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变--环境与人类健康/绿色未来丛书

病变--环境与人类健康/绿色未来丛书
作者: 编者:王晖龙//卢旨明//周蕾蕾|总主编:石恢
出版社: 世图出版公司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19.80
折扣购买: 病变--环境与人类健康/绿色未来丛书
ISBN: 978751000722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环境与人类健康 的关系 我们通常所称的环境就 是指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的总称。它不仅包括阳光、 空气、水、山川、土地、植 物、动物、微生物、人,以 及风、雨、雷、电等自然事 物,也包括城市、村落、道 路、工厂、农田、水库、车 、船、飞机、火箭等人造事 物,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 系。 当环境出了问题,人类 还能“独善其身”吗? 第一节 人类离不开自然 人们习惯将人类环境分 为天然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的 社会性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环绕于 人类周围的自然界。它包括 大气、水、土壤、生物和各 种矿物资源等。 社会性环境,是指人类 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为不 断提高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 ,通过长期有计划、有目的 的发展,逐步创造和建立起 来的人工环境,如城市、农 村、工矿区等。社会环境的 发展和演替,受自然规律、 政治、经济、文化观念等的 影响,其质量是人类物质文 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标 志。社会性环境既包括物质 的形式,如城市、村落、道 路、桥梁、工厂、农田、水 库、车、船、飞机等,也包 括精神文化的形式,如人际 关系、政治制度、经济、法 律、~宗教、道德观念、风 俗习惯、家庭结构等。 环境还可以按照环境要 素来分类,可以分为大气环 境、水环境、地质环境、土 壤环境及生物环境等。环境 从性质来分类,可分为物理 环境、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 等。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 繁衍的物质基础。根据科学 测定,人体血液中的60多种 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与地壳 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 十分相似,这说明人是环境 的产物。我们从生活的自然 环境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氧 气、水分和食物,以提供我 们身体活动的能量、生长发 育和代谢更新的原料。正是 大自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 美的环境,为人类的繁衍生 息提供营养和条件,才使人 类发展、壮大成为地球的主 宰。如果环境出现恶化,人 类的健康将受到损害,甚至 生存也将受到威胁。 人类为了生存、发展, 必然要向环境索取资源,但 同时也对环境产生影响。在 人类的早期,由于人口稀少 和能力的限制,人类的生存 主要利用现成的食物,如以 狩猎获得的动物、植物的果 实、树叶等为食物,此时对 环境没有明显的影响和破坏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自然 条件主宰着人类的命运。到 了农耕时代,人类学会了耕 种粮食,开始了“刀耕火种” 、毁林开荒,这在一定程度 上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环境。 但由于当时生产力还很低下 ,科学、医疗水平不高,人 均寿命较短,人口数量不多 ,因此,对环境的影响还不 大。 随着人类的发展,科学 技术的进步,产业革命的到 来,使人类进入到了工业化 时代。特别是使用机器以后 ,生产力大大提高,人类生 存能力大大增强,加之医学 科学的发展,使人均寿命延 长,人口数量增加,对环境 的影响也就日益增大了。 进入20世纪后,随着工 业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利用 、改造环境的能力空前提高 ,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 人类已在环境中由被动逐渐 转变为处于主导地位。但是 ,与此同时,严重的环境污 染和生态的破坏也随之出现 在人们面前。大气严重污染 、水资源空前短缺、植被破 坏、森林毁灭、大批动物和 植物物种濒临灭绝、土壤沙 漠化、可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正处在危机当中。日益恶化 的环境向人类提出:保护大 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是当今 最紧迫的问题。 在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 系上,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 区都盛行过人类中心论。人 类中心论把人捧到自然系统 中至高无上的位置,说人是 大自然的主人,可以支配一 切,自然界只不过是一个消 极的客体。甚至认为人类在 自然面前可以为所欲为,而 自然在人类面前只有逆来顺 受。这种以老大自居的观点 ,导致人类向大自然任意索 取,任意排放污染物。 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 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 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 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 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 果,但是在第二和第三步都 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 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 取消了。”现实正是如此。 人类在不断地遭到环境的报 复,今天我们正在吞食着人 类盲目开发、破坏环境的恶 果。 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 ,需要几倍的时间乃至几代 人的努力才能恢复,甚至永 远不能恢复。人类为恢复和 改善已经恶化的环境,必须 做长期不懈的努力,其任务 是十分艰巨的。环境已经向 人类亮出了“黄牌”,人类如 再不清醒,就将会被罚出“ 场”外。到那时,尽管人类 为子孙后代留下数以亿计的 财富,但由于前人“愚蠢”的 行为,毁掉了后人生存的环 境条件,再多的财富又有什 么用呢?!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