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说(新经济颠覆了什么)

郎咸平说(新经济颠覆了什么)
作者: 郎咸平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5.40
折扣购买: 郎咸平说(新经济颠覆了什么)
ISBN: 9787506091299

作者简介

郎咸平,著名经济学家,美国沃顿商学院博士,曾任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州立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纽约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金融学客座教授。主要致力于公司监管、项目融资、直接投资、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破产等方面的研究。出版的著作有《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郎咸平学术文选》、郎咸平说系列、郎咸平案例系列等。在《金融学报》、《金融经济学报》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过大量学术文章。

内容简介

那么,这些O2O公司为了继续烧别人的钱,是如 何进行忽悠的呢? 第一步,讲故事。创业企业只要故事讲得好,就 能拿到投资。比如说,智能家居、智能硬件以及人工 智能等行业的公司,最爱描绘一旦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的。“一亩田”讲如何搞项目, 如何跟农民打交道,将来我们每天吃的食材有20%可 能就是“一亩田”提供的,等等,结果发现它的数据 大量造假。更有甚者,已经到了诈骗的地步。 例如,云视链创始人金证济苍吹嘘自己是哈佛大 学本科学历,结果哈佛本科根本找不到这个人,而是 读的什么“哈佛继续教育学院”,和哈佛大学完全没 关系。所谓云视链,就是比如你在互联网上看电视剧 ,看到一款家具觉得很感兴趣,你直接点击屏幕就会 出现一个链接,可以对其进行评论、吐槽或购买。云 视链曾对外宣称,该公司平台拥有全球最领先的第五 代自动视链技术IVA5.6及美国USPTO多项专利审查, 技术专利估值超过6亿。结果在美国USPTO网站完全找 不到任何关于云视链的专利。但是这样的公司也能融 到钱,你能指望骗子去搞研发吗?而当风投被这些骗 子公司靠编故事骗了进来,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风 投不仅不会揭穿它,还会和它联合起来编更精彩的故 事,骗B轮风投进来;B轮进来之后再一起编故事骗C 轮进来,最后上市骗老百姓、骗中小股民的钱。 第二步,业绩造假。互联网公司的营运数据造假 已经成为业界常态,在滴滴和快的合并之前就出现过 这种情况。两家公司都称自己在某个地区的市场占有 率超过50%,结果市场总和超过100%,成为笑谈。 更典型的例子是“一亩田”,其数据造假造得离 谱。2014年7月,该公司一个月才只有50万元的交易 额,到2015年7月,一个月交易额已经达到100亿元。 从50万到100亿是什么概念?这100亿元又是怎么做到 的呢?如果你直接看它的交易记录的话,你会喷饭的 。在“一亩田”的PC端网站,我们看到“××老板采 购了999.999吨毛桃”,“××老板采购了 1073741.8235吨洋葱”,107万吨洋葱意味着什么呢 ?在洋葱集中产区西昌,一年洋葱产量才30万吨。所 以你要找到107万吨的洋葱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2015年7月31日,该公司澄清说自己的数据没有 问题;而到8月29日,又承认数据有误,并且以此为 理由大规模裁员1500人。被裁的员工开始爆料,称每 个县、每个门店都下有大到上亿、小到上百万的流水 任务。当任务无法完成时,会通过两种方法解决:一 种是员工自己化身刷单客,两部手机,拿自己的钱通 过“一亩田”的线上交易从这一部手机转移到另一部 手机,平台上就有了这笔钱的交易数据;另一种方法 是各个地区工作人员跑到批发市场游说供应商和采购 商双方把线下的交易“搬”到线上来。交易方式也并 非“一亩田”吹嘘的“集远程采购、运输物流一体化 ”的模式,而仅仅是将批发市场上的交易双方带到“ 一亩田”门店并说服其在平台上进行现金交易。根据 “一亩田”制定的分配机制,每成交一笔,都会有千 分之二的返利给到供应商。 “一亩田”只是众多业绩造假公司中的一员。我 再来举几个例子。2015年6月,在线外卖平台“饿了 么”联合创始人康嘉,在公开演讲中透露,“饿了么 ”实际日订单量为120万至140万单,这与“饿了么” 此前宣传的日订单量超200万严重不符。事发后,“ 饿了么”紧急联系媒体对数据进行修改。还有猫眼电 影,宣称其2015年7月票房达22亿,结果当月全国在 线售票O2O平台一共才卖出了25亿,于是猫眼又紧急 修订数据。 跟着创业者一起骗钱的还有一群刷单客。大量职 业刷单人利用O2O公司的软件漏洞,通过刷单攫取高 额补贴。饿了么、美团外卖、滴滴、Uber等公司都牵 涉其中。这些平台也知道补贴没有到达实际用户手中 ,但只要能有更高的交易数据,能让公司进一步融资 ,刷单行为也就被默许了。 第三步,找人接盘。通过讲故事和业绩造假吸引 到风投以后,接下来就进入最重要的环节,找人接盘 了。其中,运气最好的可以上市,目前只有一家。 2015年1月21日,湖南广电旗下快乐购物股份有限公 司登陆深交所,每股9.06元。五家投资者当天账面获 得了20倍的回报,到2015年9月底,股价升至24元, 总市值96.8亿,五家投资方拥有的资本相当于它们投 资额的52倍,皆大欢喜。但问题是,这样的好运气只 有十万分之一的几率。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家具O2O 公司等待上市。 运气相对较好的,能被上市公司收购。很多A股 上市公司,特别是传统企业,热衷于互联网概念,所 以投资或收购互联网创业公司成了它们进军互联网最 直接的方式。2015年8月27日,华联股份拟增资“饿 了么”(外卖O2O)母公司Rajax9000万美元;2015年 6月15日,东易日盛拟以自有资金1280万美元投资“ 美乐乐”(家居O2O),占其全部股份2.25%;2015年 6月10日,奥康国际收购兰亭集势(跨境电商)25%股 权。 对于运气一般的绝大多数O2O公司来说,除了倒 闭没有别的出路。为什么我敢这么断言?2015年6月 ,A股从最高点5178点跌到了4277点,这时候风投还 在继续投这些O2O企业;从7月到8月中旬,股市在 4000点徘徊,风投变得更加谨慎了;直到8月股市暴 跌,IPO暂停,风投没有了退出渠道,都不敢再投了 ,大量无钱可烧的O2O公司面临倒闭。 P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