犯困,特别是喝点小酒之后。古人酿酒提醇的办法不够成熟,酒色常呈黄绿,词人小酌几杯甘醇绿酒,就难以抵挡困意来袭。“绿酒初尝人易娟”的佳句,其中蕴含的思念之情,与张九龄这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真可谓是“万里此情同皎洁”了。颔联,张九龄突然笔锋一转,将百炼钢化作了绕指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这轮自海上升起的明月,引发的是诗人心中不变的相思之情。句中的“竟夕”就是一整夜,诗人整个晚上都在思念远方的故人,以至辗转反侧、夜不成寐,无可奈何,只能去怪罪这让人无心睡眠的漫漫长夜了。不知你有没有经历过相思之苦呢?若是用情至深的话,恐怕这一宿你都会辗转无眠。既然睡不着,不如出去走走,于是就有了颈联的“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诗人借着皎洁的月光,吹灭了桌上的蜡烛,披上单衣走出门外,浑然不觉衣衫已被清凉的露水打湿。就这样,全诗寄托的思念之情,被一环一环地推上了最高潮:眼前所有的一切,都是诗人自己所见、所感、所思,有什么办法,能让远方的那个人感受到呢?于是尾联“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这皎洁的月光,还有这清凉的露水,都无法捧到你面前,罢了罢了,还是回屋睡觉去吧,希望今夜你可以入我的梦,让我与你在梦中共诉衷肠。当然,如果只是把这首《望月怀远》看作一首儿女情长的爱情诗,那就未免太小看张九龄了。当年,三闾大醉,一枕小窗浓睡”,小酌何以“易醉”?初尝何以“浓睡”?可能只有满腹闲愁使然吧!如果说上阕写的是睡前的见闻,那么下阕更像是醒后的景象。绚烂热情的紫薇和朱槿,在初秋时节渐渐零落,午后温暖的阳光,穿过栏杆,斜着照进来。燕语呢喃,将要双双南归。一夜微凉,那静静伫立的镶银屏风,似乎也因秋天的到来而染上一丝凉意。紫薇和朱槿,是夏末秋初绽放的花朵。秋日来临,花事荼蘼,在斜阳的照耀下更显得无可奈何。燕子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候鸟。秋风渐起,北燕南飞,它们成双成对地归巢,反而衬托出词人孤独,空守一夜寒凉。后四句中有四个意象,全部指向时间。花鸟反映了一年四季之变化,而夕阳与银屏则反映了白昼黑夜之交替。初读很难拆解出来,因为词人用整体画面,把所有意象包裹在了一起,捧到读者面前;仔细琢磨就会发现,时间的变化并非抽象不可见,而是在极其纤细幽微的地方捕捉到这种变化,这便是晏殊作为词人,细腻敏锐之处。王国维在评价冯延巳的时候曾说,冯正中词“上翼二主,下启晏欧”,“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所谓“晏同叔得其俊”,说的正是这种细腻敏锐的感知能力。这样的词不需要有理性的思考,也不需要有浓厚的情感,只凭词人从纤细景物中传达出来的感受,就足以传达出诗意。秋风梧桐,残花飞燕,显然不是富贵人家独有的景观,但在晏殊的笔下,写出了不平常的情致。因为真正的富贵,不是珠玉金石堆砌的,而是那些百无聊赖的人,肆意消磨时光,以雅兴和诗意的方式体悟生活,再用工笔画一般的笔触呈现出来——这是那些天天为名利奔忙的人所无法体会的。司马迁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作”,欧阳修说“诗穷而后工”,王国维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些观点共同指向一种审美方法论,就是:只有经历过困苦的人,才能写就伟大的文学作品。李后主、曹雪芹、屈原、贾谊、李商隐……无不反复论证这一观点。反观晏殊,他富贵显达、顺心遂意的一生,似乎是诗词创作的原罪。因为没有过长时间的困顿,所以他发出的感叹要么空洞无味,要么无病呻吟。因为总是描写闲愁慵懒,所以词作既无深度,也无广度。比如李清照就批评他太过直白、无铺叙,难免流于平庸。不过,这或许只是一种文学审美的偏见,晏殊毕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晏殊的词集叫《珠玉词》,这个名字就是他艺术风格的最佳总结——像珠子一样圆柔,像美玉一样温润。没有特别亮眼的辞藻,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感冲突,他想要表达的一切东西都是温温吞吞、珠圆玉润的……延展阅读清平乐·年年雪里 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鹧鸪天,词牌名,唐五代词中无此调,最初见于北宋宋祁之词。此调别名众多,包括《思越人》《思佳客》《剪朝霞》《骊歌一叠》和《醉梅花》。晋崔豹《古今注》中有鹧鸪的相关记载。鹧鸪出自南方,常向太阳方向飞。