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
作者简介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进行系列讲座,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掀起全社会重新亲近、学习经典的热潮,并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为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于丹教授近年来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巴西等国举行了多场大型文化讲座,引起了海外观众的强烈反响,受到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 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于丹?游园惊梦》等。其中《于丹〈论语〉心得》销量已达五百余万册,目前已在三十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内容简介
引子:一年之计在于春 中国人爱说,“沐春风而思飞扬,凌秋云而思浩 荡。”春风秋云,春来秋往,思绪翩跹,是春天和秋 天,与我们的生命有着特别深刻的呼应吗? 在汉语里,和时间观念最亲密的词,大概就是春 秋了。问老人家的年龄,会问“春秋几何”,一说到 年华流光,也喜欢使用一个词——“春秋”,连歌里 也在追问着“几度风雨,几度春秋”。甚至在中国的 古代典籍里,我们常说的四书五经中也有一部《春秋 》,是由孔子删订最后定稿的鲁国编年史,也是中国 较早的史书之一。后来,叫“春秋”的书更多了,比 如秦国吕不韦的《吕氏春秋》、齐国晏婴的《晏子春 秋》。因为孔子编的史书叫《春秋》,那段历史——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也被我们叫做“春秋 ”。 为什么我们用“春秋”二字来概括历史?怎么从 来没管它叫“冬夏”呢?也许,在中国,特别是在中 原文明发轫的黄河流域,相比于酷暑严冬,温暖的春 、凉爽的秋,更适于中国人的诗情吧。 中国人喜欢用春、秋之间的变化来形容时间的流 转。白居易的《长恨歌》里有名句“春风桃李花开日 ,秋雨梧桐叶落时”,写的是唐玄宗离宫之前和回宫 之后强烈对比的心灵之感。安史之乱之后,人在归来 的时候,物是人非,今昔之感,这种沧桑心理的落差 变化,为什么会用“春风桃李、秋雨梧桐”来形容呢 ? 实际上,春秋更多变化的特征,冬夏更多稳定的 特征。小楼一夜听雨声,第二天满眼繁花,从听觉到 视觉的转变,这个情景是春天能看见的;一夜听风声 ,第二天满地落叶,这个情形是秋天能看见的。在夏 和冬,虽然也有雨有雪,有风有雷,可是雨过天晴, 变化不大。春与秋,生物的苏醒和衰残,都在瞬间完 成,来得那么蓦然那么剧烈,强化了人和风景相遇时 猝不及防那一瞬间的感动,深深地激荡我们的内心。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在春秋之间,我们看见生 命的成长和希望,也看见生命的颓败和老去的感伤…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春秋上寄予了这么深的诗情的 原因。什么是春天?春天其实是人心中朦胧的一种憧 憬,是对生命所有的寄予和希望。“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光中,时间刚刚开始,人们可以一点一点地把 梦想种在现实的土地上,看它开花,看它抽穗,看它 结果。这个生长与成熟的过程,人还可以企望。 岁月在春光中苏醒 人对春天的憧憬总是来得格外细腻。中国人的诗 情,总是在早春时节活泼泼醒来,从心头到笔端,舒 展开一些美丽的发现。 词人冯延巳的一首小词《玉楼春》里面有一句, 写从残冬进入早春时天空的变化:“雪云乍变春云簇 ,渐觉年华堪纵目。”我在上学时,听叶嘉莹先生讲 过这两句词,带我们温婉细腻地体会每一个字。“雪 云乍变春云簇”。我们想一想冬天的云是什么样的? 是沉郁的,堆积的,一块一块的,像石头,层次不分 明,光线不明朗。我们眼中的残冬,还是一片沉沉暮 气。但是早春呢?我们会看见春天的云像一朵一朵花 ,忽然爆出来,蓬勃烂漫地绽放着。所以这首词里面 用了一个字,“簇拥”的“簇”,也是“花簇”的“ 簇”。不知什么时候,某一个刹那,沉沉的雪云“乍 变”,一下子变成了春云拥簇。就在天空云朵变化的 一瞬间,大地上的词人开始感慨逝水流光,“渐觉年 华堪纵目”。在这样的早春,人眼中、心中的一切, 是如此舒展,又带着些许惆怅。 我们从小就读熟了韩愈写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 员外》,一首七绝,寥寥四句,每一个字都耐人寻味 :(P19-21) <p>央视3套春节《丹韵词音》引发古诗词鉴赏热潮,继《论语心得》后又一央视力推经典栏目,于丹17年古诗词教学积淀,首度爆发!<br/><br/> 诗歌是中国人的宗教。<br/> ——林语堂<br/><br/> 我一直深深地相信,每一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也许人的年岁越长越需要这样一种温暖,需要我们生命年华中的浪漫,让我们从现实的纠葛中拥有一种挣脱地心引力的力量。很多人会疑惑时光走到了今天,诗对我们究竟是一种必需品还是一种奢侈品?可能相比于现在的诸多压力,诗歌变成了一件奢侈品。但是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愿意相信诗歌是中国人生命中的必需品,我们也许真的就可以过得诗意盎然。<br/> ——于丹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