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离职江湖(华为系创业版图中崛起的30位门徒)/华友创将系列

华为离职江湖(华为系创业版图中崛起的30位门徒)/华友创将系列
作者: 傅贤伟//王海燕
出版社: 海天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6.60
折扣购买: 华为离职江湖(华为系创业版图中崛起的30位门徒)/华友创将系列
ISBN: 9787550725249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王宁 未来不缺工程师,但缺我这样的古琴匠人 文/吴頔 夕阳西下,王宁站在小院门口,迎着自己的两条狗回 家,门前的乡间小道偶有车辆驶过,掀起一阵尘土。2016 年年初,王宁租下了这间位于北京房山琉璃河的农家院子 ,开起了斫琴工作室,过上了前院斫琴、后院种菜的生活 。 “做古琴行业后,总被叫‘王老师’。小的这么叫, 老的也这么叫,这不是折我阳寿吗?”3年前,王宁的身份 还是华为移动综合部的部长,被客户、同事唤作“王工” “王经理”“王部长”,工作变了,称呼也不同了。 随之改变的还有心态。刚辞职时,突然减少的电话量 ,让他一时有些无所适从——总觉得手机在响。在华为工 作8年间,王宁的手机每天都保持着24小时开机的状态。现 在,他已习惯晚上关闭手机,不再设定闹钟,听从生物钟 的安排。 “华为在我心目中仍是中国最优秀的企业之一。”34 岁放弃了高薪,从华为辞职创业做古琴,王宁觉得自己很 幸运:“任正非40多岁才创建华为,他一定羡慕我们这些 才30多岁就出来创业的。”正值年富力强、又有了一定人 生阅历的年纪,何不早点规划一个能干一辈子的工作呢? 不想做《摩登时代》里的螺丝钉 在18年前高考时,王宁曾想过,要一辈子做一个“通 信人”。 彼时,通信工程是一门非常前沿的学科,国内开设这 门学科的大学仅有北京邮电大学等寥寥几家,“非通信工 程不读”的王宁最终选择了远走成都,就读西南交通大学 。2006年,硕士毕业的他顺利进入了华为。 几年时间中,王宁的脚步遍及深圳、福建、南京,从 一名国内市场部的培训生,一步步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 在华为南京代表处,他先后与联通和移动进行项目对接, 负责通信基站更换工作。2011年,已经有了孩子的王宁终 于如愿以偿回到了北京,对接中国移动集团公司的业务。 回到北京后,不论是工作上还是家庭中,王宁面对的 挑战与抉择都接踵而来。 2012年,女儿要上幼儿园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 京人,王宁却没有办法帮女儿进一家好幼儿园。“你在华 为工作这么多年了,圈子还是只有这么点大,连个幼儿园 都找不到。”一气之下,老婆带着孩子回到了老家成都, 夫妻俩开始了两地分居的生活。这件事对王宁打击很大。 而在工作上,王宁也迎来了转变。那时,公司想要推 广Wi—Fi业务,成立了移动综合部,王宁成为这个4人小组 的负责人。当上了“部长”,头衔变大了,困惑与苦恼也 随之而来。在他看来,大公司在这种小业务上没有真正的 竞争力,在成本、市场策略的灵活性等方面都不占优势。 “在技术情节上,内心多少有点小悲观。”他发现,从模 拟通信的大哥大时代到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数字通信 ,每一次发展,调制解调技术的变化都起到了革命性的作 用,“而从第四代到未来的第五代,那时候我没见到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