因害怕霜露,早晚很少离巢,即使晚上出去,也会将树叶盖在背上。另外,鹧鸪的叫声听起来很像“行不得也哥哥”,因此古人常借它的鸣叫声抒发惜别之情或者是漂泊之感。画毂雕鞍狭路逢, 仄仄平平仄仄平,一声肠断绣帘中。 平平平仄仄平平。身无彩凤双飞翼, 仄平平仄平平仄,心有灵犀一点通。 平仄平平仄仄平。金作屋, 平仄仄,玉为笼, 仄平平,车如流水马游龙。 平平平仄仄平平。刘郎已恨蓬山远, 平平仄仄平平仄,更隔蓬山几万重。 平仄平平仄仄平。宋祁【声律】◎双调,五十五字,上阕四句,下阕五句。◎押平声韵。上阕押“逢”“中”“通”三平韵;下阕押“笼”“龙”“重”三平韵。北宋或许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美好的时代。自真宗“书中自有颜如玉”金口玉言一出,那个重文轻武的朝代,便涌现出了许多名垂千古的大文豪。当时的词坛百花齐放,不少词人都会因为一两句惊世佳句而得到一个雅号。比如贺铸,因为一句“梅子黄时雨”而得名“贺梅子”;张先因为“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三句而被称为“张三影”;再比如秦观因为那句“山抹微云,天连衰草”,被称为“山抹微云君”;柳永因为那句“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被称为“露花倒影柳屯田”。这当中,还有一位被叫作“红杏尚书”的词人。他或许没有前面几位有名,但你一定听过他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红杏尚书”的代号,就是打这儿来的。这个名句出自《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词人闲庭信步来到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美好。一旁的小河中泛起柔纱般的水波,船儿慢慢摇着,好像在迎接客人。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歌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一片春意盎然好像精灵在肆意玩闹。很多人总是抱怨人生短暂,欢娱太少,却又吝惜身上的金钱,不愿换取快乐。不如举起酒杯,共敬窗外的夕阳,请它留下,多多照耀那些晚开的花朵,倾洒天地的福泽。古人填词,讲求“合于音律,工于意境,臻于情感”,宋祁这首《玉楼春》,同时满足这三个标准,尤其颔联“红杏枝头春意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王国维评论说:“一个‘闹’字而境界全出,把春天的喜悦与美好写得活灵活现。”宋祁后来官至工部尚书,因此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纵观宋祁的一生,“红杏尚书”这个雅号是如此契合。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词人,他生活里的浪漫多姿、风花雪月,都化作了他词作中的华丽景观和风流气象;他也是一个荣光满载的尚书大人,自二十多岁与兄长一起中第,一生宦海沉浮,也不影响他及时行乐的生活。不过,在他所有的故事中,流传最广的还是为官之初的一次邂逅——有一天,宋祁外出,偶遇皇家车队。看着富丽堂皇的马车从自己眼前经过,他隐约听见车厢内有女子轻轻叫了他一声。宋祁循声望去,只见掀开的车帘后面,竟有一位妙龄少女微笑着看自己。女孩若出水芙蓉,清丽婉约,看得宋祁春心荡漾。等车队浩荡远去,他才回过神来,想起佳人莞尔一笑,顿觉心旷神怡,于是,回到家中提笔写了这首《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熟悉诗词的人,一定能在这五十五个字中,找到很多熟悉的诗句。比如李商隐的名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如李后主的“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再比如唐代诗人韩偓的“绣屏金作屋,丝幰(xiǎn)玉为轮”。在诗词创作中,这不算抄袭,而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叫作化用。有一些化用,是直接把前人的语句拿到自己的作品中来,也有一些化用,则是挪用了前人创建的美好意象,比如李清照的名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就脱胎于范仲淹的“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宋祁的《鹧鸪天》,就是这种写作方法的绝佳体现。