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精)/经典译林

昆虫记(精)/经典译林
作者: (法国)让-亨利·法布尔|译者:刘莹莹//王琪
出版社: 译林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1.50
折扣购买: 昆虫记(精)/经典译林
ISBN: 9787544775830

作者简介

法布尔(1823—1907) 法国博物学家、作家。生于法国南部一户贫穷农民家中。15岁以公费生第一名考进亚维农师范学校。毕业后开始二十多年的中学教师生涯。他一面努力任教,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1854年法布尔获得博物学博士学位,决定终生致力于昆虫学研究。《昆虫记》1879年出版了第一卷,到1907年第十卷问世时,法布尔已83岁。法国文学界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称号,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可惜诺奖委员会尚未作出决定,法布尔便与世长辞了。

内容简介

有一种大家都很熟悉的昆虫,它在肚子的顶端点亮了一盏灯,而且常在炎炎夏夜的草丛里游荡。对了,它就是萤火虫。古希腊人把它称为“朗比里斯”,意思是尾部挂着灯笼的人。相比较这个美丽的称呼,它的法语俗称——“发光的蠕虫”,就显得不雅了。 其实,“蠕虫”这个称呼是不恰当的。首先,从外表上来看,萤火虫根本就不是蠕虫。因为萤火虫有三对灵活的短腿,用于爬行。而且雄虫成熟后会长出翅膀,用于飞行。其次,法语中有句俗语:“像蠕虫一样一丝不挂”,但是萤火虫是披着外衣的。它披着相对较为坚硬的外壳,而且色彩还比较丰富。身体是棕栗色,胸部是柔和的粉红色,每一节后部的边缘还点缀着鲜艳的小斑点。 萤火虫看起来比较温顺,实际上它却是一种食肉动物,而且捕捉食物的手段非常残忍。它的主要猎物是蜗牛。那么萤火虫是怎样猎取蜗牛的呢? 通常,萤火虫在享用猎物之前,先将它麻醉,使它失去知觉,就好像医生在动手术之前先把病人麻醉一样。比如在夏天,变形蜗牛经常成群地聚集在路边的稻草或者细长的枯杆上。这时,萤火虫先将它麻醉,然后慢慢享用这顿大餐。此外,萤火虫还经常到沟渠边捕食。因为沟渠边土地潮湿,植物丛生,软体动物较多。萤火虫就在地上把这些猎物杀死。在家中我也可以创造这样的条件,于是我就在家中仔细地观察萤火虫捕食的方式。 我在一个广口的大玻璃瓶中放人了一些草、几只萤火虫和一些个头儿正好的蜗牛。我在旁边耐心地等待,因为事情的发生往往是瞬间的。 终于,萤火虫开始行动了。蜗牛的身体通常都缩在壳里,只露出外套膜的一点点肉。于是萤火虫先用它的“工具”数次击打蜗牛的外套膜。这工具只有在显微镜下才看得清,它由两片弯曲成獠牙的大颚组成,而且整个獠牙上有一条细沟,非常锋利。萤火虫的动作看起来不像是叮咬,而是没有恶意的亲吻,我们称之为“拧”。萤火虫每拧一下就停一会儿,好像在观察蜗牛的反应。拧的次数也不多,最多五六次吧,萤火虫就已将毒素注入到蜗牛的体内,使蜗牛失去了知觉。这种麻醉手段太迅速了,像闪电一般。当我用针刺蜗牛的前部时,被刺的肌肉一点反应也没有,就好像是一具尸体一样。 这只蜗牛真的死了吗?根本没有。我有办法使它活过来。在蜗牛不生不死的这两三天中,我把蜗牛隔离开,给它洗了个淋浴。两天以后,蜗牛逐渐复苏了,慢慢地恢复了活动能力和知觉。而且它能感觉到被针刺,四处爬动,晃动触角。蜗牛又活过来了。 早在人类发明麻醉之前的好多个世纪,萤火虫和其他昆虫就已经掌握了麻醉这门技术。动物的这种技术领先了人类许多,只不过操作的方法和我们有所不同。医生是让病人吸人乙醚或者其他麻醉剂的气体;而这昆虫则是用它们的毒牙向猎物注入一种毒素。 我们知道,蜗牛天性温和,不会主动挑起争斗。那么为什么萤火虫还要用麻醉的方法来对付蜗牛呢?我想我已经找到了原因。 如果蜗牛在地面上爬行,或是躲在壳里,攻击它都是非常容易的。蜗牛壳没有盖,因此它上身的大部分都是露在外面的。但是,蜗牛也经常爬到高处,吸附在植物的茎秆上,或者是石头光滑的表面上。这时,这些支撑物就充当了蜗牛的临时保护伞,挡住了一些不安好心的侵略者。不过如果蜗牛壳与支撑物的表面有一点点空隙,那么不管这空隙多么小,萤火虫都能用它那毒牙把毒液注射进去,蜗牛失去了知觉,萤火虫就可以放心地享用美餐了。 蜗牛只用非常少的黏液把自己固定在高高的枝秆上,所以,在进攻时,萤火虫要非常小心。如果它下手过重,使得蜗牛移动了,那么蜗牛就会缩回到壳里,而且会从高高的枝秆上掉下去。而萤火虫这种昆虫并不喜欢搜索食物,一旦猎物掉到了地上,它也不想去找,那么所有的一切都白费力气了。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突然将猎物麻醉,让它处于昏睡状态,那么萤火虫就可以安安稳稳地享用美食了。这也是萤火虫用麻醉的方法来对付蜗牛的原因。 有人会问:萤火虫是怎么吃蜗牛的呢?是真的吃吗?也就是说把蜗牛切成小块,然后吃掉吗?我认为不是这样的。萤火虫并不在“吃”,而是在吸。它先将猎物变成稀薄的液体,然后再吸食。具体是这样的: 不管蜗牛体形多大,一般都是一只萤火虫把它麻醉。过了一会儿,两只,三只,甚至更多的客人就围拢过来,一起分享食物。两三天后,我把蜗牛壳翻过来,壳里的液体就会流出来,不过只剩下一些渣滓了。 我们看到,萤火虫趴在蜗牛身上不断地咬,之后蜗牛的身体就变成了肉汤。然后每个客人都用一种特殊的消化素把肉汤液化,之后随意享用。可以看出,萤火虫嘴里的那两颗獠牙除了可以对猎物注射毒素,或许还可以注射可以分解猎物肌肉的一些物质。另外,萤火虫还会把猎物吸得干干净净,一点都不剩。 《昆虫记》是作者对昆虫zui直观的研究记录。影响了无以数计的科学家、文学家及普通大众,其文学及科学非凡的成就受到举世推崇:虽然全文用大量篇幅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行文优美,生动活泼,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被公众认为跨越领域、超过年龄的不朽传世经典!本译本选取的都是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昆虫,如蚂蚁、蝴蝶、蟋蟀、蜘蛛等,特别集中了原著中文学性、可读性较强的片段,保存了其中的风格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