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正十五年(东亚视域下的帝制日本1912-1926)(精)

大正十五年(东亚视域下的帝制日本1912-1926)(精)
作者: 张轶|责编:邓小娇//王郡
出版社: 上海书店
原售价: 128.00
折扣价: 83.20
折扣购买: 大正十五年(东亚视域下的帝制日本1912-1926)(精)
ISBN: 978754581958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1916年10月正值第一次 世界大战的第三年。在欧 洲列强处于绞肉机似的胶 着消耗状态时,日本的经 济利用这一“天佑”良机得到 了快速的发展。 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 之 后获得了中国清政府2.3亿 两白银 的巨额赔款,这直 接促成了此后上台的松方 正义内阁在1897年正式采 用金本位制 。由于当时各 列强采用的都是以英镑为 依托的金本位制,所以日 本顺势加入国际金本位货 币体系,对其国际贸易和 对外融资等都带来了许多 便利,从而促进了其国内 经济的飞速发展。日俄战 争后,由于日本没能从战 争中获得如甲午战争那样 的巨额赔款,为了偿付战 争中募集的各项对外公债 ,同时也是为了应对铁路 国有化以及八幡制铁所扩 建工程等大型项目,日本 政府的财政反而陷入了颇 为拮据的境地。这也是导 致第一次大正政变、桂太 郎内阁倒台的重要原因之 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大战爆发的直接后 果就是英国取消黄金输出 ,于是以英镑为基础的国 际金本位制就此终结,世 界各国纷纷宣布退出金本 位制,转而采用以货物价 格变动为基础的浮动汇率 制。日本也顺应潮流,在 1917年8月退出了金本位 制。浮动汇率制的采用对 国际贸易具有积极的促进 作用,而在日本则表现为 出口的飞速增长和黄金的 大量流入 。这使得日本终 于扭转了日俄战争后国内 资本紧缺的状况,同时出 现了大量的资本盈余。而 这也直接促成了这一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