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辙/黑鹤自然之歌系列](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3/20231113130041970.jpg)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21.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狼辙/黑鹤自然之歌系列
ISBN: 9787553419794
蒙古族,与两头乳白色蒙古牧羊犬相伴,存草原与乡村的接合部度过童年时代。 以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文化和狩猎文化为主要题材进行创作,出版有《黑焰》、《鬼狗》、《驯鹿之国》、《黑狗哈拉诺亥》和《狼谷的孩子》等作品,获得多种文学奖项,有多部作品泽介到国外。 现居呼伦贝尔草原,饲有大型猛犬十数头。
狼嗥听起来似乎就在耳边。 但我知道那是我的错觉,这荒野的呼唤其实应该 还在远方的 山谷间回荡吧。这一会儿,它们只是在呼唤伙伴,真 正向营地靠 近的时候应该是在深夜。 在这紧邻大兴安岭余脉的冬日草原,如果晚上没 有狼嗥,倒 是会让人感觉有些寂寞。只要习惯了,会发现这从遥 远山谷中扶 摇而起的悠远的狼嗥是夜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更多 的时候会产 生催眠的作用。 我睡得很好,过了很久,才被撞击蒙古包毡壁的 沉闷的声响 惊醒。 这次是真的在耳边,我的头与它们仅仅隔着一层 薄薄的毡 壁。它们在喘息,撕咬,獠牙相碰时发出金属叩击般 的铿锵 声响。 我们已经习惯了,几乎每隔几天,山谷中的狼就 会骚扰营地。 它们也许是为了食物。但现在羊群已经全部被赶 到山下更温 暖的营地。山上营地只剩下一群马,它们都被散养在 山谷中,仅 有两匹乘马拴在营地里。 更多的时候,我感觉这些狼来营地只是因为它们 闲着没事, 让拴在营地边的乘马惊恐万状就能让它们感到前所未 有的满足。 当然,这次它们是为了食物。 两天前,我进山时在雪窝中发现了两头冻死的狍 子,用马 驮回来,准备喂营地上的牧羊犬。 昨天一天,营地上的三头狗就啃光了一头狍子。 我惊叹于它 们巨大的食量以及惊人的咬合能力,那狍子已经被冻 得像石头一 样坚硬。 现在,蒙古包外面还剩一头狍子,被扔在营地前 面。 就是这头死狍子把狼吸引来了。 但在这样的冬日夜晚,无论是正在酣睡的呼日德 还是我,都 不会离开生着羊粪火的温暖蒙古包去领略外面的冰天 雪地。 三头牧羊犬,除了一头两岁的还略显稚嫩,另两 头是老狗, 都有咬败过狼的战绩,头颈上留下斑斑伤痕。整个冬 天,牧羊犬 食物充足,毛根发亮,谷地里那些干瘦的狼显然不会 是它们的 对手。 就让它们撕咬去吧。寂寥的山上营地偶尔也需要 一点儿 乐趣。 这次,我准备在营地住一个月。 此行没有什么目的,如果说一定要给自己找什么 目的,那 就是我发现附近的山上栖息着一只金雕,我希望拍到 它的清晰 照片。 我在谷地里一块陡立的巨大岩石上放了一头冻死 的狍子,那 岩石是狼无论如何也爬不上去的。这是诱饵。 在对面的山坡上,我用松枝搭了一个掩体,上面 覆盖着雪, 每天没事就去那里蹲上一会儿,寄希望于能够拍摄到 几张金雕的 照片。 显然,它并不缺少食物,或者对于这过于张扬而 且突兀地出 现在岩石顶端的食物感到不安。它过于谨慎了。 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它那巨大的身影如同一片席 子一样滑过 山谷,但它从来没有落在岩石上进食。 即使我不在掩体中的时候它也没有降落过,狍子 身上覆盖的 雪一直没有被触碰过。 对我来说这也无所谓,如果拍到了,可以放在我 即将出版的 新书里,应该可以为书增色不少;拍不到也无所谓, 就当每天上 山来呼吸新鲜空气了。 我与它最接近的一次接触是一个黄昏。我在掩体 里蹲了一会 儿,因为过于无聊,就试着用镜头捕捉在对面山坡树 上追逐的两 只灰松鼠①。我仅仅能够在镜头中看到它们的影子, 一直没有按 动快门,这种照片拍出来毫无意义,距离太远,除了 我,没有人 知道树干上那灰黑色的小点儿是什么。看起来,它们 就像是为了 攀爬而生的,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在陡直的树干上上下 追逐,如履 平地。它们在树上上蹿下跳,移动时就像镜子反射的 阳光在物体 上一掠而过。 随后,它们似乎突然被什么惊动了,像闪电,但 那速度显然 比闪电划过阴霾天空的速度要快很多,真的快很多, 转瞬之间它 们已经蹿上茂密的树冠,不见了。 我放下相机,准备爬出掩体,今天到此为止了。 就在此时,一道黑影遮住了狭窄的观察孔。 我知道是它来了。 从观察孔望出去,它缓慢地滑翔,飞越山谷,沉 稳无声,所 过之处顿生肃杀之气,这是大型猛禽出现时必然的结 果,獐狍鼠 兔无不屏息注目,随后落荒而逃。 那两只灰松鼠倒是完全没有必要那么急切地逃之 天天,这种 大型猛禽只擅长在开阔地带迅猛地扑猎,对于在林木 间的轻灵小 兽,显然是望尘莫及,只有游隼之类的小型猛禽能够 做出绕着 树干追逐这样的高难动作。 我端起相机准备拍摄时,金雕已经飞越了半个山 谷。此时, 观察孔的局限性就显现出来了,它只是我为了观察那 块岩石上的 部位而选择的,此时,金雕已经到达掩体正上方的天 空,进入观 察孔的死角。 我爬出掩体时,金雕正飞越我的头顶,与我不过 十几米的 距离。 我按动快门,以每秒十张的速度不断地拍下去, 直到它越 过山脊。我在显示屏上浏览这些照片,只能拍到金雕 的腹部,当 然,还有伸展的巨大的翅膀。在长焦镜头下,金雕的 羽毛纤毫 毕现。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