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孤独(给你的书单)

为了不孤独(给你的书单)
作者: 刘忆斯
出版社: 华东师大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7.20
折扣购买: 为了不孤独(给你的书单)
ISBN: 9787567592346

作者简介

刘忆斯,出生于1975年2月,祖籍东北,成长于山西,毕业于中北大学。现为《晶报》人文副刊部副主任、深港书评主编。

内容简介

失败的“政治+爱情” 张爱玲肯定没想过要重复自己的老套,把《少帅》写 成另一部《倾城之恋》,但她却掉进了另一个俗套——用 很具有彼时美国流行文学甚至电影艺术的套路,来讨好美 国读者。 张爱玲虽已离开人间二十多年了,但这期间她却不时 有“新作”问世。在她的小说《少帅》中译本(本书为英 文写作)大陆简体版上市前,我便心痒难耐,跑去香港买 回台湾皇冠繁体版。 我不是铁杆“张迷”,但也一直喜欢读张爱玲的小说 、文章,不过,读罢这本《少帅》的感觉却是失望。这倒 不是因为这书并非全本,只看了“三分之二”(张原计划 写十章,但最终只完成了七章),而是因为张爱玲笔下的 故事远比小说原型真实的传奇要逊色。逊色得多。 即便给书中男女主人公改了姓名——少帅姓陈,四小 姐姓周,且没有原封不动地引用原型人物的家庭背景、成 长经历,可读者还是一眼就能看出张爱玲这次写的是张学 良与赵四小姐的故事。与自己以往写作风格不同的是,这 次张爱玲把许多史料写进了小说,有时甚至大篇幅地引用 ,以至于完全与小说中虚构的情节、文学的写作脱节。纵 使冯唏乾撰文为其辩护——“(张)甘心冒着剿袭的嫌疑 ,忠实地把这些素材逐一写进小说……这种写法不过体现 了作者素来服膺的美学观,就是‘事实比虚构的故事有更 深沉的戏剧性’。”也还是让这本书难逃冗长、乏味的圭 臬。 更尴尬的是——正是(或者主要是)因为这个原因— —美国出版方才拒绝了张爱玲,让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雄 心勃勃打算以这本《少帅》进军美国英文写作的张备受挫 折和打击。而因为这本书涉及过多政治人物和明确表达的 政治立场,也让该书的中文版无法在当时的大陆或者台湾 出版。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读懂此书,“张爱玲文学遗 产继承人”宋以朗特别请冯唏乾撰写《<少帅>考证与评析 》一文,从文中引用的大量张爱玲与宋淇、邝文美夫妇的 通信就可以看出,张对这本《少帅》看得很重,曾把它视 为自己“交大运”的时机——“千载难逢,不容有失”( 张爱玲语),而即便在此书未能出版的三十年后(1990年 代初),张也还在为本书纠结。那么,张爱玲何以如此厚 爱这个题材?冯唏乾和宋以朗都没有明说,我想,还是因 为张学良与赵四小姐之于乱世的爱情罢。 当然,张爱玲肯定没想过要重复自己的老套,把《少 帅》写成另一部《倾城之恋》,但她却掉进了另一个俗套 ——用很具有彼时美国流行文学甚至电影艺术的套路,来 讨好美国读者。 看得出,郑远涛的译笔在尽全力还原张爱玲原汁原味 的中文笔调了,但还是能在这本书里看出张“借鉴”了不 少美国读者熟悉的西方文学典故与形象。冯唏乾便探佚出 ,张在《少帅》里多次对路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 仙境》“暗中化用和指涉”。另外,张在写作《少帅》期 间,纳博科夫的惊世之作《洛丽塔》被大导演库布里克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