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黑心理学(幸灾乐祸与人性的阴暗面)

暗黑心理学(幸灾乐祸与人性的阴暗面)
作者: (美)理查德·史密斯|译者:穆华夏
出版社: 人民邮电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3.75
折扣购买: 暗黑心理学(幸灾乐祸与人性的阴暗面)
ISBN: 9787115407252

作者简介

理查德·史密斯(Richard H. Smith),美国肯塔基大学心理学教授,研究嫉妒、羞耻等负面社会情绪的国际专家,其针对幸灾乐祸进行的实验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有助于人们深入理解人性的阴暗面和行为的奥秘。除本书外,他的另一力作《妒忌:理论和研究》(Envy: Theory and Research)也于2008年被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他人的低等与幸灾乐祸 比别人优越能带来什么好处?低人一等又会有什 么损害?这些都不必说。这两点对帮助我们深入了解 幸灾乐祸的实例具有关键作用。大多数人都希望自我 感觉良好,为此我们找出了种种办法来维持良好的自 我感觉。方法之一就是努力证明自己在某些举足轻重 的方面优于他人。当我们的自尊有所动摇时,与不如 自己的人比较能使我们感觉良好。 荷兰社会心理学家维克·凡·迪克(Wilco van Dijk)、杰普·奥威尔克(Jaap Ouwerkerk)、尤卡· 维瑟林(Yoka Wesseling)以及奎都·凡·科林斯布鲁 根(Guido van Koningsbruggen)通过一系列研究对 这种思维方式做出了有力证明。在一项研究中,参与 者们阅读了对一位学生的采访记录。该学生学术成就 不凡,但采访中却发现她的论文写得大失水准。在阅 读采访记录之前,参与者们完成了一个关于自尊程度 的测试。实验结果证明,参与者们的自尊水平与他们 得知该名学生失败后感到的愉悦程度紧密相关(他们 的反馈包括“我忍不住笑了一会儿”“我很享受发生 的事”等):他们对自己的感觉越糟,就越会因该学 生的失败而开心。采用另一考量因素的分析也强化了 这一研究发现。在看完对这名成就不凡的学生的采访 后,参与者们马上被调查与该学生的对比是否让他们 感觉低落。调查发现,越是感觉自愧不如、自尊越低 的参与者,越会因这名学生的失败而开心不已。换句 话说,自尊心低的参与者们在幸灾乐祸之前,曾深刻 体会过与别人对比处于劣势所带来的痛苦。 第二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发现。程序几乎与 第_项研究一致,不同之处在于参与者被分成两组: 一组在看到该学生成就不凡但尚未得知她的失败之前 就被要求对个人价值做评估,实验者同时还给予了这 一组人思考自身重要价值的提示。其余一组则不在此 列。结果,只有第二组参与者出现了与第一项研究相 同的反应。第一组参与者很可能通过做自我评估产生 了自我强化的心理,从而在最后一次比较时避免了社 会比较带来的不愉快效应,因此不易因该名学生的学 术失败而幸灾乐祸。 想要降低自卑的影响,没有什么能比一次小小的 成功更有效。我留意到,早期的弗兰克·辛纳屈才华 横溢,锋头一时无两。但在20世纪40年代,他一度陷 入了事业的低谷,自尊心也因此一蹶不振。1953年, 他在电影《乱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中 饰演麦芝奥(Maggio),并凭借该角色荣膺奥斯卡最佳 男配角。当他的心理咨询师拉夫·格林森(Ralph Greenson)在电视上目睹他领奖的一幕时,对妻子说 道:“嗯,他再也不用来找我了!”事实证明他所言 非虚。赢得奥斯卡无疑使辛纳屈的自我得到了强烈肯 定,从而得以重塑自尊。 荷兰研究者们(迪克等)进行的第三次研究也为此 提供了佐证。他们所做的前两次实验都是以参与者本 身自尊程度的不同作为实验变量,然而这一次,他们 却人为地创造了这种变量。他们首先将不实的表现结 果告诉各位参与者,然后观察他们在听到别人的不幸 后有什么反应。每位参与者都被要求完成一项据称与 智力紧密相关的任务,然后被告知其分数属于最糟糕 的10%的那一列(除了控制组)。随后,大家阅读了杂 志上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内容是:一名学生租下 了一辆昂贵的汽车,想要在派对上出风头。谁知在到 达派对地点停车时,该学生竞不小心将车开到了旁边 的一条沟里,这辆车因此受到了严重的损坏。结果显 而易见,与没收到虚假反馈的那组参与者相比,其他 参与者更享受这名学生遭遇的不幸。正如17世纪的作 家弗朗索瓦·德·拉罗什富科(Francois de la Rochfoucauld)的格言所说:“如果我们自己没有罪 过,就不会乐于注意别人的罪过。” 感谢这些匠心独运的研究者们,使我们有了大量 的证据来证明:当人们将自己与正遭遇挫折的人比较 时,对方的不幸确实会成为人们提升自尊的动力,自 尊程度比较低以及曾受过打击的人更容易从中受益。 这种心理现象就是幸灾乐祸的一种表现。 社会比较的进化根源 进化心理学强调了社会比较对人们日常生活的重 要影响,也解释了为何他人的低人一等会值得我们庆 幸。要理解进化是如何发生作用的,简单而重要的一 点是:在如何生存和繁殖下一代的方式上,人们的选 择是不同的。生存方式的差异导致了自然选择。许多 人在竞争中不断追求优越感,以此享受优越感带来的 种种好处。正是这种优越感造成了生存的差异。比其 他竞争者掌握更多权力、拥有更多声望,能提升我们 在啄食顺序(the pecking Order)中的地位,并带来 其他益处。基于以上原因,人们会对任何能帮助自己 占优势的事物趋之若鹜。同时,考虑到等级、地位对 适应性的巨大影响,低人一等的人就该丧气,高高在 上的人就该自得,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我们对社会比较的热衷程度在寻求配偶的过程中 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进化的要求,因为在繁殖上 占优势正是生存的基础。生存意味着我们的遗传物质 可以通过后代得以延续,而不是意味着我们作为个体 会永生不死。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因此,在这场竞 争中,我们必须选择那些能为我们的后代带来“适者 ”基因的配偶。① P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