这首词的上阕主要是叙事,讲的是作者偶遇佳人、一见钟情、念念不忘的浪漫爱情故事。“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在狭窄的道路上作者恰巧遇到华美的宫车从旁经过,一声令人肠断的呼唤从绣帘中传出。五彩的轮毂、雕花的马鞍、满绣的帘布,营造出了一个明艳绮丽的场景,这是“花间派”词人常用的方法,反映的是宋朝士大夫们富贵舒适的日常生活;不同的是,宋祁所描绘的“富贵”不仅不会让人感到快乐,反倒成了一双璧人的阻碍,只“一声肠断”便道出擦肩而过的重重遗憾。接着,词人借用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来表现自己与佳人心意相通、两情相悦,其间蕴含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得到升华。再看下阕,词人开始反复陈述求而不得、盼望无期的苦闷。“金作屋,玉为笼”,此处是双重化用:其一,化用了“绣屏金作屋,丝幰玉为轮”,既指向画毂雕鞍的五彩马车,也暗示了雕梁画栋的高门大户,让人不禁猜测佳人的身份;其二,化用了“金屋藏娇”的典故,却又赋予“金屋”新的寓意,以“金屋”“玉笼”来形容佳人住处的华美,从而进一步强调了佳人可能是宫廷中人,暗示着两人身份有别,无法达成圆满的结局,为整首词蒙上了一层失落的阴影。紧接着,“车如流水马游龙”,引用李煜《望江南》中的句子,并将“如”字改为“游”字,更具动态感——车子接连不断像流水一样,马匹络绎不绝像一条条龙一样游动。两人很快就被茫茫人海淹没,从此相见无期。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手法具体形象地写出了街景的热闹,而这种热闹又与词人此时落寞的心境形成了对比,运用反衬的手法突出词人的失意与怅惘。最后两句“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语出李商隐,讲的是“刘郎蓬山”的典故。南北朝时期一本名叫《幽明录》的书,上面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朝一个刘晨的人,到天台山上遇到一名女子,她的修行资质很好,刘晨便在那与她一同修仙,半年后才回去。可后来刘晨再到山中,想寻那位女子却了无踪影,他这才反应过来,原来女子是仙人,当初有缘方可相见,此刻缘分已尽,二人仙凡相隔,已再不能见面了。词人借这个典故,说明自己和佳人的关系,就像刘郎与仙女,只有萍水相逢之缘,却无长相厮守之份,两人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障碍,好比那“苍山一万重”。化用的这种创作方式,在五代到宋初比较少见,因为宋词当时虽然广泛流行,但毕竟起承于五代时的“花间派”,多用于宴饮寻乐的场所。初期创作的词作取材并不广泛,大多类似今天的流行歌曲,多描写文人清客的娱乐生活。直到北宋中期,经过两三代宋人的发展推广,宋词不再拘泥于日常生活,其取材范围进一步扩大,才慢慢从唐诗、乐府诗,包括各类古体辞章取材,其思想性和情感的辨识度也不断提高,内在属性逐渐丰富,增添了更为高雅、规范的创作方向,慢慢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雅俗共赏的宋词。而宋祁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代表人物。宋祁之所以对唐诗典故信手拈来,是因为他对诗歌钻研至深。在发展宋词的同时,他也是宋朝初年“西昆体”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这个流派起源于宋初,是延续唐五代的诗风,一些文臣为了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在宴会中互相唱和,编成了一本《西昆体酬唱集》。早期的代表人物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那些早期的创作者,将他们的作品比作昆仑山上的“女神”西王母的藏书经典,所以这类诗歌被称作“西昆体”。西昆体诗在艺术形式上大多模仿晚唐诗人李商隐的风格,追求音调铿锵、辞藻华丽、声律和谐、对仗工整,非常适合宴会上和着音调唱和。所以在宋祁的作品中,经常能读到李商隐的只言片语。然而从内容来看,大部分西昆体诗注重形式而缺乏思想内容,脱离社会现实,没有真情实感,因此这个流派没有存在太久,后来欧阳修、梅尧臣等开创宋诗的质朴诗风,西昆体也渐渐衰败。宋祁虽属于西昆派,对辞藻掌故信手拈来,却丝毫没有被形式所拘束。在他的笔下,属于不同诗人、不同情境的词句往往能和谐地融为一体,充分表达他自己的思想。