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46.00
折扣价: 30.00
折扣购买: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精)
ISBN: 9787101118384
在古代中国,无论是考虑问题,还是对自然界 的观察,都离不开人。人是在向天地万物学习的过 程中,才提升出各种各样的道德规范。我们看到天 地不仅生万物,还要养育万物,从来没有私心。天 覆地载,天在上,地在下,万物在中间,“天无私 覆,地无私载”,天地从来不排挤任何一个事物。 天地最大的德行是广大无私,我们要向天地学习这 种德行。 天地让万物自由地生长,却从来不去占有、主 宰它。人类也要学习天地,我们也不能让天地万物 按照人的要求去运转、变化,我们只能是“辅万物 之自然而不敢为”。简单地说,这就是所谓“道法 自然”。 我们从自然的关系中提升出应当遵守的道德, 我们常常用这样的话来教育孩子——乌鸦小的时候 ,老乌鸦喂它。当老乌鸦老了以后,小乌鸦就去觅 食来喂老乌鸦。乌鸦反哺说明乌鸦有感恩之心。还 有羔羊跪乳,是指羊羔吃奶时是很有礼貌地跪在那 里吃的。从自然的关系中,我们学到做人的道理。 中国的伦理关系最看重的是自然的、内在的关系。 中国的伦理关系跟西方的伦理关系不同,它不是一 种外在的、契约式的关系。西方人的伦理关系是一 种外在的关系,要用契约来规范每个人的行为。 魏晋玄学家王弼二十三岁就过世了,但是他留 下的著作时至今日人们还在研究,他的《周易注》 、《老子道德经注》依然是今天的经典著作。王弼 对孝做过一个诠释,他说“自然亲爱为孝”,孝里 体现的是父母子女之间的自然亲爱。孝是子女应当 遵守的自然道德规范。在古代中国,在君臣、父子 、夫妇、长幼、朋友这五伦里,我们可以先不说君 臣关系,其他四伦都是不可逆转的自然关系。没有 人在社会上可以孤零零一个人生存下去,鲁滨逊即 使在荒岛上也还是有很多其他的问题和关系。 五伦中唯一像社会关系的就是君臣关系了,但 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也要想尽办法把它纳入 到自然关系中,把它诠释成父子关系。君父臣子就 是用这样的逻辑规范出来的,官民关系也是如此, 上述关系都不是契约关系。因此,才有“父母官” 这样的提法。在传统社会中,之所以要这样来诠释 ,是因为传统社会希望君父、父母官能够像对待子 女那样去关怀臣民,做这样的诠释源于传统的理念 。 在自然亲爱的父母子女关系里,其实包含了一 种最无私的精神。准确地说,没有一个父母对子女 不是全心全意地服务的。绝大多数父母都是无偿付 出不求回报的,当然也有极个别家长是求将来回报 的。某个大学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男生硕士 毕业了,每月才挣三千多块钱的工资。父亲发火了 ,他说:“给你投了那么多的资,结果你才挣这么 一点儿钱”。这个男生受不了就自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