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80
折扣购买: 邕剧“江湖十大本”存世剧目整理与研究
ISBN: 9787559843883
石艺(1978—),南宁师范大学副教授。已在《戏剧》等发表论文20余篇,著有《邕剧传统剧目研究》等。黄斌(1978—),南宁师范大学副教授。在《戏剧》等发表文章30余篇,撰有《清宗室博尔都<问亭诗集>校注与研究》等。
一捧雪 发掘者 ◎ 蒋少斌 校勘者 ◎ 余一青 - 剧情简介 - 明嘉靖时,姑苏人汤卿父母双亡,发妻早丧,孑身流浪钱塘,以相命裱画为生,特长于[1]鉴别古董,善于阿谀奉迎。一日,钱塘人莫怀古下乡访友,路经化龙桥,请汤算命看相,被汤花言巧语所动,携之回府。 时严嵩、严世蕃父子专权纳贿,世蕃与怀古为世交,因约其赴京补官。怀古热中功名,携妾雪艳、家人莫成及汤卿入京。汤见雪艳貌美,早已垂涎。行至中途,值蓟州总镇戚继光赴任,怀古与之叙旧,戚以汤为阴险小人,劝怀古提防。 抵京后,怀古带汤往谒世蕃,世蕃颇加礼遇,并邀二人赴宴,怀古谓与汤为主仆关系,世蕃乃赐汤宴于外厢,汤从此不满,存有伺机报复之心。世蕃与怀古往游万花楼,汤一言投契[2],世蕃留府听差。汤从此伺机报旧主轻慢之怨,怀古尚懵然不知。 山海关总镇仇銮失地应斩,进贿相府,世蕃为之斡旋,置而不究。在赞赏玉玩中,汤谓比怀古之传家贵宝古玉杯一捧雪不及甚巨。世蕃命汤示意怀古奉赠。怀古畏惧世蕃势力,造一个假杯敬献,世蕃不知是假,保任太常寺正卿官职。汤指证为假杯,世蕃怒往搜杯,幸赖莫成带出,未被搜获。怀古畏罪,弃官逃走。世蕃即派校尉尾追,并行文通缉。追至蓟州,将怀古拿获,解交戚总兵斩头解京。戚苦无善策营救,又赖莫成仗义替死。怀古因将玉杯交戚保存,只身逃死。世蕃为了铲草除根,又派人至钱塘抄杀莫家满门,怀古妻、子冲散。 人头解京,汤说是假,发由锦衣卫陆炳审讯,世蕃派汤监审,汤[3]咬定人头是假,不能落案。适遇陆炳奉旨监斩御犯离去,汤乘机与雪艳谈情,雪亦伪承为妾,及陆炳回来,汤即改口称[4]人头是真。陆会雪意,遂判雪为汤妻,并以送礼为名,暗赠利刃与雪。洞房之夕,汤被刺死,雪亦自刎。 怀古后接继光信,回蓟州暂住,怀古妻王氏与莫成之子云奴到来查询,夫妻相会。怀古子豪应考,点元,授任巡按:路过蓟州,骨肉重聚,雪杯有还。莫等感成之义,同往祭奠,并建雪墓,以志心哀,云奴则以亲子相待,借报成之情义。 〔注〕 [1]“于”,原文无,据文意补。 [2]“投契”,原文作“报契”,据文意改。 [3]“汤”,原文无,据文意补。 [4]“称”,原文无,据文意补。 - 人物表 - 剧中人 行当 简称 汤卿 丑[1] 卿 莫成 总生[2] 成 莫怀古 生[3] 古 金牌官 拉扯[4] 金 王氏 正旦[5] 王 雪艳 大包头[6] 雪 莫豪 小生[7] 豪 莫云奴 二花面[8] 奴 戚继光 武生[9] 戚 严世蕃 二花面 蕃 严辖 拉扯 辖 张龙 小武[10] 龙 郭义 小武 义 戚兴 拉扯 兴 陆炳 总生 炳 捧旨官 生 官 旗牌 拉扯 旗 官使 拉扯 使 更夫 拉扯 更 中军 拉扯 中 小子 拉扯 小 杀手 拉扯 杀 刀斧手 拉扯 刀 校尉 拉扯 尉 士兵 拉扯 士[11] 〔注〕 [1]丑,又称为“三花面”或“小花面”,邕剧角色四大行当之一。邕剧丑行分文丑、武丑、女丑三种。文丑多演公婆衣、官衣、褶子等题材戏,讲究口功、做功、须功。武丑多演鬼衣大带戏和马骝(猴)戏,重翻滚蹲跳、短打武功、把子功等。女丑多演世俗风情戏,风格泼辣,重做功与身段。此处的汤卿所属的行当乃文丑。 [2]总生,又称为“文须生”,偏于唱功与做功,尤重唱功和髯口功,多演袍带戏、褶子戏。除本剧莫成外,邕剧总生行的代表人物尚有《二堂放子》中的刘彦昌、《混元镜》中的吴承恩等。 [3]生,邕剧角色四大行当之一,包括总生(文须生)、武生(武须生)、小生(文小生)、二小生、小武(武小生)等细分行当。 [4]拉扯,邕剧的辅助性行当,归属于杂(什)行,包括武拉扯与文拉扯两个细分行当。文拉扯通常演排朝朝臣、传令官(官使)等,武拉扯通常演校尉与陪衬将官,都是有一定身份但戏份又较少的人物。 [5]正旦,旦行的子行当之一,所演人物多为端庄的中年女子。正旦既可演蟒袍戏,如《万寿图》中的王母娘娘、《拦江截斗》中的孙尚香、《未央宫》中的吕后等;也可演公婆衣戏,如《金叶菊》中的康氏、《陆文龙》中的乳母等。邕剧的正旦在表演上一般唱念不多,更注重身段与做功。 [6]大包头,又称为“包头”或“包头旦”,旦行的子行当之一,类似于京剧的青衣,多在文戏中扮庄重温婉的中青年女性,偏于唱功和做功,如《双官诰》中的王春娥、《金钱记》中的王淑英、《王宝钏》中的王宝钏等。 [7]小生,分文小生与武小生。文小生多演文戏中的书生与公子,代表人物有《巧云下书》中的马俊、《西厢记》中的张生等。武小生多演袍甲戏(长靠戏)和鬼衣大带戏(短打戏),代表人物有《富贵图》中的倪俊、《春秋配》中的李春华。随着邕剧的发展,小生行后来又细分出二小生,例如《金叶菊》中的张桂芳、《朱砂记》中的崔文德等。 [8]二花面,又称为“二花脸”,属净行,所演角色多为性格刚猛的人物,表演上注重功架、身段、唱功、把子功以及短打类武功。二花面常演袍甲、长靠戏,如《打龙蓬》中的郑子明等;亦可演短打戏,如《大名府》中的李逵等。在邕剧净行中,二花面的戏份大多比大花面重,例如《马武碰宫》中的马武不仅由正二花面担纲,而且全剧共有六个二花面,特色鲜明。 [9]武生,又称为“武须生”,偏于唱功与武功,代表人物有《定军山》中的黄忠、《双尽忠》中的李广、《天门阵》中的杨延昭等。 [10]小武,又称为“武小生”。在演袍甲戏时,类似于京剧中的长靠武生(大武生),例如《清河桥》中的养由基、《长坂坡》中的赵云等;在演鬼衣大带戏时,类似于京剧中的短打武生,例如《西河会》中的赵英强、《景阳冈》中的武松等。随着邕剧的发展,小武行后来又细分出了二小武与三小武等子行当。二小武又称为“副小武”,属于正面性的、次要(陪衬)性的小武,代表人物有《西河会妻》中的刘定雄、《定江东》中的杜预等。三小武又称为“反骨小武”,专演勇猛的反面人物,代表人物有《西河会》中的郭崇安、《七状纸》中的卢其龙等。 [11]按:原文无此人物与行当介绍,但在第五、十二场等场中,皆出现了“士白”,据文意可知是龙套士兵的宾白,故于此增补。 ◆ 第一场 ◆ (打引[1]。卿上,白)弯弯曲曲路,重重叠叠山。(入座)燕飞不到处,人为利名牵。在下汤卿,乃姑苏人氏。父母双亡,发妻早丧,漂流浪荡,来至钱塘,每日摆卦看相卖画谋生,具有一双怪眼,能识别古董玉器,这也少言。今日天气晴和,不免去到化龙桥前摆档便了。正是,读书不成三买卖,堪舆看相摆卦台。(南路[2]〔平板〕[3]。唱)汤卿生来人矮小,衣食无着受煎熬。看相算命把画裱,度得一朝算一朝。今日天气不几好,(圆场[4]。接唱)行行来到化龙桥。(白)来到化龙桥,待我将卦篷摆开。各位,看相算命,应验如神;裱画丹青,技巧工精。来呀,请呀。(南路〔二流〕[5]。成、古同上。古唱)别过夫人乡下到,各地村镇访故交。莫成引路阳关道,不觉来到化龙桥。(白)莫成,来此化龙桥,天时暑热,下马歇凉,慢来回家。(成白)老爷下马。(古白)好地方呀。