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孔成像开始的物理学

小孔成像开始的物理学
作者: 韦中燊//刘静//娄可华|责编:张健//胡占杰|总主编:戴念祖/
出版社: 河北科技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1.50
折扣购买: 小孔成像开始的物理学
ISBN: 9787571713607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光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小孔成像,则是一种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光学现象,烈日炎炎下树荫中斑驳的光点,其实就是太阳经过层叠的树叶之间的空隙而形成的像。毫无疑问,光学之中的小孔成像现象, 正是我国古代的物理学成就中的杰出代表。 小孔成像最早的记载就是出现在《墨经》之中。按照《墨经》里的描述,用现在的话来说:如果在一个房间朝着阳光一面的墙上挖一个小孔,人对着孔站在屋子外面的时候,房间里对面的墙上就会出现一个倒立的人影。 《墨经》中不仅有关于小孔成像的描述,还有更进一步的解释。在解释这个现象的时候,墨子用到了光的直线传播特性,而且还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光比作了射出的箭。他说光穿过小孔的时候,就好像箭射过一样,行走的路径是直线的;人的头部遮住的光,在对面墙面的下方形成了影子;人的脚部遮住的光,在对面墙面的上方形成了影子;如此一来, 整个人在对面墙上的影子,就成了倒立的了。不得不说,墨子在《墨经》中对小孔成像的成因解释,还是非常具有科学性的,虽然,这里的人在对面墙上成的是影,但其中的道理是没有问题的。 《墨经》成书的时间,大约在战国后期。在此之后,我国古代还有很多的科学家就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到了宋朝的时候,著名的科学家沈括在他的传世名著《梦溪笔谈》中再次对小孔成像进行了科学的解释。在书中,沈括不仅描述了静态物体的小孔成像现象,还描述了运动物体的小孔成像现象,同时,他也将前人有关小孔成像的研究做了总结,纠正了一些错误的说法。 到了清代,人们对小孔成像的解释,就更加接近现代科学的认识了。清代的郑复光引入了“光线”的概念,用以解释小孔成像的现象。他指出, 当光线穿过小孔的时候,从上面射入的光线一定落到对面墙体的下方, 从左边射入的光线一定落到对面墙体的右方。不仅如此,郑复光还给出了正确的“塔影倒垂”这个我国古代物理学史上著名的小孔成像现象的光路图。 1.语言通俗易懂,对于青少年了解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乃至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养,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呈现给青少年朋友的一套科普图文佳作,含农业、水利、兵器与火药、医药、水利、建筑、物理、化学8个分册,图文并茂地叙说中国古代历史上重大的科学发现。通过众多不凡的科学经历或趣味琐事,拉近了伟大心智与广大读者的距离; 3.近1000余条目,约150万字,精美插图近2000幅画; 4.本书图文混排,版式清新;封面采用铜版纸,四色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