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就是梦和游戏

青春就是梦和游戏
作者: (日)河合隼雄|编者:河合俊雄|译者:王熙威
出版社: 文汇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2.00
折扣购买: 青春就是梦和游戏
ISBN: 9787549623532

作者简介

河合隼雄(1928-2007) 他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心理学大师,也是村上春树推崇的心灵导师。不管前来咨询的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他都尽力帮助每个人解决难题,脱离困境。 他主攻分析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及日本文化,是初次获得荣格派分析师资格的日本人,并将“箱庭疗法”引入日本。另外,他还创立了日本临床心理师资格认定协会,为临床心理师资格认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还是原日本文化厅厅长、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名誉教授。他涉猎十分广泛,著作涉及心理学、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与村上春树、大江健三郎、吉本芭娜娜等名家有许多学术上的交流。 河合俊雄(1957-) 日本心理学家,京都大学教授。与父亲河合隼雄同为荣格派心理学家,主要研究心理治疗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著有《荣格:灵魂的现实性》《当村上春树遇见荣格》等书。

内容简介

青春就是梦和游戏: 提到“青春”一词,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会联想起什么呢?有些人甚至觉得,“青春”一词已经是消亡的词语了。近些年,一些心理学家提出了“青春期消亡说”、“青春期平稳过渡说”等学说,对于赞同这类理论的人来讲,探讨“青春”一词的意义,恐怕已经成了一件很无聊的事情。即使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我也常常从年轻人口中听到“享受青春”一词。我总觉得,年轻人嘴里的“青春”,似乎已经变了味道。看到《青春就是梦和游戏》这样的书名,相信不少年轻人会马上感觉到扫兴吧。 但是,如果我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青春”一词并未离我们远去,“梦想和游戏”也仍然存在。只是,我们不能否认,在近二三十年内,这些概念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我们探讨时代变迁中的“青春就是梦和游戏”这一课题之前,我想先就“青春”一词的概念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1 青年期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专门领域叫做“青年心理学”。如果我们把人的成长阶段分为幼儿期、少儿期、青年期和成年期的话,这门学科所研究的,就是成年期之前的青年人心理。笔者曾经担任过“青年心理学”这门课的讲师。当时,我曾经让学生写下自己对"青年"这一词所涵盖的年龄范围的判断,并加以统计。现在,虽然我不记得当时的统计结果,但是印象中(说起来,当时搞这个调查就是为了证实自己的印象与推测),学生们所定义的"青年"的年龄范围,与心理学中的定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心理学领域里,对“青年”一词年龄范围的定义,虽然因学者而异,但基本都在22岁到26岁之间。而在学生心目中,“青年”的年龄上限则是30岁,一部分学生甚至认为是35岁。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偏差”,是因为心理学注重通过"客观"指标对成年之前的时期进行定义,因此得出的年龄范围偏低,而学生则是从“主观”角度出发进行定义的,所以“青年期”涵盖的年龄范围被人为地拉长了。这个结果直接映射出了一个关于青年期的问题,那就是,虽然我们的身体达到了成年的标准,但心理上往往还是会觉得自己仍然处于青年期。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件事也反映了我们虽然成人了,但仍希望自己处于青年期的这一具有普遍性的心理状态。 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发现 ,“青年期”一词是一个很难明确下定义的概念。这个时期的定义会随着我们的思考方式的改变而变化。这一现象,从本质来讲,源于现代社会里人们对“大人”一词的模糊认识。当今社会,我们在生理层面上、社会学层面上、心理学层面上对“大人”一词的定义都存在偏差,因此,如果姑且抛开生理层面的定义不讲,只是为“大人”一词的本质下一个定义的话,想必是相当困难的吧。 虽然无法明确定义,但是姑且作为人生的一个时期而被我们加以关注的青年期,在近代社会以前,其实原本没有那么重要。更确切地说,那个时代,还没有产生青年期这一特定的概念。这一点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近代社会以前,儿童与大人之间存在明显区别,儿童到达了规定年龄,通过参加“成人仪式”这一特殊仪式而“长大成人”。那时候,是不存在“青年期”这一儿童与大人之间的过渡期的。 当人类开始认真思考“进步”这一概念时,“青年期”这一概念的重要性才逐渐凸显出来。当我们把社会作为一个“已经完成”的产品进行思考时,由于社会方方面面已然发展健全,因此就不再存在“进步”的空间。这样,如何“融入”这个健全的社会,就变得重要起来,而如何进行社会“变革”等问题,也就不再需要我们去思考了。在这样的前提下,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讲,在成长为“大人”并“融入”这个社会之前,只要作为小孩子安安心心地生活就好了,不可能出现反抗和苦恼等问题。 然而,人类如果十分重视“进步”的话,社会也应该随之而“进步”,这个时候 ,人们自然而然会对即将成为社会中的一分子的成年人预备队,也就是青年人,产生“进步”的期待。与此同时,在另一方面,人们也会对尚未成人,尚不能“独当一面”的青年人产生一种轻视。在这样的矛盾心理的影响下,青年人就被推向了一个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也就是说,青年人同时具备了超越成年人的可能性,和还未长大成人的卑微性。而这两点正反映了青年期的特征。 ◆村上春树推崇的心灵导师河合隼雄。 ◆大江健三郎、吉本芭娜娜、安藤忠雄……从文学大师到建筑天才都愿对他敞开心扉。 ◆原日本文化厅厅长、日本临床心理师资格认定协会创始人河合隼雄领读经典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一场寻找自我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