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类型(上下册)
作者简介
荣格(1875—1961) 瑞士心理学家,曾任国际心理分析学会会长、国际心理治疗协会主席。创立了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理论。 《心理类型》不仅是荣格的成名之作,而且是荣格人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理论。荣格认为人的性格并不受遗传的影响,不受性别的限制,也不是生活环境所养成的,而是取决于个人的心理倾向。
内容简介
第二节?外倾型 在对这种及以下心理类型进行描绘的时候,有必要区分出意识心理和无意识心理,这样可以使表达更加清晰易懂。首先让我们考察一下关于意识现象的描述。 一、意识的一般态度 众所周知,所有人都定向于外部世界提供给他的事件;不过我们看到,这种可能发生的情形具有的只是某种相对的决定性。比如在天气寒冷的室外,某人在别人的劝告下将大衣穿在了身上,但另一个人则认为没这个必要,因为他想要变得酷点;因为全世界都崇拜一个刚成名的男高音歌手,所以某人也跟着崇拜他,而另一个人却不会崇拜他,原因并非因为他不喜欢这个歌手,而是因为他觉得如果一个人得到广大公众的普遍崇拜,那就肯定没有什么值得崇拜之处。那个崇拜者之所以会屈从于一种特定的事态,是由于他从自己的经历中获知一切一直都是如此,不过,另一个人却对一点深信不疑,即就算以同样的方式将同一件事重复了1000次,但第1001次时一定会出现不同的状况。前者的观点被客观事件定向,后者的观点则介于他本人与客观事实之间。那么,一旦对客体和客观事实的倾向性占据绝对优势,致使对最经常和最基本的意图和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客观关系而非主观价值时,即产生了我们所谓的外倾型态度。只要一个人习惯于这种态度,就可以将其称为外倾型。倘若一个人为了能与客观条件及其要求保持一致而这样感觉、思考和行动,或者干脆说这样生活,那么,不管从哪种立场上看,此人均属于外倾型。当一个人令价值在其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其生活就会因此彻底而明朗化。当然,其主观价值也存在,不过相比外部客观条件,其主观价值的定性力量要次要得多。因此,他从未想过要从其内在生活中寻找任何绝对的因素,因为他所认识的均为外物。就如同埃庇米修斯,他必然让外在需要决定着其内在生活,当然其中也存在斗争,只不过最终取得胜利的总是客观的规定性。因为他在做决断时往往以重要的和起决定性作用的外界作为依据,因此,其一切意识均朝向外部世界。当然,这样做是由他的愿望决定的。由于造成他心理上的一切显著特征均非某一确定的心理功能的优先地位或个体的特殊性,因此其来源就是这一基本态度产生的原因。于是,他的兴趣和注意主要随着那些直接的环境和客观事件的转移而改变。因为他会对人和事物产生兴趣,所以,其行为自然也会受限于人和事物的影响。它们与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定直接发生联系,甚至可以说它们会因此被进行彻底的解释。众所周知,外倾型行为与客观条件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从其并非纯粹与环境的刺激相对抗的角度而言,他的特征往往和具体的环境相适应,并且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可以找到正确的活动范围。显然,他的倾向不会超过这些范围。兴趣方面也是如此:客观事件的魅力是无穷的,所以外倾型的兴趣在正常过程中自然也不会提出要求了。 控制他的行为的道德法则与相应的社会要求相符,即与普遍的有效的道德观念相符。倘若普遍有效的道德观念不一样,那么主观的道德指导路线也会不一样,在这时,一般的心理习惯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他显示出的客观因素的严格规定性总是包含对生活一般条件的全部理想和完全的适应,虽然实际情形与此并不相同。最好的例子就是我们已经描述过的对该客观事件的适应性。这一点似乎完全符合外倾的观点,因为倘若按照这一观点,那么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会赞同客观既定事实的观点都是正确的这一说法。客观条件可能是短暂的,也可能有着局部的反常性。一个个体必须遵循他周围环境的反常情形,才能适应这种条件,与此同时,他为了保持与环境的一致性,必须依据声明的普遍有效原则让自己始终处于反常状态中。就算处于这样的环境中个体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茁壮成长,不过,当他与他的整个环境一起突破了生命的普遍规律时,他就一定会毁灭。