(看见卦篷)汤卿卦命如神。待我问个卦儿。着,就是主意。先生有礼。(卿白)哦,原来是莫老爷,到来请坐。(古白)一同皆坐。(卿白)请问莫老爷,到此何事?(古白)经过此处,见先生在此摆卦,我来请先生把我八字排算。先生为什么知道我怀古?(卿白)钱塘地方,哪个不识莫老爷呀。请莫老爷把你年庚八字讲将出来,待我与你推排一二就是。(古白)如此先生请听。我乃庚子年八月十五日子时降生,请先生详解。(卿白)庚子年八月十五日子时降生,庚子是有一子;八月是秋壬子,也是有一子;子时降生,又是有一子,共成三子。子子是孙,子孙相连,日后必然大富大贵。莫老爷,你这张八字,看将起,定有三公地位,位列三台,你的八字真真是好了。(古白)承蒙先生称赞。这里有些银两,送与先生做个茶资。(卿白)领受了。(成白)先生,你看了我家老爷的相,说他有三公地位,请你把我的相也看上一看。(卿白)如此请莫当家把你的年庚八字讲了出来,我与你详解。(成白)我与我家老爷年庚八字皆同一样。(卿白)哦,你与你老爷八字皆同一样么?(成白)是的,不错。(卿白)待我看来。(看面相)莫当家呀莫大叔,你的相貌,与你家老爷分毫不差,怎奈你的降生,乃是下四刻,你富不及你的老爷富,贵不及你家老爷贵,你日后只落得四个字。(成白)先生,哪四字?(卿白)舍生替死。紧紧记着。(成白)啊?这也难讲。(卿白)唉,命不同命啦。(古白)先生,你在此摆卦,家中还有什么人呢?(卿白)莫老爷请听了。(南路〔二流〕。唱)双亲早丧妻死了,孤单一人江湖飘。名不成来利不就,摆卦谋生在化龙桥。(古白)原来如此。先生,何不如随我回府,左右相随,意下如何?(卿白)承蒙莫老爷过爱,小人跟随就是。(古白)如此莫成带马回府。汤先生随我来。(卿白)小人收卦篷即来。(同下) 〔注〕 [1]打引,又称为“引白”,一种富有节奏地念诵道白的方式。有的时候,棚面(邕剧戏班伴奏乐队的俗称)会以专门的〔打引〕锣鼓曲牌(锣鼓点子)来为演员的打引表演进行伴奏。总体来看,打引一般用于人物的上、下场,不用于唱腔的间歇。 [2]南路,邕剧属于皮黄腔剧种,音乐声腔主要分南路(二黄)、北路(西皮)两种。南路唱腔的曲调流畅平和,节奏较稳定,一般擅于表现悲伤或感叹的情绪。 [3]〔平板〕,也称为〔慢板〕,早期也称〔慢皮〕,邕剧主要板式之一。邕剧的南、北路〔平板〕都为一板三眼(4/4拍),都有快、中、慢三种速度节奏,每种又都分高、平、低三类唱腔。南路邕剧的生、旦行〔平板〕行腔旋律相近,尾句落音相同,高腔落在“2”音,平腔、低腔落在“5”音。北路邕剧的生、旦行〔平板〕行腔旋律不同,所落尾音也不相同:旦行多用低腔,尾音落在“5”;生行多用平腔,尾音落在“1”;小武行与净行的〔平板〕多用高腔,尾音落在“1”。〔平板〕唱腔曲调较低沉,善于表现压抑哀柔的感情,常用于叙事、抒情、描写景物等场合。 [4]圆场, 戏曲基本表演程式之一,指人物在舞台上按圆形路线行进,表示空间的转换。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圆场可细分为如下类别:按行进速度分,快的称为“跑圆场”,慢的称为“走圆 本书是一部关于“邕剧江湖十大本”剧本研究的著作,作者以《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为底本,对相关剧本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考订整理,让读者能直观了解邕剧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