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中国法治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37.85
折扣购买: 犯罪心理分析
ISBN: 9787521648614
张蔚,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博士,师从马皑教授。现任广州商学院法律心理研究院副院长,从事司法心理学与犯罪心理学相关的课程讲授和研究。 芒果TV《明星大侦探》(第四季20181117期)解说嘉宾,深圳都市频道《法治第一线》节目嘉宾;珠江经济台FM97.4及珠江之声FMl05.7节目嘉宾。北京人民广播电台《首都科学讲堂》演讲嘉宾,以“十方迦南”为笔名长期开展犯罪心理学专业知识传播。 已出版著作《犯罪心理分析:邪恶的二十个模样》《犯罪心理分析:恶的群像及如何远离》,译有《重拳之下:亲密关系和家庭暴力犯罪》(第5版)、《说谎心理学:那些关于人类谎言的有趣思考》等。
1 少女嫉妒杀人案 她为什么要把朋友砍死 后毁尸灭迹?①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 情绪与犯罪 案件经过 嫉妒会杀人。 这个案子发生在2012年 ,案发时凶手和受害人,都 只有13岁,未达到刑事责任 年龄,但是凶手的作案手段 很残忍。凶手和受害人是同 学,凶手是个长相一般、身 材稍微丰满的小女孩,而受 害人是一个可以称得上漂亮 的小女孩,同学们平常都喜 欢和受害人玩,也经常议论 凶手长得不好看。 案发这天,凶手把受害 人约到家里玩,受害人也没 多想就去了。玩的过程中, 受害人在电视机前一直低头 玩手机。凶手可能觉得,平 时我都是因为被拿来和你作 比较才被人嘲笑,如今这么 好的一个机会,我要发泄一 下,教训一下你。 注意,这个时候凶手的 动机只是想教训一下受害人 ,发泄一下自己积压的情绪 ,并没有想到杀人这个层面 。 趁受害人不注意,凶手 拿马扎砸了受害人头一下, 把受害人给砸晕了。晕了其 实并没有那么可怕,但是凶 手在这个时候就显得手足无 措,恐惧的情绪一下就上来 了,在自己家,屋子里又只 有她们两个人,刚刚砸的时 候没有多想,就下手了。 其实受害人过段时间肯 定会醒过来的。但是凶手这 个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 被处罚和被训斥的场景,当 然还有被更加猛烈地嘲笑。 她怕受害人跑去学校并向家 长告状。 这一恐惧不要紧,要紧 的是这孩子这时候有点失控 了,觉得反正都是被告状, 反正都会被猛烈地嘲笑,那 不如索性就不让她醒过来。 于是凶手就在家里找了些工 具,对着昏迷的受害人进行 猛攻,受害人本来没有生命 危险,结果变成了当场死亡 。 家里多了一具尸体,怎 么办?肯定有人知道受害人 是来自己家里玩的,怎么办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尸体消 失。这个想法的出现,让凶 手做出了更加惊人的举动, 别看凶手是个孩子,她还是 把受害人当场分尸,并用塑 料袋装了起来,清理了现场 的血迹。 其实碎尸这种手段在凶 杀案中并不常见。碎尸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对 尸体的一般恐惧;行凶后自 己的心理负面因素太多;想 快速地把尸体处理掉。碎尸 是一件很需要技术和力气的 活,特别是在没有什么专业 工具的情况下,很困难。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虽 然凶手只有13岁,但她的心 理素质还是很强大的。 凶手后来怎么样了呢? 她当然是被抓了,因为 接触时间线的问题,她被列 为嫌疑人,随后被确认罪行 。在所有人都以为双方是发 生了激烈争吵才导致这样的 悲剧发生的时候,凶手却说 只是因为嫉妒受害人,所以 才这样做。 我们可能都会觉得不可 思议,嫉妒是所有人情绪的 一部分,我们中的多数人为 什么不会做出这样的行为呢 ?这就涉及我们要讲的情绪 问题了。 心理知识 情绪是什么?有心理学 的研究者把情绪定义为人类 所具有的短暂兴奋状态,如 愤怒、仇恨、嫉妒等。那情 绪和犯罪有什么关系呢? 举个例子,有些人的情 绪来得快、去得快;有些人 的情绪来得快、去得慢;有 些人的情绪来得慢、去得快 。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漏斗, 漏斗是宽口、底下有个细管 子,这就是我们的情绪池。 往情绪池里倒水,水代表情 绪的积压。有些人的“漏斗” 可能管子粗一点,情绪发泄 就比较快,而水如果倒得太 快,管子又细,水就容易溢 出来。 这就是情绪发泄的问题 。回到案件中,本案13岁的 凶手,她的情绪漏斗就出现 了问题。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