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十八问(方法篇)·修订版

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十八问(方法篇)·修订版
作者: 编者:杨伟东//胡新颖|责编:刘丹博//陈洁
出版社: 大象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十八问(方法篇)·修订版
ISBN: 9787571115845

作者简介

杨伟东,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中学政治教研员,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首批基础教育专家。2006年5月—2020年5月兼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室课题管理办公室主任,主编多部学术著作,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或参与完成省级以上研究课题10多项,3项成果获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胡新颖,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电化教育专家库专家,河南省优秀教研员,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西北师范大学校外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普通中小学优质课一等奖、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

内容简介

第二问 如何选题和拟订课题名称? 课题研究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选题”,也就是选择合适的研究主题。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选定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课题研究的重中之重。 选择课题都有一个过程,是在有所准备的基础上精心筛选的,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选题精准,拟题正确,符合教学实际,能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课题,才能称得上是好课题。 一、如何选择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选题既不能盲目跟从,也不能只顾自己喜好而无视客观规律和社会需要,应根据教育教学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定课题研究主题前需要了解何为课题,了解选题的方法及常见途径,掌握选题技巧等。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选题水平,才能使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地在新的起点上发展。(一)认识选题意义 我们通常所说的课题往往是研究者感觉有意义的、亟待解决的、通过研究能够解决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选题)是进行课题研究关键的一步。选题可以使研究目的具体化,初步明确研究的对象和内容。选择合适的课题才能使研究更有实效和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对选题给予高度重视。010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十八问(方法篇) (二)了解课题类型 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从研究的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 从研究的性质看,可分为理论性课题和应用性课题。理论性课题包括教育规律的探索、方法论的研究、有关现象特点的揭示、某些教育观念及教育思想的分析等,如课题“八年级学生分化现象研究”。针对教育的具体实践,为解决教育实践中某一个领域或某一方面具体问题的研究课题,属于应用性课题,如课题“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实施研究”。 2.实验性课题和描述性课题 从研究手段上看,可分为实验性课题和描述性课题。前者主要指在一定教育理论或假设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变量关系,揭示教育规律的课题,需要用实验所获得的数据来验证效果,如课题“初中学生层次化教学实验研究”。后者主要通过调查研究、资料分析、案例描述、逻辑推理等手段来实现研究目的,如课题“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3.综合性课题和单一性课题 从研究的内容看,可分为综合性课题和单一性课题。综合性课题主要指同时涉及教育若干领域或若干方面内容的课题,如课题“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研究”。单一性课题是指对教育中某一现象、某一学科、某一领域的研究,如课题“高中学生物理学习方法指导研究”。 4.重大课题、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 从研究的难易程度上看,可分为重大课题、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重大课题是指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意义,价值高、影响大、综合性强、难度大的课题。重点课题是指有一定难度,一般需要由几所学校或单位联合攻关的带有区域性研究的课题。除重大课题、重点课题外的课题称为一般课题。 (三)遵循选题原则 一般来说,选题应该遵循以下六项原则: 1.有价值性 衡量选定课题有无意义及意义的大小,主要看课题是否有应用价值。选题应从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出发,选取那些针对性强、有代表性的、被普遍关注的、争论较大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来研究。不要研究毫无价值的问题,如“××初中学生穿皮鞋和穿布鞋的比例研究”。 2.有科学性 课题研究必须遵循科学规律,研究真命题而非伪命题,有违科学规律的研究是不可能被认同的。例如“高中学生洗澡频率与情商之间关系的调查研究”,从哲学上讲这个选题属于胡乱联系,这样的课题是不可能被立项的。 3.有可行性 选定的课题应能被研究,存在现实可能性。现实中具有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理论准备等客观条件;研究者具有知识、能力、基础、经验、专长,能发挥自己的优势。 4.有现实性 选题的现实性集中表现为选题依据要充实、合理,且有一定的事实依据。 5.具体明确 选定的课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不宜选太宽、太大、太复杂的问题作为课题。 6.新颖独创 选定的课题要有一定的新发现、新观点、新见解,在应用研究领域有新内容、新途径和新方法。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与时俱进。 (四)掌握选题方法 掌握了科学的选题方法,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般的选题方法有六种: 1.问题筛选法 先对众多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再分析其重要程度和研究这些问题的意义,确定其研究价值,并广泛听取意见,从中选取价值明显且适合自己研究水平和能力的问题作为课题。 2.经验提炼法 把教育课堂实践中探索出的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在提升的过程中,就可提炼出一个个课题。 3.资料质疑法 古人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对有关教学材料的分析,比较不同观点,对前人的结论提出质疑,揭示理论与实践的差异等,也可产生研究课题。 4.完善选题法 找出他人研究中不完善的方面、研究不充分的地方作为课题,或以之前由于条件不具备没有完成的项目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还可以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选题不精练,又做进一步修改的选题。 5.空白选题法 针对教育教学研究中的空白点、他人尚未涉足的研究点进行探索和研究,以此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和课题加以探索。 6.列举缺点法 实际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式、教学成果,有其优点也存在不足,找出不足进行研究,使其更加完善。 1.内容实用。本书围绕基础教育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选题、立项、开题、中期、结题、推广六个环节,解决从选题申报到课题结项、推广的各类问题,完善精炼的流程介绍和丰富落地的案例解析,帮助每位课题参与者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跨越课题研究的高山,是不可多得的课题研究百科全书。 2.团队强大。本书作者既有课题研究的管理人员,也有优秀的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他们都有不同角色深度参与课题研究的经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参与过做课题,也经常参与评课题。在书中他们现身说法,将自己的宝贵经验倾囊相授,保证了图书内容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也使得该书更加接地气。 3.全书优化。此次修订版更新了相关案例和数据,信息更具时效性;调整了旧版中18个问题的顺序,以选题立项的流程来设置问题,内容更具科学性。本书核心作者具有较强的营销意识和带货能力,每年参与主讲国培讲座、省内外师范院校相关培训讲座以及公益讲座几十场,单场听课人次达3万余人,且宣传配合度高,能与社内形成良好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