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纺织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20
折扣购买: 列子全鉴(珍藏版)(精)
ISBN: 9787518047659
天瑞篇 【题解】 瑞,指符瑞,是古代用为信物的标记,这里指吉 祥的征兆。天瑞,意谓天地之灵瑞,自然之符应,指 自然界的阴阳变化,四时循环往复都与“道”的规律 相符合。本篇认为,世间万物有始有终,而唯有“不 生不化者”,亦即“道”,才能够循环往复、独立永 存,而所谓的祥符瑞以至天地万物都是由这个“不生 不化”的本体所产生的,并不是天的意志。本篇十四 个段落,可分为三大部分,都是围绕世界本原而展开 的,其中阐述的自然观和人生观是《列子》全书的总 纲。**部分,总述宇宙形成过程,提出“不生不化 者”为万物的本原,接着描述了世界从太易开始直至 “天地含精,万物化生”的生成过程,然后又以“外 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说明生物与非生物在物质基 础上的演变发展,这三个阶段分别从物质本体、宇宙 生成和生物进化的角度阐明了“道”的本质,深刻诠 释了《列子》的自然天道观,反映了先秦道家哲学思 想的特点。第二部分,总述道的本质,进一步说明了 “道”与具体事物亦即“生者”与“生生者”的关系 ,揭示了人自生至终四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从有限和 无限、普遍和特殊的关系上丰富了“道”的内涵,并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生死观,进一步形成《列子》 的社会人生观,通过“孔子游于泰山”、“林类捡拾 遗穗”、“子贡倦于学”三则故事告诉人们要以平静 的心态对待人世间的生老病死,不应“营营而求生” ,否则只能忧苦终老。第三部分的主旨在于强调“道 ”的本质是虚静无为,劝慰人们应该以笃守虚静的态 度对待人生,再一次阐述了万物时刻都在变化发展, 循环往复的道理,进一步丰富了《列子》人生观的内 容,是思想的进一步升华。文中“杞人忧天”和“宋 人求富”两则寓言就是告诫人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就会 平安快乐,所以应该保持“静”和“虚”的态度。 【原典】 子列子居郑圃,四十年人无识者。国君卿大夫眎 之,犹众庶也。国不足,将嫁于卫。弟子曰:“先生 往无反期,弟子敢有所谒;先生将何以教?先生不闻 壶丘子林之言乎?” 子列子笑曰:“壶子何言哉?虽然,夫子尝语伯 昏瞀人,吾侧闻之,试以告女。其言曰:有生不生, 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 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 时不生,无时不化。阴阳尔,四时尔。不生者疑独, 不化者往复。往复,其际不可终;疑独,其道不可穷 。《黄帝书》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 ,是谓天地之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故生物者 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 ,自消自息。谓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 。”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