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时代文艺
原售价: 15.80
折扣价: 6.40
折扣购买: 无障碍阅读·彩插励志版 《绿山墙的安妮》
ISBN: 9787538768152
\"作者:露西·莫德·蒙哥马利(1874—1942),加拿大女作家,出生在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的克里夫顿。因母亲早逝,她从小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卡文迪许村一所老式的四周都是苹果园的农舍里。露西·莫德·蒙哥马利从小就擅长编故事,九岁开始写诗,十五岁开始发表诗作,三十七岁结婚,嫁给牧师埃文·麦克唐纳。1902年,露西为了照顾外祖母,辞去工作,再度回到卡文迪许,并在此期间创作了自己的小说处女作《绿山墙的安妮》。婚后,在忙碌操劳的漫长岁月里,露西·莫德·蒙哥马利每天坚持挤出几个小时来阅读与写作,成果累累,包括二十多种长篇小说,以及许多短篇小说、诗歌、自传、日记等,她一生的著作总共超过五百部。其中,“安妮系列小说”被译成数十种文字,畅销一个世纪,经久不衰。乐观、坚强、热爱生活的少女安妮,打动了全世界读者的心。 译者:李芸,资深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长期从事英美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工作,翻译风格朴实自然,主要译作有《老人与海》《绿野仙踪》《汤姆叔叔的小屋》等。\"
\"第一章 林德太太大吃了一惊 导读:林德太太总是热衷于邻居家的事。当她看到不常出门的马修竟然穿着整齐外出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好奇的心情,决定对此事一探究竟。但是事情的结果让林德太太大为震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林德太太家住在阿冯利大街深入小山谷的地方。这个小山谷周围长满了美丽的树木和花草,一条小溪从这里潺(chán)潺流过。林德太太总是喜欢坐在窗前,用犀(xī)利的目光注视着门前经过的一切,无论是流过的小溪还是走过的小孩儿,只要是她注意到任何古怪或不同寻常的地方,她肯定会探个究竟,不然绝不会善罢甘休(很古怪、好奇心很强的一个太太)。 虽然林德太太对邻居的家务事非常上心,但是她属于那种特别能干的人,无论是自家的事还是邻居家的事,她都能很好地兼顾到,并且将这两方面的事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林德太太组织了一个缝纫小组,还协助处理主日学校的工作,而且还是教会救助协会和外国布道后援团强有力的支持者。然而,即使这么多的事务缠身,林德太太还是能够抽出时间,坐在窗前,一边缝制棉被,一边密切地关注着窗外发生的一切。 六月初的一天下午,林德太太像往常一样坐在窗前。这时马修·卡斯伯特出现了,他穿戴整齐,驾着栗色马拉的两轮车上了大路,这表明他要出远门了。马修·卡斯伯特到底要去哪儿?又为什么去那里呢? 要换作这里的其他什么人,林德太太只要把各种线索巧妙地综合起来分析,就可以对这两个问题猜出个八九不离十。可马修很少出门,因此,一定是有什么非同小可的要紧事需要处理。任凭林德太太怎么绞尽脑汁,可对马修为什么外出依然毫无头绪,整整一下午她都因此闷闷不乐。 林德太太终于坐不住了,她决定要将这件事弄个水落石出。于是喝完下午茶后,她动身去了马修家的绿山墙农舍。绿山墙农舍建在一块土地最远的边缘处,从大路上几乎望不见它,而其他居民的房屋都集中在大路两旁。在林德太太看来,人住在这样偏僻的地方根本就算不上是生活。她沿着两边长满野玫瑰的小路走着,路面上杂草丛生,留着深深的车辙(车辆经过后,车轮碾压道路形成的凹下去的痕迹。辙,zhé)。很快,林德太太走出了小路,走进了绿山墙农舍的后院。院子里一片葱绿,收拾得十分干净整齐,一侧栽种着高大的柳树,另一侧则是笔直的白杨。地上也整洁得连一根枯枝、一块碎石都看不到。 林德太太用力地拍了拍厨房门,门开了,玛丽拉·卡斯伯特(马修·卡斯伯特的妹妹)正坐在爬满了藤萝的东窗下做着针线活儿,身后的桌子上已摆放好了晚餐。还没等门关好,林德太太便迅速扫视了一下餐桌,记下了桌上所有的东西。她发现,桌子上共摆了三个碟子,显然,玛丽拉一定是在等马修带回来的什么人共进晚餐。到底是什么人呢,林德太太觉得困惑不解。 “晚上好!林德太太。”见有客人来,玛丽拉轻松地打着招呼,“快请坐,今天天气很好,家里人都好吗?” 