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人民文学
原售价: 149.00
折扣价: 98.40
折扣购买: 苏旷传奇(第二卷)·怒海云归(全3册)
ISBN: 9787020180622
飘灯 80后奇幻武侠代表作家,代表作有奇幻武侠《苏旷传奇》系列,十六年来独木成林;架空历史《相国》系列等。
第一章节外生枝 北方的原野。清晨的雾气快要散去了,远方寒林漠漠,林间一轮白日蒙蒙,发出隐约的即将炽烈的光。 路边的麦田刚刚收割过,土地光秃秃的,干而硬,一眼望过去,到处都是三四寸长的还带着锋利茬口的断秆,几枝结满了草籽的长稗子在风中摇摆。田边的沟渠里,一只断了底的麻鞋吸饱了水,一只土黄色的蛤蟆站在鞋上,鼓着肚皮朝天叫着。此时还早得很,四野无人。 乡间土路上,一辆宽而大的马车辚辚经过。驾车的两匹白马原本神骏,但也已经沾满了尘土,看上去经过长途跋涉,已经是强弩之末。驭手戴着低低的斗笠,压住眉眼,裹着灰色的大氅,掩住身形,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点着长鞭。车门紧闭着,车厢里没有任何声音。 驭手的目光四下逡巡一圈,落定在一片荒地上,勒停了马,跳下车,走到一座小土丘边。那看起来是个无主荒坟,坟丘已经湮没大半,青草离离,半截石碑埋在土里,碑面已经剥蚀不堪,字迹斑驳,上面全是灰。驭手伸脚,踏了踏碑上灰土,看见三个小篆:快马七。 她长长舒了口气,把头上斗笠一把掀了下来,叉腰站着,露出一张圆圆的脸和两段胖乎乎白嫩嫩、六月谢花藕节一样的手臂。她看起来很年轻,但也说不准。眼珠子尤其灵活,黑丸似的滴溜溜乱转,不笑的时候也有三分笑,一笑起来喜气洋洋的,好像是个从来没经历过世界磨砺的稚气少女,又好像什么都见识过了。她等的人很快就到了。 一列黑衣人纵马而来,全都是头戴斗笠,黑色斗篷,灰巾蒙面。八个人、十匹马,一路狂奔,尘土飞扬。八个人看起来平平无奇,十匹马倒全都是百里挑一的好马,膘肥体壮,油光水滑,其中两匹空着鞍子的黄骠马更是难得一见的神骏。领头那个人先跳下马来,他手里提着个大木箱子,箱子用黄铜包着四角,贴着封条,看起来沉甸甸的,走起路来里面似乎有琳琅作响声。他挥了挥手,随从们便向着马车而去。 “沈姑娘久等了!”他边走边向沈南枝打招呼,恭恭敬敬里还有一丝紧张。 “没有久等,我也才到。”沈南枝伸手把斗笠扔了过去,“你们家这个,有没有大一号的?我一路勒得头都晕了。” “啊……不然沈姑娘试试我这个。”这显然是个不常见的要求,领头的人犹豫了一下,把自己的斗笠摘下来了,用袖口仔细擦了擦,换过去。他有一双年轻的眉毛和眼睛,鼻梁挺直如玉,脸上还有那么一点没褪干净的青涩。 “唔,这个不错。”沈南枝笑眯眯地点点头,“路上辛苦了,少当家。” “我不辛苦,沈姑娘才辛苦!”那人在沈南枝面前放下箱子,俯身打开箱盖,又从袖口里抽出个窄窄的帖子,拿了支炭笔勾一笔,“我先给沈姑娘对一对单子。这里是,一份胭脂鸭脯、两只胡椒蜜汁烤鸡、一份清炖羊肉,按照姑娘吩咐,粉条是单放在一边的。一份醋熘白虾、一罐子三丝菌子汤、五斤芝麻蟹黄小烧饼、时蔬杂拼一大盒、点心四样,姑娘说随意配,我就做主,配了蟹黄豌豆、梅汁豆干、芙蓉红豆酥、酥炸奶酪,还有两斤十年的莲花白。旁的都好办,只是胡椒实在贵得很,而且近来海商断货,方圆百里有价无市,我是回去把自家的拿了一些出来,所以耽误了点时辰。哦,还有莲花白,本来是装在瓷瓶里面的,我怕路上磕碰,又自作主张,换了锡壶。” “不用对了,你们快马堂办事,我一向放心。” “蒙沈姑娘夸奖!” 在这个领头的报菜单的同时,七个随从已经忙开了。他们有条不紊,两个人把白马从车轭上解下来,检查牙口、关节和蹄铁;两个人把黄骠马套上去,换了新的辔头、皮带和黄铜勾连;两个人在地上铺了油毡布,打开随身带的漆盒,开始重新刷那辆马车的车厢外壁,又稍稍用砂石打磨,做成半新不旧的样子。还有个人俯身,要钻到车底检查轮轴,领头那人眼快,一口喝住:“哎!沽义山庄的车,你不要命了!”那人也不出声,用力鞠了一躬,退开了。他们做这些事情,相当训练有素,不多一会儿工夫,马车焕然一新,地面上干干净净,漆也不落一滴。 “沈姑娘过目。”领头那人伸手一引,依旧恭恭敬敬。 “各位都辛苦。”沈南枝点了点头,亲自去查验马车。 一切都很完美,她很满意,即使是她自己来做,也不过如此了。“快马堂办事,真是从来都没有闪失的。”她一边走,一边真心实意地啧啧称赞着。 