对他来说,跌入这一灾难的深渊是避免不了的,这情形的彻底程度与他之前为了适应有效的客观环境而做的调整是等同的。不过,现在,他也要被调整了,但是他仍旧无法适应,因为适应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与周围环境提供的短暂的条件毫无摩擦地融为一体(我说到这里就会谈起斯比特勒的埃庇米修斯)。适应的基本要求是遵守生活的规律,而这些规律的运用范围肯定比那些纯粹是局部和短暂的条件广。单纯的调节也就是对正常的外倾型加以限制。一方面,在外倾型看来他的正常是他拥有的以相对的安定去适应现存条件的能力带来的。当然,他所要求的只是满足于现存的客观可能性,比如,他促使自己尽快适应那种能够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环境中提供合理前景的职业。他的环境急需和期望他去做的事情,他会努力完成,对于那些一切并不完全明显,或者在方方面面都超过了自己周围的那些人做期望的革新,他都选择主动放弃。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外倾型是否考虑到了他的主观需求和所需求之事物的具体性决定了他是否具有正常性;而这恰好就是他的弱点,因为他的类型有着如此强烈的外部倾向,就连最为明显的主观事实,也就是他自己身体的状况都很容易受到恰当的思考的影响。身体并不完全是“外在的”或客观的,所以甚至无法满足为了保证生理健康而提出的最简单的基本需求。这样一来身体必定常常遭难,更不用提灵魂了。通常情况下外倾型很少留意后一种情况,不过他周围与他关系比较亲密的人却能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只有当他感觉到身体上的异常反应时,他才知道自己的心理已经失衡了。 他无法忽视这些实实在在的情形。对他来说,这些事情既具体又“客观”,还很自然,因为对他的精神状态来说,除此之外,他什么都没有。他能马上在他人身上看到“想象力”在发挥作用。实际上一种过分外倾的态度会更加地漠视主体,以致主体彻底失去了所谓的客观要求;比如,会失去持续扩大的商业要求。因为商业规律一直要求主体注意自己,或是因为出于可能赢利的目的向那些不管何时都能抓住它们的人招手。 外倾型的危险是:客观束缚着他,他在辛劳中彻底迷失了自己。于是,从这种状态中产生的功能性(神经性)或实际的生理紊乱就获得了一种补偿意义,它迫使主体进行自发的自我限制。倘若是功能性的症状,那么他们的特殊形成代表的可能就是心理状况。比如,一个歌唱家在声誉突然达到危险的顶峰的诱使下,错误地耗费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会因为神经紧张而突然唱不出以前能唱的高音;一个迅速拥有了极大的影响力和极高的社会地位的非常谨慎的人,会突然被一种精神性的状态压垮,以致表现出高山病的症状;再比如,一个男人正准备结婚,他的未婚妻是一个生性多疑却被偶像化了的女人,他大大高估了这个女人的价值,这时他会感觉自己得了食道痉挛,每天都不得不喝两杯牛奶,再用三个小时来调养自己的身体,他每天都要在保养自己的身体上花费很多精力,已经没空去见他的未婚妻了;一个人忍气吞声,通过自己的奋斗建立了自己的产业王国,却常常受到干渴的神经症的困扰,以至于迅速变成了歇斯底里的酗酒者,沦为酒精中毒的牺牲品。 在我看来,在外倾型那里,歇斯底里症是最常见的神经病症。典型的歇斯底里症患者往往表现出一种与他周围成员之间十分友好的关系,而很多被夸大的成分常常被包含在这种关系中,直接模仿适应的环境。歇斯底里症的基本特征还有一种表现,那就是诉诸兴趣和对他的环境所产生的印象的经常性倾向。他那众人皆知的暗示感应性与此关联,还有他对他人的影响的易接受性。歇斯底里的胡言乱语是真正的外倾表现,它往往宣泄出纯粹的幻觉内容;因此,人们才会对这种歇斯底里加以指责,认为它在制造谎言。在初始阶段,“歇斯底里”的特性还只是正常态度的一种夸张形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源自无意识方面的补偿性反应使得它复杂化了,并通过生理紊乱的形式将过分外倾的对抗表现了出来,于是,就必然会产生一种心理能量的内倾。另一种内倾特征更加明显的症状也因这种无意识的反应而产生,最初的幻觉活动的病态强化就被包含在这一类型中。现在让我们离开外倾态度的一般特征,开始对形变进行描述,因为这种态度基本的心理功能也经历了这种形变。 二、无意识态度 大家多少会感觉我在本文中谈论“无意识态度”有点奇怪。然而,就像我说的那样,在此,我将无意识的关系视作一种补偿性关系。按照这一观点,无意识对一种“态度”也拥有充分的权利,就像对意识一样。 我曾在前面章节强调过,外倾态度中某种单一性的倾向在心理事件的过程中应属于主观因素的控制力量范畴,为了客体外倾型不由自主地牺牲自己的利益(这种情况非常明显)并使他的主体与客体相适应这种事是很普遍的。我已经详尽地论述了外倾型夸大的最终结果,即这种主观因素的有害压抑。