玛丽拉和林德太太是性格截然相反的人。虽然存在很大差异,但她俩之间反而更容易相处,两人之间保持着一种近似友情的关系。 玛丽拉又高又瘦,全身棱角分明,缺乏女性柔美的曲线。她的头发有的已经开始发白,总是在脑后盘成一个结实的发髻(jì)。从外表看去,她像一个缺乏阅历、刻板、僵硬的人,事实上她也确实如此。 “是的,都好。”林德太太说,“不过,我有点儿担心你的身体,刚刚看到马修出远门了,他是不是请大夫去了?” 玛丽拉摇摇头,笑了一下。她早就料到这位好奇的邻居会登门造访,来探个究竟的。 “不是的,我身体很好。”玛丽拉说,“马修到布莱特河那边去了。我们从新斯科夏省的孤儿院领养的小男孩儿乘今晚的火车到。” 听到这个消息,林德太太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满是惊讶和不解。她认为这个世界要疯了!以后再也不会有什么事让她感到吃惊了!整整五秒钟,她惊讶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不过,你们怎么会突然这么做呢?”林德太太不满地问道。 “噢,就在圣诞节的前几天,亚历山大·斯潘塞太太到我们这儿来,说她打算春天的时候从霍普顿的孤儿院里领养一个小姑娘。就是那个时候,我们有了这个想法。上周,我们听说斯潘塞太太要动身去霍普顿,就托住在卡莫迪的理查德·斯潘塞的家人捎了口信给她,请她帮我们选一个十岁或十一岁、聪明伶俐、讨人喜欢的男孩儿。这个年纪的孩子可以帮我们干些农庄的杂活儿,而且从年龄上来讲还来得及接受教育,我们希望给他一个温暖的家。今天,我们收到了斯潘塞太太的电报,说他们乘今晚五点的火车到。斯潘塞太太会把他留在车站,她自己嘛,当然是继续乘火车回白沙了。” 林德太太听到这儿,已经适应了这条惊人消息所带来的巨大震撼,她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讳,huì)地说:“你们怎么可以这么做呢?你们根本无法预料将要收养到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万一这个男孩儿生性顽劣,不管怎么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作用)时怎么办?如果你们在做这个决定之前,征求一下我的意见,我一定会认为这件事根本就不应该考虑。” 听了这番令人不安的话,玛丽拉一点儿都不生气,也没有惊慌失措,她仍然平静地坐在那儿做针线活儿。 “我不否认你说的话有道理,林德太太。我也曾经有过顾虑,但是马修的态度非常坚决。至于说到风险,这世界上做什么事情不存在风险呢?即使是有了自己亲生的孩子,也会有风险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长大了都会有出息。” 好奇心旺盛的林德太太本想留下来等马修回来,看看被带回来的那个孩子,可考虑到好像需要很长时间的等待。于是,她便告辞离开,决定去罗伯特·贝尔家,将这条新闻告诉他们。这条独家新闻是爆炸性的,而林德太太特别热衷于制造轰动效应。 “天哪,这里发生的和将要发生的一切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绿山墙农舍里可从没住过孩子!马修和玛丽拉从来没有抚养过孩子,可他们竟然希望这个男孩儿将来又聪明又稳重,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林德太太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她激动的心情甚至都感染了路边的野玫瑰。可是,她若见到这会儿正在车站耐心等待马修的那个孩子,也许心情会更加沉重的。 \"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儿童文学经典,讲述了一个想象力丰富、坚强乐观的女孩儿的成长故事。在作者生动幽默的叙述中,展现了一个淳朴美好的世界。它不仅记录着实现自我价值道路上的成长,还充满着友情、亲情的可爱与美好,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与信仰。相信看过这本书,我们会相信:即使脚下的小路是狭窄的,这一路上仍然开放着恬静的幸福之花。 除正文外,本书还精心设计了“章节导读”“成长启示”“阅读链接”“无障碍注解”等栏目,寓教于乐,让阅读变得轻松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