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华夏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20
折扣购买: 柏拉图主义的助产士--柏拉图泰阿泰德中的显白之辞与言下之意(柏拉图注疏集)/西方传统
ISBN: 9787508099361
1 界定《泰阿泰德》《 泰阿泰德》是一篇富有争议 的对话,在柏拉图作品集中 显得异常突兀——提出这样 的观点并不是标新立异。如 今可能没有人会把《泰阿泰 德》界定在柏拉图的早期“ 苏格拉底”阶段 (earlv“socratic”phase),① 但这部对话却近乎囊括了我 们通常所认为的这一阶段作 品的全部特征。在此仅提及 众多特征中最为明显的一点 :在《泰阿泰德》中,公开 承认自己无知的苏格拉底寻 求关于某个成问题项的定义 ,并用辩证法检验了一系列 备选答案,最后承认失败。 再无其他一般被视作中期或 晚期的作品出现这种情况。 为什么柏拉图在其哲学成熟 期又回归到早期的问答辩证 法阶段? 当然,我的提问中确实 预设了对于柏拉图作品的常 规划分。根据这一划分,柏 拉图的创作起始于早期阶段 ,此时苏格拉底被描绘为这 样一种形象:他对一个或多 个对话者——通常或是青年 或是智术师——进行盘诘, 从根基上动摇他们提出的观 点,有时也会在即便已明显 放弃了寻找该知识的情况下 ,为自己重要的道德论点做 辩护。中期阶段则以诸多经 典对话为代表,诸多如《斐 多》(Phaedo)、《理想国》 (Republic)和《斐德若》(Ph 口edrW)等,此时柏拉图发 展了自己关于形式的形而上 学理论,以及相伴随的回忆 说、[2]灵魂不朽论和灵魂 复杂的意志结构说。《美诺 》(Meno)作为柏拉图所有 对话中与《泰阿泰德》联系 最为密切的一篇,通常被视 为在柏拉图早期和中期之间 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篇 对话的大部分内容被普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