在此,我只想用意识的外倾型态度的心理补偿弥补主观因素,也就是说,我们将证实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强烈倾向存在于无意识中。其实,实践经验已经提供了这样的论据。当然,建立一种诡辩论的观点绝不是我的目的。因此我一定要提醒读者注意以下章节,我会从每一种功能类型的角度出发在这些章节中表现颇具特征的无意识态度。在本节,我们只涉及一般外倾态度的补偿作用,所以我会把话题限制在补偿性态度肯定是一种同样普遍的特征上。 无意识态度作为意识外倾态度的一种有效补充,内倾特征非常明显。它使力比多在主观因素上聚集,即在被过分外倾的意识态度所窒息和压抑的所有需要和要求上聚集。我们可以轻易地从上一节的描述中概括出,纯粹的客观倾向的确歪曲了大量的主观情绪、意愿、需求与愿望,因为它们的自然权利——能量也被掠夺了。人无法像机器那样按照不同场合的需求来重新铸造,也无法像机器那样被按照别的模式和达到别的目的而制造,即使它经过改造后依旧可以像从前一样正常运转,但是,它的功能却完全不同于以前了。人类的历史十分漫长,人体结构就是整个人类历史最好的记录者。 历史因素体现了一种很重要的必然与一种聪明的经济学相一致的需求。倘若口述人类历史,就会使它在不经意间向我们的现代生活渗透。所以,那些被压抑的少数民族,也就是那些属于过去并一直生存下来的分子坚决反对与客体的完全同化。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观点,我们据此或许就能理解外倾型的无意识要求在根本上具有一种婴儿般的、原始的和自私的特性的原因了。在弗洛伊德说无意识“只能表示一种愿望”时,外倾型的无意识就有一种极大的真实性。不恰当的主观冲动被调节和同化客观事件挡在了意识之外。比如意愿、思想、需求、感情和情感等倾向,因与他们被压抑的程度相对应,所以也具有一种退化性质,也就是说,了解它们的人越少,它们就越幼稚越原始。他们主宰能量交换的相对的自主权被意识态度剥夺了,只给他们留下了不能再剥夺的那些极少的能量。不过,这些幸存下来的能量的效力依旧不可低估,我们只能用原始的本能描绘它,用任何武断的方法都不能完全根除这种本能;它需要经过世代无比缓慢的、器官的变化从而引起根本上的改变,因为本能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确定的有机体根本的能量。 所以,有相当一部分能量伴随每一种压抑的倾向,最终被保留了下来。这部分能量与本能的效力相对应,因此依旧具有有效性,虽然它因那种对能量的掠夺而沦为了无意识。在无意识态度中,意识态度的外倾方式继承了同等程度的幼稚性和原始性。自我主义将明显的特征赋予了外倾类型的无意识态度,而自我主义本身则大大超出了单纯的儿童自私性,甚至已经在邪恶与野蛮的边缘徘徊。而我们就在这里,最为充分地发现了弗洛伊德所说的乱伦欲望。大家都知道,这些东西都是无意识的,在未达到一种极端的程度以前,意识态度的外倾会将自己藏起来,以免被那些对此没有做深入研究的观察者发现。不过无论这种意识观点在何地被夸大了,无意识都会通过某种症状的形式闪现出来,也就是说,无意识的自私性、幼稚性和原始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与意识态度的公开对立,它们失去了原来的补偿性特性。这一过程的开端是一种意识观点的荒唐的夸大形式,目的是进一步地压抑无意识,最终结局是意识态度的反证法,即一次彻底的失败。对客观来说,这可能是一场灾难,因为主观性已经慢慢改变了客观目标。我记得有一个出版商患者,早期曾经做过雇佣工人,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奋斗后终于事业有成,建立了一家规模很大的出版公司。随着他的公司一点点扩大,他肩上的担子也慢慢加重,后来由于其他人的股份渐渐侵入到他的公司,他被迫转让了公司独立的控制权。繁重的公司事务彻底把他包围了,很快他的这种放弃就导致了他的最终毁灭。为了补偿他的公司的独有股份,童年时代的某些记忆开始在他的头脑中浮现。那时的他曾经很喜欢绘画和素描。但他并没有把这种本来起平衡作用的业余爱好当作一种能力来发扬光大,而是将它引进自己的商业中,他开始用他“艺术家”的天赋来构思他的产物。但是很不幸,最终他的幻想被物质化了,他的确是在脚踏实地地按照自己原始和幼儿阶段的兴趣进行生产,可最后的结局却是公司被彻底葬送。有这样一种观点隐藏在我们的“文明理想”中,它要求精力充沛的人专注于正被考虑的一方,很显然,上面提到的出版商就是按照这种理想去做的。可惜的是,他越走越远,最后只能在他那主观幼稚的要求的淫威之下牺牲了。 不过,那种灾难性的瓦解也可能在主观方面发生,即以神经崩溃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瓦解通常是由无意识的反作用力出现导致的。他往往会使意识行为完全瘫痪。