我们回过头看,这首《鹧鸪天》,其实只有第一句是宋祁的原创,其他全是化用和典故,居然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可见宋祁驾驭语言的精湛技艺。正因如此,这首《鹧鸪天》一经问世就迅速扩散,文人雅士争相传唱,很快便传到宋仁宗耳朵里。大家暗自为宋祁捏了把汗,毕竟词中描述的是宫中女子,即使是朝廷命官,恐怕也难以高攀,若真是皇族千金,宋祁恐怕还有唐突轻慢之嫌。所幸宋仁宗是出了名的宽厚,当获悉臣子惦念着“宫中人”,他也不忌讳,只是派人去调查:究竟是哪位佳丽,一个回头竟能撩动宋祁的心弦?一位老太监把宫女召集到一起,询问是谁这么冒失。这时,一位宫女怯生生地站了出来。原来,她在御宴上见到宋祁赋诗,早已朝思暮想,芳心暗许。那天恰好车队经过,她偶然间看到街上让路的宋祁,顿感心神激荡,才忍不住唤了一声。仁宗诏宋祁觐见,提起《鹧鸪天》这首词。宋祁显得羞愧难当,诚惶诚恐,生怕仁宗责罚自己,正要自行认罪,却没想到仁宗调侃道:“此地距蓬山亦不多远。”以宋祁的聪慧,一点就通:自己在词中以“蓬山路远”代指自己与佳人有缘无分,现在仁宗说蓬山不远,那自己和佳人亦不相隔。宋祁马上下跪拜谢。果然,仁宗把与他倾心的那位宫女许给了他。因这一首《鹧鸪天》,宋祁抱得美人归,仁宗也得了贤德的名声,君臣相敬,成就一段美谈……延展阅读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余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夫屈原在《九章·思美人》中首创了一种象征手法。在这首长诗中,屈原把楚怀王比作一位美人,用爱情关系来比拟君臣关系。屈原试图用这种委婉曲折的表达方式,来寄托自己对君主的希冀,以求重新得到君王的眷顾,进而实现心中的政治理念。这种被称为“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后来就成了诗人们常用的一种艺术表现手法。很显然,张九龄对这种手法并不陌生。前面我们说到,他曾在《感遇》诗中写过“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这句诗明显带有“香草美人”的象征寓意,用“草木”代指自己不俗的才能和高洁的品德,而用“美人”比喻远方的君王。那么,在这首《望月怀远》中,那位让诗人“竟夕起相思”的“情人”,是否也代表着张九龄对唐玄宗的希冀呢?延展阅读赋得自君之出矣张九龄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秋夕望月张九龄清迥江城月,流光万里同。所思如梦里,相望在庭中。皎洁青苔露,萧条黄叶风。含情不得语,频使桂华空。长吉鬼才身世苦,黑云压城色彩多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边塞除了具有寒冷阴郁、野兽出没、偏远荒凉等恶劣的自然特征之外,还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那便是战争。边塞自古就是历朝历代的战争前线,战争也是边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艺术来源于生活,边塞诗人的创作多是基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以,边塞诗中不仅有投笔从戎的高亢,想念亲人的幽怨,也有对战争残酷的感叹。战争是残酷的,厮杀、流血、悲鸣是战争的特性。因而描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然而诸多的边塞诗中有一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成为边塞诗中的奇观。这首诗想象奇特、构思精巧、语言精辟,极富独创性,使其在边塞诗中独树一帜。这首诗便是李贺的名作《雁门太守行》。唐朝著名的诗人大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号。比如,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等。李贺也有一个名号—“诗鬼”。这个名号不仅少了一分文雅,还多了一丝恐怖。其实,称号来源于诗人作品的风格。李白的诗歌飘逸洒脱,宛如天上来;杜甫的诗歌厚重深沉,犹如圣贤般忧国忧民,而李贺之所以被称为“诗鬼”,正是因为他的诗歌想象瑰丽,构思精巧,多引神仙鬼怪,给人以空灵甚至诡异之感。李贺的诗歌之所以形成这样的风格,与他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李贺生于一个破落贵族之家,父亲见儿子生得怪异,体形细瘦,通眉长爪,又体弱多病,特为他取名“贺”,取字“长吉”,寓意长久、吉祥。