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珍藏版)/读名著学语文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攒钱买车 祥子,在与“骆驼”这个外号发生关系以前,是 个年轻力壮的洋车夫。但他没有足够的钱买一辆属于 自己的车,所以他只能租别人的车拉活儿。在租人家 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像 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没有一点儿自由。可是在这种 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有着自 己的愿望和理想:那就是有朝一日,拥有属于自己的 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 气,也不用再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 眼就可以有饭吃。 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两年,至少有三 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能挣 出那辆车。风里来雨里去,披星戴月,忍受劳苦,从 饭里茶里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省,才能赚出那辆车。 (概括性地描写表现了当时生活艰辛、挣钱艰难的社 会现实。【表现深刻】) 他不怕吃苦,也没有一般洋车夫的那些可以原谅 但不能学习的坏毛病,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 这个美好愿望成为现实。假若他的情况再好一些,或 多受着点儿教育,他一定不会落在车夫这个行当里。 但没别的办法,他不会干别的,他只会拉车,所以他 必须拉车;好在这个营生里他也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证 明出他的能力与聪明。他就是这么一个人,就是在地 狱里,仿佛也能做个好鬼。 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后来失去了父母与几亩薄田 。十八岁的时候,他便跑到城里来。 他带着农村小伙子特有的憨厚和诚实,凡是以卖 力气就能挣得饭吃的事他几乎全干过。可是,不久他 就看出来,拉车是件更容易挣钱的事;做别的苦工,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长久,也挣不了多少钱。 拉车却有着许多意想不到的机会存在,不知道在什么 时候与地点就会遇到一些多于所希望的报酬。想了一 想,他觉得车夫这个行当不错,挺适合自己干的:自 己有的是力气,只要试验个十天半月的,就一定能跑 得有个样子,然后去租辆新车,说不定很快地就能碰 上固定的雇主,拉上包月的活儿,然后省吃俭用地干 上一年两年,即使是三四年,他必能买到一辆属于自 己的、崭新的、漂亮的车! 他虽然刚二十来岁,但身材已经很高大了,非常 健壮。虽然身体还正处在生长阶段,没有完全定型, 可是看上去却是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着天 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看着那些高等的车夫,他计划 着怎样杀进他们的圈子里,好更显出自己的优势来。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 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毛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 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般 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 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 口。(肖像描写,生动地概括出祥子年轻健康、充满 朝气、朴实可爱的外貌特征。【语言生动】) 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 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 在洋车夫里,个人的委屈与困难是公众的话料; 在停车处、小茶馆中、大杂院里,每人报告着、形容 着或吵嚷着自己的事,而后这些事成为大家的财产, 像民歌似的传得四处都是。祥子是乡下人,从小话就 少,所以口齿没有城里人能说会道,也不愿学着城里 人的贫嘴恶舌。他觉得自己的事自己知道就行了,不 喜欢和别人讨论。因为嘴常闲着,所以他有工夫去想 很多事情,他的眼仿佛老是能看见自己的心似的。只 要他的主意打定,他便要按自己的主意去做;假若走 不通的话,他能一两天不出一声,咬着牙,好似咬着 自己的心!(环境描写,交代了主人公的生存环境,通 过对比,突出祥子刚刚走上社会时稚嫩和朴实的性格 特征。【对比鲜明,为以后遭受挫折埋下了伏笔】) 他决定去拉车,就拉车去了。租了辆破车,他先练练 腿。第一天没拉着什么活儿。第二天的生意不错,可 是躺了两天,他的脚脖子肿得实在抬不起来。他忍受 着,不管是怎样的疼痛。他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事, 这是拉车必须经过的一关。 脚好了之后,他敢跑了。这使他非常痛快,因为 别的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来了。他晓得自 己的跑法很好看。跑法是车夫的能力与资格的证明。 他的腿很长,所以跨出去的每一步都很大,但腰里非 常的稳,跑起来没有多少响声,步步都有些伸缩,车 把不动,使座儿觉得安全,舒服。说站住,不论在跑 得多么快的时候,大脚在地上轻蹭两蹭,立马就能站 住。(动作描写,刻画了祥子拉车的姿态,给人一种 仿佛看到祥子拉车时候的样子,更体现了祥子积极向 上的精神面貌。【描写生动,栩栩如生】)P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