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叛的种子1821-1849)(精)/文学纪念碑

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叛的种子1821-1849)(精)/文学纪念碑
作者: (美)约瑟夫·弗兰克|译者:戴大洪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1.50
折扣购买: 陀思妥耶夫斯基(反叛的种子1821-1849)(精)/文学纪念碑
ISBN: 9787549551569

作者简介

约瑟夫·弗兰克,(Joseph Frank,1918—2013) 普林斯顿大学比较文学荣誉教授,斯坦福大学比较文学和斯拉夫语语言文学荣誉教授。代表作五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传记类),两次(美国大学优秀学生联谊会的)克里斯蒂安?高斯奖,两次(现代语言协会的)詹姆斯·拉塞尔·洛厄尔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以及另外一些荣誉。另著有《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宗教与理性之间:俄国文学与文化随笔》、《回应现代性:文化政治随笔》等。

内容简介

在十九世纪前半期所有伟大的俄罗斯作家——普 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赫尔岑、屠格涅夫、托尔 斯泰、涅克拉索夫——中,只有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 出身于拥有土地的贵族乡绅家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事实,对他本人作为一名作家所采取的立场产生了 影响。像他晚年常做的那样,在把自己与其伟大的竞 争者托尔斯泰进行对比时,陀思妥耶夫斯基将后者所 写的东西定义为一个“历史学家”而不是小说家的作 品。因为在他看来,托尔斯泰描写的是“长期定居于 莫斯科的那些平静、稳定的中上层地主家庭’’的生 活。在十九世纪,这种生活及其牢固不变的文化传统 和道德一社会准则只适用于“少数”俄罗斯人;它是 “生活当中的例外”。另一方面,大多数人过的则是 一种混乱不堪的生活,道德紊乱,社会秩序持续动荡 ,过去的所有传统不断遭到破坏。陀思妥耶夫斯基认 为自己的作品是与混乱的现实进行搏斗的一种尝试, 而托尔斯泰的《童年》、《少年》、《青年》和《战 争与和平》(这是他明确想到的几本书)则是虔诚地试 图把正在逐渐消失并且注定将会灭绝的美妙贵族生活 放进神龛供后人膜拜。(即使是在描写十九世纪中期 开始对贵族造成损害的某种道德动摇——这种动摇的 后果可以在契诃夫的戏剧中看到——的《安娜·卡列 尼娜》中,托尔斯泰仍以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曾有过的 同情笔调描绘了贵族的生活。)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作家生涯后期所作的这种自 我界定当然体现了他对自己的文学主张多年思考的精 华。但是,它也将一道强光返射照向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人的过去,从而帮助我们发现,早年的生活环境把 他训练成一个记录者,记录动荡和变革的道德后果, 记录俄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土崩瓦解。这并不意味着在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活中有什么类似于我们在其小说 中所看到的那种“道德紊乱”,尽管许许多多传记作 家试图使我们相信这一点。关于他肯定亲身经受过他 施加在其各种各样少年人物——尤其是《少年》的年 轻主人公——身上的种种欺凌和侮辱的假设可以让人 想起那个早已被证伪的实证主义假说:文学只可能是 作家本人生活的文字部分。虽然以这种摄影式的逻辑 判断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活与作品的关系并不合理,但 是,关于这一关系的一种不那么死板的观点却不应不 被我们予以考虑;小时候,他在家里肯定能够感觉到 的某种统一的社会传统的缺失造就了他丰富的想象力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家庭背景带有俄罗斯新旧生活方 式冲突的明显印记;我们可以由此看出某种与社会地 位有关的令人痛苦的不稳定状态,这有助于解释他对 社会不平等给人造成的心灵创伤的深刻理解。 在父亲方面,陀思妥耶夫斯基家族原先属于立陶 宛的一个贵族世家,其姓氏来自十六世纪某位祖先得 到的一个小村庄(平斯克地区的陀思妥耶沃村)。从那 时起,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个姓氏经常出现在俄罗斯西 南部那些混乱的边境省份的地方志上。这个地区是好 斗的民族和宗教(俄罗斯的东正教和波兰的天主教)之 间冲突不断的地区之一;陀思妥耶夫斯基家族的不同 分支为双方而战。尽管如此,信仰东正教的陀思妥耶 夫斯基家族仍然在困难时期逐渐衰落,成为社会底层 的还俗修士。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曾祖父是乌克兰布拉 茨拉瓦镇东仪天主教会的大司祭;他的祖父是同一个 教会的祭司;他的父亲出生在这个镇子上。作为天主 教的耶稣会士在主要信仰东正教的当地农民中间用以 改变人们宗教信仰的手段,东仪天主教派是一种折中 产物:东仪天主教徒继续举行东正教的仪式,但是承 认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权威。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耶稣 会士走火入魔般的恐惧——他认为他们可以为了获取 控制人们灵魂的力量而采取任何邪恶的手段——最初 也许是因为受到关于其祖先教义的一些议论的刺激。 由于俄罗斯的还俗修士形成的不是一个阶层而是 一种职业或行业,因此,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父亲命中 注定要与他的父亲成为同行。但是,十五岁从神学院 毕业之后,他悄悄离家出走去了莫斯科,并于一八。 九年在那里成功地被帝国外科医学院录取。一八一二 年莫斯科战役期间,他被分配到莫斯科的一家医院工 作,作为一名军医,他在不同的岗位继续服役到一八 二一年,那一年,他接受了当时在莫斯科市郊为穷人 设立的玛利亚医院的一个职位。在为国效力的过程中 ,他仕途平坦,即使不算辉煌;一八二八年四月,在 “由于特别热心的服务”荣获圣安娜三级勋章之后, 他晋升到专业委员会顾问的级别。这使他在俄国官方 的等级制度中拥有了合法的贵族身份;于是,他赶紧 提出了享有贵族特权的要求。一八二八年六月二十八 日,他将自己及两个儿子——分别为八岁和七岁的米 哈伊尔和费奥多尔——的名字登记在莫斯科的世袭贵 族名册上。 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