多病的身体给李贺的内心蒙上了一层阴影,甚至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他诗歌风格的形成。少年时的李贺极少和同龄人玩耍,识字以后,更是每天窝在家里看书。母亲担心他,便让他出去玩,不承想李贺竟跑到坟地去观摩墓碑、揣测碑文。很难想象,一个体弱的少年沉迷在阴森森的坟场中是一个怎样的场景。或许正是在与亡灵的对话过程中,李贺形成了其诡异奇幻的诗风。幸运的是,上帝给李贺关上一扇门的时候,还给他留下了一扇窗。等到李贺年纪稍长一些,他常常白天骑着一匹瘦马出门,身上背着一个锦袋,每当自己想出了诗句的时候,便写下来放在袋子里。晚上回家后,李贺的母亲看到袋子里面满满都是诗文就很心疼。她看着在灯下研墨叠纸的李贺说:“这孩子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李贺吃完饭,便把这些零散的诗句补成一首首完整的诗。不疯魔不成活,就这样没过多少年月,十五岁的李贺就已经誉满京城了。意气风发的李贺在备受瞩目的同时,也开始憧憬未来,希望自己能够登科及第,大展宏图。于是,十八岁时,他便带着这首《雁门太守行》,去拜谒韩愈。韩愈看到李贺这首诗的时候,大为震惊。这首诗用词大胆,场面宏大,其中暗含的报国之情,更是深深打动了韩愈。首句“黑云压城城欲摧”既是写景也是叙事,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了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给人以压迫之感。“黑云”既指天上乌云翻滚的样子,也暗示攻城的敌军进攻时的场景—尘土飞扬、遮天蔽日。用“压”和“摧”揭示敌军来势凶猛,守城将士处境艰难。次句“甲光向日金鳞开”写的是城内全副武装的守军。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铠甲上,金光闪闪,耀人眼目。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严阵以待。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用“金鳞”来比喻守城将士身上被阳光照耀着的铠甲,铠甲金光闪闪好似金色的鱼鳞,情景相生,奇妙无比,进一步突出守城将士的威武形象。王安石曾经批评这一句,说黑云压城,盔甲哪里有光可以反射?这样解读就无趣了。艺术并非真实世界的客观反映,李贺在这里把“黑云”与“金鳞”放在一起,突出的是敌我双方的对阵局势,敌军围城的压迫感和守城将士的威严感,碰撞出紧张的氛围,通过强烈的颜色对比和明暗反差,将士们视死如归的决心以及对取得胜利的信心也得到了突出。“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写出两军对垒的惨烈。战士们吹响的号角声,伴随着萧瑟的秋风响彻天际。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战死将士流下的如胭脂般鲜红的血迹,早已凝固成一片紫色。“角声满天”勾画出战争规模的宏大,渲染了战争激烈的氛围,也突出了守城将士的昂扬斗志。敌军依仗人多势众,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燕脂”即胭脂,这里指暮色战场泥土中混着的,如胭脂般凝固的鲜血。李贺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而是选取几个典型的意象来描摹,如“角声满天”“秋色”“塞上”“胭脂”“夜”等,从侧面烘托出战争的规模之大和交战时间之长。同时,对交战之后的景象做了极丰富的点染,一个“凝”字暗示死者的鲜血已经慢慢凝固,混入泥土由鲜红变为紫红。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血腥场面,给人以悲壮之感,也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境地,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在五、六句“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中,李贺通过典故来表达将士视死如归的豪情。深夜里,寒风卷起旗帜,增援的军队悄悄接近易水;浓霜浸湿了战鼓,鼓声变得沉闷,击打不出振奋的声音。“易水”让人不自觉联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里运用了“荆轲刺秦”的典故,既点明作战地点,又暗示将士杀敌报国的决心如同视死如归的荆轲。此外,“半卷红旗”“声不起”表明援军正在准备夜袭,为了避免被发现,只能半卷红旗、悄悄鸣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样细致的景象描写,营造了大战之前的一种安静,给人以紧张之感—因为这种安静将会在一瞬间被打破。