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笑因缘/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啼笑因缘/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作者: 张恨水著
出版社: 中国青年
原售价: 22.00
折扣价: 16.94
折扣购买: 啼笑因缘/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ISBN: 750063787X

作者简介

张恨水(1895年-1967年),安徽人。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名。生于江西广信小官吏家庭.肄业于蒙藏边疆垦殖学堂。后历任《皖江报》总编辑,《世界日报》编辑。北平《世界日报》编辑。上海《立报》主笔,南京人报社社长,北平《新民报》主审兼经理,一九四九年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一九一七年开始发表作品,一九五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张恨水是著名章回体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他一生创作了一百二十多部小说和大量散文、诗词、游记等,现代作家中无出其右者。其代表作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等。他不仅是当时最多产的作家,而且是作品最畅销的作家,有“中国大仲马”、“民国第一写手”之称。

内容简介

第一回 豪语感风尘倾囊买醉 哀音动弦索满座悲秋 相传几百年下来的北京,而今改了北平,已失去那"首善之区"四个字的 尊称。但是这里留下许多伟大的建筑,和很久的文化成绩,依然值得留恋。 尤其是气候之佳,是别的都市花钱所买不到的。这里不象塞外那样苦寒,也 不象江南那样苦热,三百六十日,除了少数日子刮风刮土而外,都是晴朗的 天气。论到下雨,街道泥泞,房屋霉湿,日久不能出门一步,是南方人最苦 恼的一件事。北平人遇到下雨,倒是一喜。这就因为一二十天遇不到一场雨 ,一雨之后,马上就晴,云净天空,尘土不扬,满城的空气,格外新鲜。北 平人家,和南方人是反比例,屋子尽管小,院子必定大,"天井"二字,是不 通用的。因为家家院子大,就到处有树木。你在雨霁之后,到西山去向下一 看旧京,楼台宫阙,都半藏半隐,夹在绿树丛里,就觉得北方下雨是可欢迎 的了。南方怕雨,又最怕的是黄梅天气。由旧历四月初以至五月中,几乎天 天是雨。可是北平呢,依然是天晴,而且这边的温度低,那个时候,刚刚是 海棠开后,杨柳浓时,正是黄金时代。不喜游历的人,此时也未免要看看三 海,上上公园了。因为如此,别处的人,都等到四月里,北平各处的树木绿 遍了,然后前来游览。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很会游历的青年,他由上海到北 京游历来了。 这是北京未改北平的前三年,约摸是四月的下旬,他住在一个很精致的 上房里。那屋子是朱漆漆的,一带走廊,四根红柱落地;走廊外,是一个很 大的院子,平空架上了一架紫藤花,那花象绒球一般,一串一串,在嫩黄的 叶丛里下垂着。阶上沿走廊摆了许多盆夹竹桃,那花也开的是成团的拥在枝 上。这位青年樊家树,靠住了一根红柱,眼看着架上的紫藤花,被风吹得摆 动起来,把站在花上的蜜蜂,甩了开去,又飞转来,很是有趣。他手上拿了 一本打开而又卷起来的书,却背了手放在身后。院子里静沉沉的,只有蜜蜂 翅膀震动的声音,嗡嗡直响。太阳穿过紫藤花架,满地起了花纹,风吹来, 满地花纹移动,却有一种清香,沾人衣袂。家树觉得很适意,老是站了不动 。 这时,过来一个听差,对他道:"表少爷,今天是礼拜,怎样你一个人 在家里?"家树道:"北京的名胜,我都玩遍了。