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名家名译全译本)(精)

红与黑(名家名译全译本)(精)
作者: (法)司汤达|责编:何玲|译者:罗新璋
出版社: 旅游教育
原售价: 53.00
折扣价: 33.39
折扣购买: 红与黑(名家名译全译本)(精)
ISBN: 9787563738281

作者简介

司汤达(1783-1842),原名马里-亨利贝尔(原名Marie-HenriBeyle),19世纪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Stendhal是他的笔名,他以准确的人物心理分析和凝练的笔法而闻名,被誉为最重要和最早的现实主义的实践者之一,也被誉为“现代小说之父”。司汤达在文学上的起步很晚,三十几岁才开始发表小说,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数部长篇,数十个短篇或故事,数百万字的文论、随笔和散文,游记。代表著作《阿尔芒斯》《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等。

内容简介

弗朗什-孔泰地区,有 不少城镇风物秀丽,维璃叶 这座小城可算得是其中之一 。白色的小楼,耸着尖尖的 红瓦屋顶,疏疏密密,星散 在一片坡地上。繁茂粗壮的 栗树,恰好具体而微,点出 斜坡的曲折蜿蜒。杜河在旧 城墙下,数百步外,潺潺流 过。这堵城墙,原先是西班 牙人所造,如今只剩下断壁 残垣了。 维璃叶北面,得高山屏 障,属于汝拉山区的一条余 脉。每当十月,冷汛初临, 维赫山起伏的峰峦,便已盖 上皑皑白雪。山间奔腾而下 的急流,流经维璃叶市,最 后注入杜河,为无数锯木厂 提供了天然动力;这是一种 简易作坊,大多数居民与其 说是市民,还不如说是乡民 ,倒借此得到相当的实惠。 然而,这座小城的致富之源 ,却并非锯木业,而是靠织 造一种叫“密露丝”的印花布 ,使家家殷实起来:拿破仑 倒台(拿破仑,1769-1821 ,19世纪初法国军事家、政 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 造者。1814年被欧洲反法 联军打败,被迫退位,随后 被流放厄尔巴岛;不久逃回 ,后再败于滑铁卢,旋即被 流放圣赫勒拿岛)以来,城 里的房屋差不多已修葺一新 。 一进城,就听到噪声四 起,震耳欲聋。那响声是一 部模样可怕、喧闹不堪的机 器发出来的。二十个笨重的 铁锤,随着急流冲击水轮, 忽起忽落,轰隆轰隆,震得 路面发颤。每个铁锤,一天 只怕能冲出几千个钉子。铁 锤起落之间,自有一些娟秀 水灵的小姑娘,把小铁砣送 到大铁锤之下,一转眼就砸 成了铁钉。这活儿看起来挺 粗笨,初到法国、瑞士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