最后两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也运用了典故,传说战国时燕昭王曾置千金于黄金台上,延请天下贤士。“玉龙”指代宝剑。这里诗人引用“黄金台”的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感激天子赏识,以及誓死杀敌、报效君王的决心,同时也暗含诗人立志报国的愿望。此二句中,君王千金一掷为求将才,将士感恩赏识万死不辞,在诗的结尾用人心中的对知遇之恩的感激来缓和环境的肃杀之气,使得整首诗在格局上又上升了一个层次。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秾艳色彩的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李贺就像一个高明的画家,以色示物,象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奇浓重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层次性。色彩虽多,但不矛盾,瑰丽之中透露着和谐,赋予这首诗独特的魅力。读完李贺的这首《雁门太守行》,韩愈颇为震惊,不由得对李贺大为赞赏。他鼓励李贺一定要去参加科举,以他的才学一定可以高中。李贺才华横溢,又得到当世文豪韩愈的肯定,心里自然是有一丝得意的,但是一得意就容易忘乎所以,栽跟头自然就是免不了的。在《太平广记》中便记录了李贺栽跟头的故事。当时李贺声名大噪,元稹非常仰慕他的才华,特别是他那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更是让元稹佩服得五体投地。明经中第的元稹非常想结交这位诗坛新星,便前去拜访。但是元稹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心中爱国忠君的李贺,竟然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李贺看到元稹,只说了一句话:“明经及第,何事来见李贺?”意思是说,你个中明经科的小子还有脸来见我李贺?短短几个字饱含了对元稹的贬低和不屑。元稹的自尊心遭受了极大的侮辱,他涨红的脸逐渐变得惨白,然后愤然离去。李贺凭什么看不起元稹?因为唐朝科举,分为进士科和明经科。考中进士科的那都是古代的学霸,而明经科的难度就远远不如进士科,所以,声名鹊起的李贺看不起元稹这个明经科也是很正常的。但是,不得不说李贺的这句话实在太伤人了,特别是在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这样伤害了别人实在不应该。受辱的元稹不断刻苦努力,一路飞黄腾达,后来当了礼部侍郎,成了进士科的主考官,而此时李贺正要参加科举考试。元稹看到了参加考试的名单上有李贺的名字,从前那句“明经及第,何事来见李贺?”的讽刺之语,不断在耳畔回响,那种屈辱再次袭来。于是元稹跟朝廷提议,李贺父亲名“晋肃”,跟“进士”音近,所以李贺应该避讳,不能考进士。韩愈爱才心切,听说此事后,非常气愤,写了一篇《讳辩》为李贺发声。但是结果已经无法改变,想要考进士的李贺最终还是没能如愿,只好愤而离开长安。未能参加进士考试,对李贺打击甚重,他因此写了不少抒愤之诗。不过,后来在韩愈的推荐之下,李贺又返回长安,考核后,任奉礼郎。从此,开始在长安为官。为官三年,李贺耳闻目睹了许多事情,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对当时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李贺个人生活虽不如意,却创作了一系列反映现实、鞭挞黑暗的诗篇。虽然此间心情“憔悴如刍狗”,但增长了生活阅历,拓宽了知识领域,在诗歌创作上大获丰收。他在中唐诗坛乃至整个唐代文坛的杰出地位,便是这一时期写下的作品所奠定的。然而不幸悄然到来,李贺的妻子因病去世,他伤心难过,无心做官,便开始了游历生活,希望能排遣自己心中的苦闷。然而李贺的身体每况愈下,最后只得抱病回到家中,整理诗文,不久就病逝了,这时他才二十七岁。李贺这一生曲折坎坷,给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不过,在《唐诗三百首》中,却不曾见过李贺的诗歌。为什么呢?《唐诗三百首》是清代蘅塘退士孙洙编选的。他之所以编选这本书,是有感于当时流传的《千家诗》选诗标准不严,体裁不备,他希望以新的选本取而代之,成为更合适的家塾课本。换言之,《唐诗三百首》相当于儿童启蒙读物。反观李贺诗作的风格,大多诡异,有的甚至近乎荒诞,而且遣词造句颇为晦涩难懂。