你家大爷、大奶奶昨天下午 就要我到西山去,我是前天去过的,不愿去,所以留下来了。刘福,你能不 能带我到什么地方去玩?"刘福笑道:"我们大爷要去西山,是有规矩的,礼 拜六下午去,礼拜一早上回来。这一次你不去,下次他还是邀你。这是外国 人这样办的,不懂我们大爷也怎么学上了。其实,到了礼拜六礼拜日,戏园 子里名角儿露了,电影院也换妻子,正是好玩。"家树道:"我们在上海租界 上住惯了那洋房子,觉得没有中国房子雅致。这样好的院子,你瞧,红窗户 配着白纱窗,对着这满架的花,象图画一样,在家里看看书也不坏。"刘福 道:"我知道表少爷是爱玩风景的。天桥有个水心亭,倒可以去去。"家树道 :"天桥不是下等社会聚合的地方吗?"刘福道:"不,那里四围是水,中间 有花有亭子,还有很漂亮的女孩子在那里清唱。"家树道:"我怎样从没听到 说有这样一个地方?"刘福笑道:"我决不能冤你。那里也有花棚,也有树木 ,我就爱去。"家树听他说得这样好,便道:"在家里也很无聊,你给我雇一 辆车,我马上就去。现在去,还来得及吗?"刘福道:"来得及。那里有茶馆 ,有饭馆,渴了饿了,都有地方休息。"说时,他走出大门,给樊家树雇了 一辆人力车,就让他一人上天桥去。 樊家树平常出去游览,都是这里的主人翁表兄陶伯和相伴,到底有些拘 束,今天自己能自由自在的去游玩一番,比较的痛快,也就不嫌寂寞,坐着 车子直向天桥而去。到了那里,车子停住,四围乱轰轰地,全是些梆子胡琴 及锣鼓之声。在自己面前,一路就是三四家木板支的街楼,楼面前挂了许多 红纸牌,上面用金字或黑字标着,什么"狗肉缸","娃娃生",又是什么"水 仙花小牡丹合演《锯沙锅》"。给了车钱,走过去一看,门楼边牵牵连连, 摆了许多摊子。就以自己面前而论,一个大片头独轮车,车板上堆了许多黑 块,都有饭碗来大小,成千成百的苍蝇,只在那里乱飞。黑块中放了二把雪 白的刀,车边站着一个人,拿了黑块,提刀在一块木板上一顿乱切,切了许 多紫色的薄片,将一小张污烂旧报纸托着给人。大概是卖酱牛肉或熟驴肉的 了。又一个摊子,是平地放了一口大铁锅,锅里有许多漆黑绵长一条条的东 西,活象是剥了鳞的死蛇,盘满在锅里。一股又腥又臭的气味,在锅里直腾 出来。原来那是北方人喜欢吃的煮羊肠子。家树皱了一皱眉头,转过身去一 看,却是几条土巷,巷子两边,全是芦棚。前面两条巷,远远望见,芦棚里 挂了许多红红绿绿的衣服,大概那是最出名的估衣街了。这边一个小巷,来 来往往的人极多。巷口上,就是在灰地上摆了一堆的旧鞋子。也有几处是零 货摊,满地是煤油灯,洋瓷盆,铜铁器。由此过去,南边是芦棚店,北方一 条大宽沟,沟里一起黑泥浆,流着蓝色的水,臭气熏人。家树一想:水心亭 既然有花木之胜,当然不在这里。又回转身来,走上大街,去问一个警察。 警察告诉他,由此往南,路西便是水心亭。 原来北京城是个四四方方的地方,街巷都是由北而南,由东而西,人家 的住房,也是四方的四合院。所以到此的人,无论老少,都知道四方,谈起 来不论上下左右,只论东西南北。当下家树听了警察的话,向前直走,将许 多芦棚地摊走完,便是一起旷野之地。马路的西边有一道水沟,虽然不清, 倒也不臭。在水沟那边,稀稀的有几棵丈来长的柳树。再由沟这边到沟那边 ,不能过去。南北两头,有两架平板木桥,桥头上有个小芦棚子,那里摆了 一张小桌,两个警察守住。过去的人,都在桥这边掏四个铜子,买一张小红 纸进去。这样子,就是买票了。家树到了此地,不能不去看看,也就掏了四 个子买票过桥。到了桥那边,平地上挖了一些水坑,里面种了水芋之属,并 没有花园。过了水坑,有五六处大芦棚,里面倒有不少的茶座。一个棚子里 都有一台杂耍。所幸在座的人,还是些中上等的分子,不作气味。穿过这些 芦棚,又过一道水沟,这里倒有一所浅塘,里面新出了些荷叶。荷塘那边有 一起木屋,屋外斜生着四五棵绿树,树下一个倭瓜架子,牵着一些瓜豆蔓子 。那木屋是用蓝漆漆的,垂着两副湘帘,顺了风,远远的就听到一阵管弦丝 竹之声。心想,这地方多少还有点意思,且过去看看。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