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10
折扣购买: 今天过得怎么样(精)/经典印象小说名作坊
ISBN: 9787533937126
索尔·贝娄(Saul Bellow,1915—2005),美国作家。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拉辛,在蒙特利尔度过童年。一九二四年,举家迁至美国芝加哥。一九三三年,贝娄考入芝加哥大学。两年后,转入西北大学,一九三七年毕业,获得社会学和人类学学士学位。同年,赴威斯康星大学*读硕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大学执教。 一九五三年出版的《奥吉·马奇历险记》使他一举成名,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其后,陆续出版了《雨王亨德森》(1959)、《赫索格》(19**)、《赛姆勒先生的行星》(1970)、《洪堡的礼物)(1975)等。这些作品袒露了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苦闷,从侧面反映了美国当代“丰裕社会”的精神危机。此外,贝娄还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集、剧本,以及游记。 贝娄的一生可以说是集学者与作家于一身,他在创作上继承了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某些传统,并采用了现代主义的一些观念和手法,强调表现充满矛盾和**的反英雄。他曾三次获美国**图书奖,一次普利策奖;一九六八年,法国**授予他“文学艺术骑士勋章”;一九七六年,由于其作品“融合了对人的理解和对当代文化的精妙分析”,贝娄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堂表亲戚们 就在坦基·梅茨格即将被判刑前,我在被人诱逼 和扭住手臂的情况下给联邦法院艾勒法官写了一封信 ,原因是他家人对他的案子牵肠挂肚。我与坦基是表 兄弟,他姐姐尤妮斯.卡尔格得知我熟悉艾勒,逼我 出面求情。我与艾勒多年前就相识。当时他是法律专 业的学生,我在七频道主持一个电视节目,辩论法律 方面的疑难问题。后来,我主持了芝加哥对外关系委 员会的宴会,我与艾勒身穿宴会服,相互握手微笑的 照片随后出现在几家报纸上。 当坦基的上诉被驳回(本该如此),尤妮斯给我打 了电话。她开口就热情洋溢地大叫一声,惊得我浑身 颤抖。她在平静之后说,我必须施加我的影响,“很 多人说你跟法官是朋友。” “法官不是那样……”我制止道,“有些法官可 能是,可是艾勒不是。” 尤妮斯逼得*紧,“求求你,艾扎,别把我推开 。坦基会被判高达十五年的刑。我说不清整个的情况 。至于说他的同伙,我是说……”我**明白她想说 什么。她在说他那群罪犯同伙。坦基如果不想让他们 密令动手了结他,必须保持沉默。 我说:“我多少明白了。” “你不同情他?” “那怎么可能?” “你与大伙儿生活得不同,艾扎,可是我常常说 ,你**爱梅茨格家的人。” “说得对。” “而且过去的*子里,你很爱我们的爸爸和妈妈 。” “我永远忘不了他们。” 她又失去控制。她为何抽泣得如此厉害,任何专 家,甚至明察秋毫的专家都难说出所以然。她不是因 为脆弱,这个我敢肯定。尤妮斯不是易碎的碗碟。她 像她已故的母亲,坚强、不屈,有毅力。她可敬的母 亲直率、头脑简单,很原始。 说“我永远忘不了他们”是个错误,因为尤妮斯 把自己看作她母亲的代表,她如此哭泣,部分是代沙 娜哭。我宁静的办公室电话里从没有传出过这样的声 音。儿子是重罪犯,对沙娜是奇耻大辱。老太太如何 承*得了这样的伤害!这个仍不承认母亲已去世的尤 妮斯,只知道自己痛哭,而这原本应由她母亲承*。 “别忘了我妈妈特别*你,艾扎。她说你是天才 。” “她是这么说过。家里人的看法而已,世人没这 么看。” 尤妮斯为拉斐尔(坦基的真名)求情,可坦基并不 把他的姐姐放在眼里。 “你们——你们两人——保持联系吗?” “他不回信,也一直不回电话。艾扎!我要他明 白,我很关心他!” 回首往事,我心情激动,神采飞扬,但闻听此言 ,顿感情绪低沉,无精打采。尤妮斯为什么会这样说 话,真让人难以接*。如今的**市场及借贷公司的 墙上都有“我们很关心您”这样的话。也许是因为她 母亲不懂英语,也许也因为尤妮斯孩童时说话结巴, 而现在流利了,能像*出色的美国人那样说话了,便 很得意。 我不能说“看在上帝的分上,别给我胡扯’:相 反,我不得不安慰她,她有心脏病——夹心蛋糕般脆 弱的心脏病。我说:“你放心,他知道你的感情。” 虽然他是个恶棍。 不,我不能一口咬定表弟拉斐尔(坦基)真是恶棍 。是她姐姐的喋喋不休逼得我(弄得我快疯了)夸大其 词。他与恶棍来往,但市政委员会委员、市政官员、 新闻记者、大型建筑公司,以及为慈善机构募捐的人 都与恶棍来往——恶棍出手慷慨,而这些恶棍并不是 恶贯满盈的。我可以指出*大的恶棍。如果我是但丁 ,就会详尽地把一切都写出来。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