比如,同样是写牡丹,刘禹锡写“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而李贺则写“归霞帔拖蜀帐昏,嫣红落粉罢承恩”。相比之下,刘诗通俗易懂而李诗就很抽象,对于刚刚接触诗歌的儿童来说,自然很难理解其中的美感。李贺的诗歌基本都是这种风格,所以他没有一首诗入选《唐诗三百首》也在情理之中。不过,这并不影响李贺在诗坛的地位,他绮丽多变、空灵诡异的诗作成为唐诗中的一朵奇葩,至今仍在绽放。延展阅读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平城下 李贺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塞长连白空,遥见汉旗红。青帐吹短笛,烟雾湿昼龙。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借问筑城吏,去关几千里。惟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诗词里的中国·唐诗2》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送韩侍御之广德李白昔日绣衣何足荣?今宵贳酒与君倾。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送别”是唐诗的一大主题。盛唐时代社会繁荣,人口流动性大,有志之士或仗剑去国悠游四方,以结交朋友,增长见闻;或为建功立业去边地开疆扩土;或宦游各地,居无定所。若是像今天,交通便利,语音和视频电话可以随时连接彼此,真正做到“天涯若比邻”,那么所有的离愁别恨就便于消解了。但在唐朝,车马很慢,书信亦难送达,亲朋好友去往哪里,眷恋与思念就跟随到哪里;自己漂泊到何处,乡愁和旧情就跟随到何处。那种依依惜别之情,怎么可能只用“再见”两字涵盖下来?所以“送别”在那时非常郑重,甚至有许多“仪式”。友人对坐,温一壶热酒,折一段柳条,象征长久的感情,挽留的厚意——分别的情意就这么流淌出来,造就不少经典名篇。比如王维《山中送别》,“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那是春风又渡,花草荡漾时,期待又害怕失望的别样愁情;还有许浑的《谢亭送别》:“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别时大醉一场,酒醒时人去楼空,离别之情竟化作狂风骤雨。离别是不容易的,要把这种感情写出来更不容易。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他说:“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简单来说,就是触景容易,生情则难。要顶着内心的愁绪,把浓浓情谊,自然地融入光景,做到景意相通,更是难上加难。那么作为唐朝最会写诗的人,李白如何表达各种离别的情愫呢?二十多岁的李白辞亲远游,在出发时刻写下“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来表达对家乡的依恋;而立之年的李白,在得知自己的偶像孟浩然要去往扬州,于是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来表达不舍;到了知天命年纪,李白游泾县得到县令汪伦的盛情邀约与款待,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来表达感激;在宣州谢朓楼送别故人时,写下“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来表达看淡人事变迁之后的豪情……有这么一首诗,是李白在他乡遇故交,回忆过往辉煌,将豪情与愁绪糅合在一起写成的,那就是《送韩侍御之广德》。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在庐山隐居避祸,恰逢唐玄宗的第十六子、北上勤王的永王李璘经过庐山,便想招他为幕僚。李白一看,国家蒙难,永王诚心延请,更重要的是,这次他作为献计献策的幕僚来辅佐贤王,岂不是实现宏图伟志的好机会?于是他很快就同意,还为永王写下了《永王东巡歌》。其中有“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的句子,把永王比作当年东晋文王,为国家讨贼助战。可让人没想到的是,永王的目的不是恢复河山,而是与北方的太子李亨划江而治。后来永王失败,李白自然而然就成了“反贼”,曾经的诗作也都变成了“反诗”,最终被发配到夜郎,也就是今天的贵州桐梓。不过,李白在发配的半途遇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