无意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直接闯进了意识领域,导致了一种灾难性的分裂,这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性对任何东西都失去了兴趣,再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做什么;二是他要求过多的东西在瞬间变成现实,并对某些事情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其实,他对这些东西并不是真正感兴趣。从“文明”的立场来看,压抑幼稚和原始的要求是很有必要的,但这种压抑也很容易造成神经症,或造成对吗啡、酒精、可卡因等麻醉剂的滥用。这种分裂在那些十分极端的病例中,带来的最终结果通常就是自杀。 无意识倾向有一种特征十分显著,那就是他们带有一种相应的破坏性。他们因为缺乏意识的认识而失去了能量,并且,只要拥有这种特征,他们就不具备补偿功能。而一旦达到了与文化(这种文化无法与我们自己的文化和谐相处)相同的水准和层次,他们也就丧失了补偿性作用。从此无意识倾向处处与意识态度对立,变成了一种障碍;这种障碍必然会造成公开冲突。 一般情况下,无意识的补偿性态度都在心理平衡过程中找到了表现的方式。当然,说一种外倾型态度是正常的并不表示个体举止要一成不变地与外倾型的整个图示保持绝对一致。就算是在相同的个体中,我们也能看到多种心理事件,其中还包括内倾的机制。我们要想称某种优势机制的习惯是外倾型的,必须要外倾的机制占据优势地位。这样的情形下,高度分离的功能具有一种外倾用途,而内倾方面只找到了一种更有价值的劣势功能,因为功能越有意识地服从意识的控制和目的就越彻底,相对来说,那些缺乏意识的功能,也就是部分为无意识的劣势功能,却在很小程度上屈从了意识的自由选择。 一般来说,优势功能表现的都是意识人格,他的意识是他的目的和他的成就;而劣势功能体现的是同一个人身上的东西。它们不仅引起口误和笔误等谬误,还会因自身的轻度意识而促使主体做出大部分的决定。外倾情感型就是这种情形的典型范例,因为这种人十分愿意与其周围的人和物保持一种美好的情感联系,然而在那里也会出现一种极不圆滑的观念。在他的低级思维和潜意识思维中,这些观念根深蒂固,只受客体部分的控制,和客体没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在起作用时根本不用经过缜密思考,也不用背负责任感。 劣势功能常常因为带有明显的个人中心主义和个人的偏见,而在外倾态度中展示出一种高度的主观规定性,由此也可以看出它们与无意识之间的确有密切的关系。在他们的作用之下,无意识一点点显示出来。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认为,无意识被永久地埋藏在许多潜在的心理层次之下,只有经过艰苦的挖掘才能被发掘出来。与之恰好相反的是无意识往往会流入意识的心理过程:有时这种流动非常快,以致观察者只能十分困难地决定性格特征的归属究竟是意识人格还是无意识人格。那些习惯采用繁琐表达的人很容易遇到这些困难。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观察者是否掌握了意识和无意识的性格特征。一般情况下,有洞察力的观察者比较容易受无意识特征的影响,而善于判断的观察者则会侧重把握意识的特征,因为知觉偏向于显示纯粹的事件,而判断主要是对心理过程的意识动机感兴趣。不过,因为我们往往是平等地对知觉和判断加以运用的,所以我们会十分容易地认为一种性格兼具内倾的与外倾的特征,因此很难立刻断定优势功能究竟属于哪一种态度。在此情况下,我们要想得出合理的判断,必须透彻地分析功能的本质。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必须观察,在意识的控制和动机之下应该放置哪一种态度,哪些功能具有偶然和自发的特征。一般来说,二者相比,前者的分离性更高,而后者则拥有更多婴儿的和原始的本质。前一种功能有时能让人感觉正常,而后者却有很多变态或病态的东西。 “荣格清楚地表明,每个人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类型生活,他对这些类型的指导原则的呈现已成为最大的成就之一,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纽约时报》 “这本书非常严肃、积极、充满教育意义、经典,而也不仅仅是激动人心的。它是充满活力的,解放的和娱乐的。作者对心理类型里的内向思维型表现出了惊人的同情和全面的了解,当然他对其他类型也是同样地富有同情心和理解力。” ——《今日心理学》 “1932年,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我觉得这是我读过的最重要的一本书。从那以后,我找不到任何理由来改变我的观点。” ——约瑟夫B.威尔赖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