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列宁

回忆列宁
作者: (俄罗斯)娜·康·克鲁普斯卡娅|责编:毕于慧|译者:哲夫
出版社: 人民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71.19
折扣购买: 回忆列宁
ISBN: 978701022220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在彼得堡 一八九三——一八九八年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是一 八九三年秋天到的彼得堡, 但我不是立刻跟他认识的。 我听同志们说,从伏尔加河 来了一个很有学识的马克思 主义者。后来,同志们给我 带来了一本被许多人读过的 讨论“市场问题”的笔记。这 本笔记里一方面记述了我们 彼得堡的马克思主义者、工 艺学院学生格尔曼.克拉辛 的观点,另一方面记述了新 从伏尔加河流域来的那个人 的观点。这本笔记分成两半 ,一边是格·波·克拉辛用潦 草的笔迹,涂涂抹抹和插字 添句地阐明他的思想,另一 边是新来的人用心地、没有 涂抹地写出自己的说明和反 驳意见。 市场问题当时是使我们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很感兴趣 的问题。 这个时候,在彼得堡马 克思主义小组中已开始形成 一个特别的派别。它的本质 就是:这一派的代表们觉得 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机械的、 公式的。这样理解社会的发 展就完全否认了群众的作用 和无产阶级的作用。马克思 主义的革命辩证法已被抛到 九霄云外,剩下的只是僵死 的“发展阶段”。当然,现在 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都能驳 倒这种“机械论”的观点,但 是那时我们彼得堡马克思主 义小组对这个问题却感到焦 急不安。那时我们的理论修 养还很差,如我们当中有许 多人除了《资本论》第一卷 以外,不知道马克思的任何 著作,甚至连《共产党宣言 》也没有见过,仅仅是凭本 能感觉到这种“机械论”是与 生气勃勃的马克思主义直接 对立的。 市场问题是跟理解马克 思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紧密相 关的。 “机械论”的拥护者通常 总是很抽象地对待问题。 这已是三十多年以前的 事情了。 遗憾的是我们谈到的这 本笔记没有保存下来。 我只能谈谈它给我们留 下的印象。 这位新来的马克思主义 者把市场问题提得特别具体 ,把它和群众的利益联系起 来;在整个问题的看法中都 令人感觉到这是活的马克思 主义,是从具体环境和发展 中考察一切现象的。 当时我很想进一步认识 这个新来的人,进一步了解 他的观点。 谢肉节那天我才看见了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当时 决定在一位住在奥赫塔的工 程师、彼得堡著名的马克思 主义者克拉松(在这之前, 我同克拉松在一个马克思主 义小组里工作过两年左右) 家里举行一个会议,使彼得 堡几个马克思主义者与这个 新从伏尔加河流域来的人见 见面。还弄了一些过节吃的 薄饼来做掩护。这天出席的 人,除弗拉基米尔-伊里奇 以外,有克拉松、柯罗布科 、谢列布罗夫斯基、斯·伊· 拉德琴柯等人。波特列索夫 与司徒卢威也应该来,但似 乎是没有来。我记得这么一 件事。大家谈起应当走什么 道路的问题。意见不知怎的 不一致。有人——似乎是舍 甫里亚金——说识字委员会 的工作非常重要。弗拉基米 尔·伊里奇笑了,他的笑声 是那样辛辣和无情,后来我 再也没有听见他这样笑过。 当时他笑着说:“呶,好吧 ,谁乐意在识字委员会里拯 救祖国,我们决不阻拦。” 应当说,我们这一代人 在年轻时是见过民意党人与 沙皇制度作斗争的,是见过 自由主义的“社会”开始是怎 样竭力“表示同情”,而在民 意党失败后便胆怯起来,吓 得草木皆兵,开始宣传“小 事”的。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辛 辣的批评是可以理解的。他 是来商量怎样一起去进行斗 争,而听到的答复却是建议 去散发识字委员会的小册子 。 后来,当我们进一步熟 悉了的时候,有一次弗拉基 米尔-伊里奇告诉了我“社会 ”对他的哥哥被捕所持的态 度。所有的熟人都避开了乌 里扬诺夫一家,甚至连从前 晚上总是来下棋的老教师也 不来了。那时辛比尔斯克还 没有铁路,弗拉基米尔·伊 里奇的母亲为了到彼得堡去 看狱中的儿子,必须先骑马 到塞兹兰。弗拉基米尔·伊 里奇去给母亲找个旅伴,可 是谁也不愿意跟犯人的母亲 同行。 据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说 ,这种普遍的懦怯行为当时 给了他一个很强烈的印象。 毫无疑问,这种少年时 代的体验,在伊里奇对“社 会”、对自由派的态度上是 有影响的。他很早就知道自 由派空谈的真正意义了。 当然,在“薄饼会”上什 么也没有谈妥。弗拉基米尔 ·伊里奇很少讲话,一直是 在观察大家。那些自命为马 克思主义者的人在弗拉基米 尔·伊里奇的凝视下变得很 窘。记得我们从奥赫塔沿着 涅瓦河回家时,有人第一次 把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哥 哥的事告诉我,说他是一个 民意党人,一八八七年参加 谋刺沙皇亚历山大三世而被 沙皇的刽子手残杀了,被害 时还未成年。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