长途赶路,不同的人有不同走法。普通百姓是能不走动就不走动,上个城、赶个集就算挺大事了,奔波个数百里,简直伤筋动骨。官吏文人赶考、赴任,靠的是下人服侍。生意人最苦,舟车劳顿,又怕冷又怕热,又怕风雨,又怕瘟疫,又怕偷儿翻窗,又怕盗贼剪径,多半是求稳为上,一路只走官道,打尖住店,三更天起身,天不亮动身,过午即歇——歇下来也不真闲着,车马都要照料,一旦坏在荒郊野地,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可江湖客就不怎么在乎赶夜路或者走小路了,他们本来就比剪径的毛贼危险得多。他们要的是快,越快越好。有很多时候,江湖生意不仅是钱,还是命。至于能有多快,就看个人的本事了。有那么少数几个绝顶高手,是能仗着一身修为千里独行,换马不换人的。但这种人毕竟少,掰着手指头就能数出来。大多数人,拼的还是财力。一分银子,一分速度。只要给出惊世骇俗的价钱,就有不可一世的速度。快马堂就是干这个的。 快马堂的势力范围在长江以北,专做江湖豪客生意,只此一家,别无分号。他们有自己的马场,只养快马,全都是百里挑一、训练有素。客人给定了目的地,他们就能代为规划路线,一路飞鸽传书,提前做好布置,在沿途为之更换马匹,替换或者修补车辆,备妥舟船甚至提供饮食。如果需要,还会提供赶车的驭手,赶夜路的火把和风灯,总之是能做到全程不停歇。 江湖生意,银子来得轻松,但少不了刀头舔血、仇家追问。所以,快马堂的规矩也严格:他们只做知根知底的老客和熟客,新客人登门,是需要老客人的担保和介绍的;他们只和一位明面上的客人立约,至于暗客,也就是车厢里的客人,他们不问、不听,也不谈论,尽可能避免多余的照面和交道。自己黑衣蒙面,也要求客人少言少语,不事张扬。总之,彼此之间只是车马交易,其他的,知道得越少就越安全。 不过,沽义山庄稍稍例外一些。快马堂和沽义山庄已经打了很多年的交道了,他们互为大主顾。快马堂每年都要向沽义山庄订购大量的马车配件——他们的客人,天南海北,跋山涉水,哪儿偏僻往哪儿钻,有时候还会有逃命的需要,对车和马的要求都非常高,他们需要那种精钢细作、千锤百炼的轴承和轮辐,要禁得起风吹日晒,扛得住跋山涉水,耐得了旷野狂奔。而沽义山庄也一直很尽心尽力,每年不仅按时送货,还会特地派人讲授那些小物件的修缮和养护。而山庄里有许多入门的新人,机关术首先的要求就是精准,门槛非常之高,需要学习术数、天文、地理、冶炼、锻造、木工……大量的练习之后,才能接触真正的机关和工艺,他们需要这笔生意,既能来钱能练手,又能保证江湖通道。 出于对彼此的尊敬,沈南枝每年会亲自画一套新马车的图样,作为贺年的礼物。而沽义山庄的人出行或者远途送货,一定只用这家的马车。沈南枝是贵客中的贵客,一旦本人要用到车马,一定会有那么一程是快马堂的当家亲自接洽陪送。至于沈东篱,他从不用别人用过的车子,不管快不快。沈南枝对快马堂了如指掌,多年以来确实一直很放心,除了这位新上任的“少当家”。她在转着圈地检查马车,这位“少当家”在身后亦步亦趋。 “沈姑娘,过了快马七,下一段就要过河了,我已经吩咐下去,备妥舟船,迎送都不用尊客露面。哦,饮食单子也按姑娘吩咐的交代下去了。” “很好。” “沈姑娘。这对信鸽调教过了,和往常一样,有任何变故,立即带消息放飞,没有变故,离快马八段碑五十里处放飞。” “我知道。” “沈姑娘,家父身体抱恙,今天不能亲自陪送姑娘,实在是遗憾之至,叫我给姑娘带个好。” “少当家客气,也代问老爷子好。” “沈姑娘,家姊也一直惦记沈姑娘,说是久未会晤,想念得很,上次托人送的小玩意儿,不知姑娘还喜欢不喜欢。” “哦,我也挂念令姊,那对鹦鹉我很喜欢。” “那就好,区区小玩意儿能入姑娘的眼,家姊一定很开心。” “沈姑娘,我替您把箱子拿到车上去。” “不重。” “沈姑娘,我有一句话不知当问不当问……” “不当问。” “沈姑娘,车里的人是不是……您不说,我也能猜得出来……” “少当家,你过分了。” 沈南枝脸色越来越难看,眉毛皱得快要拧出水了。她决定不再搭理他,直接上车走人。可那位少当家伸开双臂,干脆拦在她面前:“沈姑娘,明人不说暗话,我想见他!” 沈南枝揉了揉眉心,心里暗暗叫一声“要命”。 …… u 当代武侠界才女,除飘灯外应是不作第二人想。 u 十六年易筋锻骨,那个“能在人心里放一把火”的苏旷回来了! u 影视、动漫、游戏、网大,全线开发联动,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