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开明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28.10
折扣购买: 韩非子精华/传世名著典藏丛书
ISBN: 9787513133883
韩非,约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80年),死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是战国末期的政治理论家,是我国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韩非出身于韩国贵族,为人口吃,不善言谈,长于著书,与李斯一起师从苟子,而李斯白以为不如韩非。韩非看到韩国逐渐走向衰亡,于是多次上书韩王,希望韩王能够变法图强,然而都未被采纳。于是韩非便发愤著书,写下《韩非子》一书,共计十多万字。
臣下依据什么:有勇力也不用来逞威风,使臣下充分 发挥他们的武力。所以抛弃智慧就会有明智,抛弃贤 能就会有功业,抛弃勇敢就会有强大。群臣各司其职 ,百官行为都有常规;根据才能量才而用,就称作是 习惯和常规。所以说,寂静似乎没有什么位置,空虚 似乎没有什么所得。明智的君主无所作为于上,群臣 就会在下提心吊胆了。明智的君主的统治方法,使有 智慧的人尽量把他们的思虑讲出来,而君主就根据他 们的思虑来判断事情,所以君主在智慧方面不会穷尽 ;贤能的人发挥他们的才能,而君主就根据他们的才 能任职,所以君主在才能方面不会穷尽;有了功劳那 么君主也就有了贤名,有了过失那么臣下就承担罪责 ,所以君主在名声方面不会穷尽。所以不显露贤能的 可以成为贤能者的老师,不显露智慧的却是智慧者的 指导者。臣下承担其劳苦,君主享受其成功,这就是 贤能君主的统治之道。 【原文】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虚静无事,以暗见疵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知其言以往,勿 变复更,以参合阅焉。官有—人,勿令通言,则万物 皆尽。函①掩其迹,匿其端,下不能原②;去其志, 绝其能,下不能意③。保吾所以往而稽④同之。谨执 其柄而固握之。绝其能望,破其意,毋使人欲之。不 谨其闭,不固其门,虎乃将存。不慎其事,不掩其情 ,贼乃将生。弑其主,代其所,人莫不与,故谓之虎 ;处其主之侧,为奸臣,闻其主之忒,故谓之贼⑤。 散其党,收其余,闭其门,夺其辅,国乃无虎。大不 可量,深不可测,同合刑名,审验法式,擅为者诛, 国乃无贼。是故人主有五壅:臣闭其主曰壅,臣制财 利曰壅,臣擅行令曰壅,臣得行义曰壅割,臣得树人 曰壅。臣闭其主,则主失位;臣制财利,则主失德; 臣擅行令,则主失制:臣得行义,则主失明:臣得树 人,则主失党。此人主之所以独擅也,非人臣之所以 得操也。 【注释】 ①函:包含、容纳。②原:推测。③意:料想, 猜想。引中为揣测。④稽:考核、核查。⑤与:随从 、随着。⑥壅:蒙蔽。(P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