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江西人民
原售价: 16.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中国有个毛泽东(少年版)
ISBN: 9787210016878
毛泽东十三岁那年,因为家里缺少劳动力,父亲 叫他停学,像大人一样参加劳动。白天,舂米、砍柴 、挑粪、喂猪、犁田、插秧,什么农活都干。晚上, 又帮父亲记账、打算盘。尽管十分劳累,他仍然如饥 似渴地阅读能够找得到的一切书籍,他不光阅读中国 古典小说,还读了一些带有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的救 亡图存方面的书。国耻民辱,使他内心激愤不已。 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山村,待耕的田地散发出泥土 的芳香,在离田间不远的一棵老榆树下放着一担粪桶 ,毛泽东正心醉神迷地看着书。他脸上的表情时而沮 丧,时而沉思,时而愤怒。突然,他悲怆地朗诵起来 ;“呜呼,中国其将亡矣!” “好哇,你又躲在这里读闲书!”父亲突然出现 在毛泽东的身边,打断了他的思路。 “爸爸,这不是闲书,是一本教人爱国的书。” 毛泽东觉得父亲的话未免亵渎了这本好书,于是解释 说。 “不管看什么书,都不能让田里长出谷子来,” 父亲恼怒地踢了空粪桶一脚,“你不想干活了是不是 ,不想干你就别吃饭!” 毛泽东是个倔性子,他觉得父亲委屈了自己,于 是不高兴地瞟了父亲一眼,申辩说:“谁不想干活, 我从天亮开始挑粪……现在是歇一会儿。” “你挑了几趟?” “至少五六趟。” “半天就挑五六趟吗?五六趟是够你吃还是够你 穿?”父亲巴望儿子能像自己这样勤耕勤种,发家致 富,又唠叨起自己的发家史来,“我像你这么大年纪 时是怎么做活的?你就不想想你是干啥的!种地的看 两本破书顶个屁用!你想吃饭的话,就马上给我挑粪 去!"P13每天不可或缺的、较之其他物质享受更为 重要的精神食粮。他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 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 以一日不读”。 人们也许会奇怪,毛泽东身负国家重任,日理万 机,一天二十四小时,他读那么多书,时间从哪里来 ?答案只有两个字:“挤”和“钻”。他把工作以外 的业余时间都用到学习上去了。他最不喜欢有些人业 余时间把精力用来打麻将、打扑克、跳舞,而是废寝 忘食地读书。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对他的健康负有责 任的秘书、医务人员,经常为不能保证他按时吃睡而 犯愁。他们说:夜幕沉沉,工作了一天的人们都已入 睡,而毛泽东在通宵工作后,把读书作为一种休息, 迟迟不肯入睡。有时工作人员不得不强行关灯,他往 往又把灯打开,继续阅读。毛泽东吃饭,经常要工作 人员一催再催,饭端上来,他放不下正在看的文件书 刊,饭凉了,热了又热。有次他读书忘了吃饭,当感 到饿时,思想仍集中在书上,一时竟说不出要吃什么 ,只是说“给我块那个……那个……”当工作人员习 惯地把面包干拿来时,他才放下书,笑着说:“对, 要的就是这个东西。”有时工作人员劝说他出去散散 步,在院子里坐坐,这时,他也手不释卷。有时看走 了神,医生来问候他的健康,他答非所问地说:“郭 沫若同志是很能写书的。”弄得医生莫名其妙。理发 员给他理发,他说:“你干你的,我看我的,咱们两 不耽误。”为了他看书方便,理发员就在围裙上剪了 个拳头大的洞,好让他伸出手来拿书。他睡觉时,喜 欢侧着身子看书,工作人员就把眼镜腿卸掉一条,以 免他硌着不好受。他外出工作视察,别的行李很简单 ,但书却有几箱。除此之外,还要在外地借书,杭州 、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庐山等地的图书馆,都 留下了毛泽东借书的记录。 毛泽东饱览各类书籍,是个大学问家。他读书的 范围很广,许多学科都有很深的造诣。为了学习和工 作需要,他从延安开始就自学英语,一直到晚年,成 了他学习中的爱好。P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