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友谊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5.90
折扣购买: 呻吟语
ISBN: 9787505726611
吕坤(1536—1618),字叔简,号新吾,河南宁陵人。他一生经历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是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吕坤刚正不阿,为政清廉,62岁因上疏《忧危疏》而遭谗,辞官归家,83岁卒。吕坤著作较多,代表作《呻吟语》《去伪斋集》《实政录》等。
性 命 正命者,完却正理,全却初气,未尝以我害之。虽桎梏而死,不害其为正命①。若初气凿丧, 正理不完,即正寝告终,恐非正命。 【注释】 ①正命:顺应天道、得期天年而死曰正命。《孟子·尽心上》:“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译文】 所谓“正命”,就是指能够完满地实现人生的正道、完好 地保持人最初秉受的元气,并没有因为个人的原因损害人生 正道和初始之气。这样的话,即使被囚禁而死,也可以称作 “正命”。如果最初禀受的元气损伤了,人生的正道没有完满 的实现,即使能寿终正寝,恐怕也不能称作“正命”。 德性以收敛沉着为第一,收敛沉着中又以精明平易为第一。大段收敛沉着人怕含糊①,怕深 险。浅浮子虽光明洞达,非蓄德之器也。 【注释】 ①大段:大凡,一般。 【译文】 德性以收敛沉着为第一重要,收敛沉着中又以精明平易 为第一重要。一般说来,收敛沉着的人怕的是含含糊糊,怕 的是高深阴险。轻浮的人看上去虽然明了透彻,但不是能够修养高尚道德的人。 真机真味要涵蓄,休点破。其妙无穷,不可言喻。所以圣人无言①。一犯口颊,穷年说不尽, 又离披浇漓②,无一些咀嚼处矣。 【注释】 ①圣人无言:《论语·阳货》:“子曰:‘予欲无言。’子贡 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 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②离披浇漓:离披,分散貌;浇漓,刻薄。 【译文】 真机真味要含蓄,不要点破,这样其中的奥妙就无穷无尽,难以用语言表达。所以圣人不多说话。一旦犯了口舌之 争,终年也说不尽,又众说纷纭,不合情理,就没有任何可品味之处了。 性分不可使亏欠①,故其取数也常多,曰穷理,曰尽性②,曰达天,曰入神③,曰致广大、极 高明。情欲不可使赢余,故其取数也常少,曰谨言,曰慎行,曰约己,曰清心,曰节饮食、寡嗜欲。 【注释】 ①性分:性的本分,指人先天具有的善性。 ②尽性:尽量发挥和扩充人的本性即善性 ③入神:指人的修养达到最高境界。 【译文】 人先天具有的善性,不应有任何的亏损,所以要达到 较高的境界,就要做到常说的“穷理”“尽性”“达天”“入神”“致广大、极高明”。感情和欲望,不可太多太强,所以要节制,也就是常说的“谨言”“慎行”“约己”“清心”“节饮食、寡嗜欲”等。 六合原是个情世界①,故万物以之相苦乐,而至人圣人不与焉。 【注释】 ①六合:指天地宇宙。 【译文】 宇宙本是一个充满感情的世界,所以世上的万事万物都因情而有痛苦和欢乐。然而,那些心中无己的至人和品德高尚的圣人不在其中,他们不会因俗情而生苦乐之感。 兰以火而香,亦以火而灭;膏以火而明①,亦以火而竭;炮以火而声,亦以火而泄。阴者所以存也,阳者所以亡也,岂独声色气味然哉!世知郁者之为足②,是谓万年之烛。 【注释】 ①膏:油脂。 ②郁:积聚而不发。 【译文】 兰香因火的点燃而发出香气,也因火的燃烧而消尽;灯油因用火点燃而发光,也因火的燃烧而耗竭;炮因火的点燃而发声,也因火的点燃而消散。隐忍而不显露就能够存在,显露而不隐藏就会灭亡,难道只有声、色、气、味是这个道理吗?世人知道蕴藉不发而能充实满足的人,可以称之为万年不灭的蜡烛。 一则见性①,两则生情,人未有偶而能静者, 物未有偶而无声者。 【注释】 ①一:专一。性:指善性。 【译文】 单纯专一就能见到事物的本性,不纯则会生发情感。人没有在两人相对时能保持静的状态的,物没有在两物相撞时不发出声音的。 人之念头与气血同为消长。四十以前是个进心,识见未定而敢于有为;四十以后是个定心,识见既定而事有酌量;六十以后是个退心,见识虽真而精力不振。未必人人皆此,而此其大凡也。古者四十仕,六十、七十致仕,盖审之矣。人亦有少年退缩不任事,厌厌若泉下人者;亦有衰年狂躁妄动喜事者,皆非常理。若乃以见事风生之少年为任事,以念头灰冷之衰夫为老成,则误矣。邓禹沉毅①,马援矍铄②,古诚有之,岂多得哉! 【注释】 ①邓禹:字仲华,东汉初人,在刘秀创建东汉王朝的过程中,功勋卓著。 ②马援:字文渊,东汉初人,著名将领。年六十二,请命出征。刘秀怜其老,马援披甲上马,据鞍顾眄,以示可用。刘秀笑曰:“矍铄哉是翁。” 【译文】 人的思想是随着气血的消长而消长的。四十岁以前有奋发进取之心,经验不足、见识不广,但敢想敢做;四十岁以后思想就定型了,见多识广,遇事会斟酌考虑;到六十岁以后渐渐有退让情绪,虽然经验丰富、认识问题深刻,但却精力不足。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这样,但这是大多数人的情况。古时候,人到四十岁才入仕做官,六七十岁辞官退休,大概就是考虑到了这种情况。也有年轻时畏缩不前、不敢担当大事,气虚志消如同快死去的人一样的;也有到了衰老之年性情狂躁、轻举妄动、喜欢多事的,这都违背常理。如果把遇事不想就莽莽撞撞干起来的年轻人看成是能担负重任的,或是把心灰意冷的衰老之人当成是老成持重的,那就错了。像邓禹那样年轻却沉着勇毅,像马援那样年纪虽老但精神矍铄的人,古时确实有过,但又有多少呢! 1.励志改变命运的人不可不读:本书被誉为“古今罕见的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指南性书籍”。 2.收录原刻本《序》《摘》,以及正史传记《明史·吕坤传》,计5000余字。 3.精编精校:以万历刻本为底本,精选精编精校,适合大众读者阅读、学习、进阶之用。 4.全注全译:原文+注释+译文经典三结合体例,扫除了阅读障碍,让理解更通畅。 5.吕坤积三十年人生心得之作,内容分修身、问学、治道、人情等,囊括了我们应对生活的方方面面。 6.精装典藏,全新升级(软精装改硬精装),是阅读、收藏、赠友的上佳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