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读红楼(一个书香家庭的经典阅读之旅上下)

我们一起读红楼(一个书香家庭的经典阅读之旅上下)
作者: 崔思遥//李美瑛
出版社: 济南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我们一起读红楼(一个书香家庭的经典阅读之旅上下)
ISBN: 9787548817567

作者简介

李美瑛,1969年生于吉林磐石,1991年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学生读写》杂志编辑。山东省中语会优秀语文教师,“山东省书香家庭”获得者。已出版《圣洁的心绳》《风过林香》等作品。 崔思遥,1994年生于山东济南,现就读于青岛大学英语专业。从小学起在《心语》《创新作文》《中学生读写》《生活日报》等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在“恒源祥杯”“奥运在我心”等作文比赛中多次获一等奖;获CCTV希望英语风呆大赛山东赛区一等奖;为母亲散文集《风过林香》作序,获业内人士高度评价。

内容简介

群芳解花语 第六十三回,众姊妹、丫鬟们一起给宝玉过生日 ,群芳荟萃开夜宴,他们行酒令,抽花签,每个女子 都有一个代表自己的花,作者这样写,是在暗示她们 的性格和命运。 书中八个人抽了花签,且来一看。 第一个:宝钗——牡丹。花语:艳冠群芳。评词 诗句:任是无情也动人。 宝钗是众姊妹中当之无愧的花魁。无论相貌、才 情、品行、能力几乎无可挑剔,综合素质堪称第一, 所以牡丹的花语非常适合她。宝钗内心深处有着一种 傲气以及冷淡,她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凡事都计算周 到,让人无不叹服。但是我们仔细品读,可以看出宝 钗在很多事上对人其实都很冷漠,是个冷美人儿! 第二个:探春——杏花。花语:瑶池仙品。评词 诗句:日边红杏倚云栽。 杏花不像牡丹那样耀眼,它有低调之美。探春正 如杏花,她的优点常被人忽略,相比宝钗、黛玉,探 春不如她们惹眼。虽说她光芒并不耀眼,但她仍是“ 仙品”——脱俗清雅,同时心有大志,表面悠然恬淡 ,给她机会,总能一鸣惊人。 第三个:李纨——老梅。花语:霜晓寒姿。评词 诗句:竹篱茅舍自甘心。 李纨是这些姊妹中的长者,沉稳内敛。她就像是 老树上的一枝梅花,外表柔弱,内心却极为刚强坚韧 。李纨年纪轻轻便守寡,一个人把儿子带大,无怨无 悔,甘心蜗居在“竹篱茅舍”,清心寡欲,与世无争 。在幽兰之室中,散发其独有的芬芳。 第四个:湘云——海棠。花语:香梦沉酣。评词 诗句:只恐夜深花睡去。 海棠是一种娇美纯洁的花,正如直率真诚的湘云 ,天真可爱,清新风趣。“香梦沉酣”是在说上一回 中湘云在凉石上醉卧之事,将湘云的真性情表现无余 。不过,在湘云那男孩子的直率中,也有女儿的柔情 。 第五个:麝月——荼?花。花语:韶华胜极。评 词诗句:开到荼?花事了。 荼?花是一种带有禅宗味道的花,苏轼有诗说: “荼?不争春,寂寞开最晚。”荼?花是略带伤感的 ,它总是在最后开。荼?花和“韶华胜极”相呼应, “胜极”意思就是繁盛到了极点,那么接下来就是衰 败了,荼?正是在众花衰败之后才开放的。麝月是贾 府败落后为数不多的留下的人,麝月就如荼?,看着 其他的花纷纷败落。 第六个:香菱——并蒂花。花语:联春绕瑞。评 词诗句:连理枝头花正开。 香菱和湘云一样,抽取的花签和上回的内容是呼 应的。香菱和丫鬟们一处斗草,说自己手中拿的草是 “并头结花的夫妻蕙”,从她抽的花签中也能看得出 香菱对真正爱情的向往。但是生性比较懦弱的香菱遇 到了极其剽悍的情敌夏金桂,她对于爱的那点憧憬也 就遥不可及了。 第七个:黛玉——芙蓉。花语:风露清愁。评词 诗句:莫怨东风当自嗟。 芙蓉是清高自傲、洁身自好的花,“质本洁来还 洁去”,黛玉正是这样一个女子。她孤傲,她偏僻, 她高雅,她洁净,她多愁善感,她只需要一个懂她的 宝玉。她的愁大多由宝玉而生,“莫怨东风”,她的 愁苦无关乎外物,皆源于自己,只需“自嗟”罢了。 第八个:袭人——桃花。花语:武陵别景。评词 诗句:桃红又是一年春。 桃花往往会和爱情联系在一起。袭人之所以是桃 花,是和风流小生蒋玉菡有关的。“武陵别景”是说 贾府衰败之后,袭人就不在宝玉身边当、r鬟了,而 是出去嫁给了蒋玉菡。袭人和蒋玉菡的缘分要从汗巾 子说起,宝玉曾把袭人的汗巾子当自己的汗巾子送给 了蒋玉菡,蒋玉菡作为回礼把自己的汗巾子也送给了 宝玉。袭人见自己的汗巾子不见了,宝玉就把蒋玉菡 送他的给了袭人。这条汗巾子正是二人爱情的信物, 袭人嫁给蒋玉菡算是在丫鬟中结局比较好的了。 从小小的花签中,我们可以揣摩到很多东西,作 者的精思妙想由此可见一斑。 怡红公子情独钟 贾府美女云集,贾宝玉整天在那里和美人厮混, 表面看来像是个花花公子,实际上他专情得很。他心 之所向,只有一个人——林黛玉。 第六十三回,贾宝玉生日这天晚上,袭人、晴雯 等丫头在怡红院又为他准备生日酒宴。本来只是房中 的小型私人聚会,由于占花名时袭人说人少没趣,小 燕便提议叫林姑娘和宝姑娘来。结果来的不只是二人 ,探春、李纨、宝琴、香菱也都来了。面对请来的六 个客人,宝玉忙道:“林妹妹怕冷,过这边靠板壁坐 。”宝玉对黛玉的关心不避人,一个“忙”字,写出 宝玉看到黛玉来了关心之急切。他不仅让黛玉坐在一 个最暖和的地方,而且也应是一个最舒服的地方,因 为他们的聚餐是在炕上围桌而坐,黛玉坐的这个地方 有板壁可以靠着。不仅如此,宝玉想得更周到,想那 板壁一定硬,拿来一个靠背给林妹妹垫上,关怀备至 。 这回还有一个细节,是在次日早上。宝玉起床后 ,发现了砚台下压着的昨日妙玉派人送来的生日帖子 。宝玉想给妙玉回帖,但看到妙玉自称“槛外人”时 ,“自己竞不知回帖上回个什么字样才相敌”。宝玉 提笔出神,想了半天还是想不出一个合适的称呼。“ 若问宝钗去,他必又批评怪诞,不如问黛玉去。”宝 玉这里无意间对宝钗和黛玉进行了比较,然后毫不犹 豫地做出了选择。遇到难题,宝玉首先想到的是宝钗 和黛玉,说明他认可二人的才华。就才学而言,他的 难题这二人都能帮其解决,然而,宝玉最后选黛玉不 选宝钗,原因是:若找宝钗,她“必又批评怪诞”, “必”表明事情一定会发生,“又”表明同样的事情 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批评怪诞”则再次点出宝钗常 教训宝玉不好好读书、不热心仕途等不合时宜之举。 谁会闲着没事主动送上门去讨“批评”?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是我情之所钟。” 贾宝玉若把这句话送给林黛玉,送之无愧。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