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3.10
折扣购买: 论幸福
ISBN: 9787559871473
阿兰(Alain,1868—1951),法国哲学家、教育家、散文家,本名埃米尔-奥古斯特·夏蒂埃,笔名阿兰。1892年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后,在多所法国学校担任哲学教师,著有《论教育》《论幸福》等著作。 潘怡帆,巴黎第十大学哲学博士,从事法国当代哲学及文学研究,译著有《从卡夫卡到卡夫卡》。
献词 致穆尔-郎百兰夫人 我很喜欢这本文集。 立论似乎无从指摘,虽然问题被细分成无数个小部分,而事实上,幸福正是由许多小部分组成的。脾气的每个变化都来自短暂的心理事件,我们却扩大它,并赋予它神谕的意义。由此而生的各种脾气就开始制造不幸,我所指的是那些没有什么严重的理由可以导致自己深陷于不幸当中的人,因为这种人的不幸完全是自找的。对于真正的不幸,我不予置评,不过,我仍旧认为脾气会加重不幸的处境。您还记得贾斯顿?马莱伯(Gaston Malherbe)在他任职莫尔莱区(Morlaix)区长期间曾对我说过的那句话“疯子都是恶意的”吗?我几次反复思忖这句话。我认为所有的疯狂始于对所有事甚至是不相干的事,都看不顺眼的态度。这是一种戏剧化的脾气,精心安排、十分入戏,却往往因为表演过了头,而遗忘初衷。想要把不幸传播给别人,这就是恶意的。而之所以会被别人的幸福给激怒,那是因为认为别人愚蠢且盲目。疯子身上有种劝人信教的热忱,他们首先不愿被治愈。而红运当头也治不好疯子,这个想法使人明白个中道理,疯子就像我们每个人处境的放大版。怒火是可怕的,倘若人们还朝着火吹气;怒火也是可笑的,倘若人们任由它熄灭。这也是幸福的道理,它取决于零碎琐事,即便它也与大事相关。如果我写的是一本《幸福论》(Traité du bonheur)的书,我会谈论并解释这番道理。不过从某些角度来看相去甚远地,我们(主要是您)选择写作幸福的零碎看法(Propos)。我以为这种做法不无风险,因为读者无从顾及作者的初衷。无论序言提到什么,读者总是在期待着一部专论。也许我注定要写几部如《美术体系》(Système des Beaux-Arts)这样的专论。这番絮语无非就是为了把这本美丽的文集献给您。因为它主要是您自由选择的呈现。 1.《论幸福》:“现代苏格拉底”哲学家阿兰的教导,成为自己的思想者,在各种环境中保持快乐的艺术。 2.《论幸福》荣获“台湾法语译者协会翻译奖”,为世界三大“幸福论”之一。“每周读上一到两则,便能逐步体会,我们是怎么成为使自己幸福或不幸之人。” 3. 以“随笔”方式书写,内容深度却不亚于一般的哲学论文。这些化为散文文字娓娓道来的随笔表现了阿兰深厚的哲学学养,书写饶富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