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勿庸人自扰之--与吉度·克里希那穆提的对话(精)
作者简介
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 1895.5.12~1986.2.16),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学家。对西方哲学和宗教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思想近年来被中国大陆知识分子慢慢熟知,影响力也逐步慢慢扩大。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被印度佛教徒肯定为“中观”与“禅”的导师,而印度教教徒则承认他是彻悟的觉者。他一生走访全球70多个国家,他的演讲被辑录成超过80本书,并被翻译成超过50种语言。包括美国、印度,欧洲和澳洲等全球范围内都设有克里希那穆提基金会及学校,致力于推广克氏慈悲而博大的人性理念。
内容简介
切勿,庸人自扰之 提问者1: 昨天我们讨论了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 哪里这样的问题——是着眼于普通人还是专业人士? 我们都非常清楚,专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它把行动分为问题和解决方案两部分;而普通人的解 决方法并非如此。 克: 你很确定我们说过普通人的方法就不像专 业的那样? 提问者1: 是的。 克: 我们是否说过,我们的大脑或我们的思维 ——不管你在这里用什么词——都习惯性地去解决问 题?我们的大脑和思维受到训练去解决诸如计算机、 工程等问题。如果我作为一个工程师遇到了某个问题 ,那么解决方法就在我脑子里定型了。我们说过,诸 多的心理问题都可以用一种相同的方式来解决,换句 话说,就是人的大脑和思维习惯于去解决问题,面对 人的问题也是抱着相同的心态。这就是我们昨天所谈 论的。为什么我们要把一切都变成问题?为什么?来 探讨一下,人为什么要制造问题? 提问者1: 这个“为什么”答案很明显:这已经 成了一种习惯,是我们一贯的生活方式。 克: 今天早上普和我谈了10分钟,我们看到了 一些事情。在我看来都不是问题,我对一些事情有明 确的想法:至少对我而言,它们不是问题。同时我也 希望她赞同我这个观点:这对我而言不是问题。现在 ,我们为什么要把任何事情都变成问题呢?我们昨天 说过,人是具有各种特点、习性、信仰等因素的一个 集合体,我们的学生也是这样。你们明白“集合体” 这个词的含义吗?人是由各种要素构成的,由智力、 情感、感官和观念上的——如喜、怒、哀、乐、惧等 要素构成,并受各种条件塑造而成的一种集合体。我 们的学生也是这样的一种集合体。我们首先是人,然 后才是教师。我们一直都致力于培养出与众不同的人 ,优秀的人。我们也稍微探讨了一下什么是“优秀” 。所以目前有这三个议题:我是一个由碎片拼起来的 集合体,学生也是一个集合体。我们都觉得一定要培 养出优秀的人才。 为什么要把这个看作一个问题?该如何去做,谁 来指导我们怎么做,以及如何克服、如何面对一个破 碎的自我,这些统统变成了一个大问题。如果我有说 错的,请及时帮我纠正。但到目前为止,关于我们昨 天讨论的话题我说的都算对吧?意识到了这一点后, 我们把它看作一个问题。教育培养了我们解决问题的 思维,所以在遇到某些事情时,大脑就告诉我们,“ 这是一个问题,我们一定得把它解决了。”然而,正 如我们刚说到的,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想?好端端的我 们为什么要去制造出一个问题来?我是破碎的,学生 也是破碎的。我们所想的只是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可 为什么这就成了一个问题?从你把它看作问题的那一 刻起,你的思维就打上了“这是个问题”的烙印。那 件事一直存在,有待我们去解决。但如果你带着你被 训练后的解决问题的思维去面对它,那就把这件事看 成了一个问题。我说过,“不要把它变成一个问题” 。这是我们昨天谈到的,对吧?先生们,现在我们继 续。 我们为什么会把它变成一个问题?或者总体上来 说,我们可以另辟蹊径?计算机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 题,而我们的思维是很强大的,因为教育培养了我们 解决那些问题的能力。而在这里,情况并非如此。我 们能不能换一种思维方式,在不把它变成一个问题的 前提下去解决它?所以可以这样想:我是破碎不完整 的,我是一个集合体,学生也是一个集合体,每个人 的内心深处都希望有优秀的人出现。我们能否换一种 思维,不把它变成一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如果我 不把它看作一个问题,并且就我个人而言,我不想把 任何事当成问题。我观察问题,任其自然发展。现在 存在这三个问题,那是否有可能不带着任何解决问题 的思维去观察它们?不带着一种训练过的解决问题的 思维去面对它们?我个人是不想把它看成一个问题的 ,这就是我的立场。我是破碎的,学生也是破碎的。 我们都有一种理念,不是理念,是感觉,觉得我们一 定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你们怎么看? 桑: 区别是否仅仅表现在“问题”这个词和制 造问题的思维特性上?只要这种差异性存在,事请就 迟早会变成一个问题。 克: 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桑: 您不是一直反对“问题”这个词吗? 克: 我们之前解释过这一点,有过探讨。“问 题”这个词,从它的词根、词源的意思上来讲,就是 “一些抛向你的事物”。 桑: 人生就一直是接二连三抛向你的各种事。 克: 我对此表示质疑。 斯: 我们能否仔细观察一下这个过程?在这个 过程中,我们把普通情况变成了问题。 克: 昨天我们一直都在探讨这个。 斯: 我们实际上并没有探讨得特别深入,因为 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欲望也参与其中,而改变了一些 事情。 克: 恕我直言,我们昨天确实深入地探讨了这 个话题。我们问:“我们首先是否意识到自己这么做 是被训练要去解决问题?在这个训练过程中,我们的 思维受到了限制。当你去看这三个问题时,他在本章 的第六段里提到了这三个问题:“坦白地讲,目前存 在这三个问题:我是一个拼凑起来的集合体;学生也 是一个集合体;我们都认为一定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你就带着一种定式思维,将其当作大问题。我说 ,“不要把它看作一个问题嘛。”那好,如果你不把 它看作一个问题,结果会怎样?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会有什么变化? 提问者2: 我们就不能从研究事实开始入手吗? 克: 我们研究事实,我是一个不完整的人,一 个由高低不同层次、有正义也有邪恶、矛盾、追求崇 高的各种因素构成的集合体。那个男孩也是这样的一 个集合体。所以我该怎么办呢?事情摆在那里,我却 没把它当作一个问题去解决。我很排斥把它变成一个 问题。 卡: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否能说这是一个集合 体,那是一个集合体,我想要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当我说我想要孩子变得优秀的时候,我就把这件事 变成了一个问题。(P15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