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中国人](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10318/23/20210318234500777.jpg)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原售价: 35.80
折扣价: 28.80
折扣购买: 陌生的中国人
ISBN: 9787300187532
。。。
1995年10月初,一个清冷之夜,19岁的郑建茂离 开家乡青田,踏上偷渡之路。 郑建茂先乘火车从上海到哈尔滨,换乘国际列车 穿过西伯利亚,经莫斯科进入乌克兰,在基辅潜伏了 两个星期后,进入匈牙利。随后,蛇头带他趟过第聂 伯河、德涅斯河,翻过冷杉覆盖的克喀尔巴阡山,横 穿斯洛文尼亚,12月13日进入意大利边境城市乌迪内 ,这是青田人通往富裕西欧的第一站。 过去300年出现了一连串重大的移民事件,郑建 茂的冒险之旅只是沧海一粟。18到19世纪,1 200万 西非黑人被迫迁移到新大陆做奴隶。奴隶制瓦解之后 ,数量达150万之巨的印度劳工涌入欧洲。从19世纪 50年代直到20世纪30年代,数以百万计的欧洲工人逃 离经济萧条的国家进入美国。联合国将在常住国以外 滞留至少一年的人定义为国际移民。根据这一定义, 2005年,联合国估计全球共有2亿国际移民——这意 味着,每35人中就有一个是国际移民。 郑建茂的家乡青田,毗邻温州,50万人口,有25 万人侨居海外,其中约60%采用像郑建茂这样的非法 途径出国。郑建茂在意大利“黑”了6年,2001年他 来到西班牙并取得永久居留权。随后,郑建茂相继带 出了家乡的6个哥姐,如今这个家族有近百人散居在 西班牙、意大利、法国。 2012年8月初,经人介绍,我在马德里结识了从 家乡神秘消失17年后的郑建茂。36岁的郑建茂身材魁 梧,肤色黝黑,短发,头略前倾,言辞恳切,身上亡 命天涯的痕迹早已完全被岁月洗净了。 看起来,郑建茂混得还不错。他在马德里北部一 座小城拥有一家l 400平方米的超市,在马德里老市 区有一家手机店,买了2栋房子。他2000年娶了老婆( 也是偷渡来的青田人),老婆为他生了5个孩子,前4 个都是女儿,最后一个是儿子。 我随郑穿过GranVia大街,向北深入一处迷宫般 的街区,他告诉我,“这里曾经是中国人的地盘”。 我眼前所见就像科恩兄弟电影中某个超现实主义的场 景:GranVia大街上那些拥有木质转门、充满透视感 走廊的典型西班牙店铺顷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 宏达手机店”、“青田美食”、“吃吃看小吃店”、 “美美理发店”,诸如此类的繁体字招牌,曲曲折折 绵延了好几个街区。 这是中国势力在欧洲扩张的有力证据,最近20年 变得尤其显著。该街区位于马德里老城与北部富人区 的交界地带,中国人喜欢选择这种交通方便的边缘地 带聚居。那些耳熟能详的“中国制造”:裹着金色锡 纸的圣诞节小饰品、山寨版的任天堂游戏机、总是比 竞争对手便宜几分钱的移动电话卡,源源不断从这里 运出来。西边街角曾经有一家专营盗版影碟的店铺, 那是郑建茂在西班牙开的第一家店。东行500米有一 家“青田肉铺”,继续往东是“海外情缘俱乐部”和 玻璃上贴着“好消息:新到特白面粉”广告的万通商 场。街区北面,Noviciado地铁站附近一栋古旧建筑 物的半地下室里,还隐藏着一家中国人开的地下服装 厂。晚上我经过那里,发现几乎找不到入口,窗玻璃 上蒙着白色的高丽纸,里面传来机器马达沉重的轰鸣 声,热浪从窗口喷涌而出。 我造访之时正逢西班牙深陷经济危机泥潭,然而 ,这里的中国人却在展示韧力:倒闭了一家店他们就 再开一家新的,拉低物价,跟其他族群争地盘,直至 全面掌控这个地方。西班牙劳工部2012年3月31日发 布的数据称,西班牙取得合法居留的华人有17.3万 人,比起2011年6月30日的统计反而上升了5 000人。 此间普遍认为西班牙的华人数量在25万到27万之间, 两者差额有将近10万——是仍然没有取得合法身份的 “黑人”。 “警察会经常突击此地核查身份。”郑建茂在行 至一个青石板铺就的丁字路口时对我说。 西班牙的失业率已经攀至25%,年轻人的失业率 高达52%。西班牙政府加大了对非法劳工的检查,华 人社区的失业率也在攀升。在一家中国超市门前,一 个肌肉结实的消瘦男子正蹲在地上读一份华文报纸。 从他的五官看,是典型的中国南方人。他的目光盯着 报纸,用余光打量着来人身体的某一个部位,这是我 熟悉的中国人的交流方式,充满间接和迂回。 “他们经常来这里转一下,看看中文报纸上有没 有招聘信息。”郑建茂说。我们在商店门前停住脚步 ,那人听到陌生人的交谈,不知道什么时候溜走了, 只留下一股中国烟草的味道。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