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攻略/古石斋书坊

墨子攻略/古石斋书坊
作者: 刘烨
出版社: 中国电影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21.28
折扣购买: 墨子攻略/古石斋书坊
ISBN: 710602304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古人云:“天下之政,非贤不成。”治理国家需要贤 才,一个兴旺发达的企业同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在硝 烟四起的现代经济竞争中,谁赢得了人才的优势,谁就 赢得了企业的发展与繁荣。 子墨子言日:“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 ——语出《墨子·亲士》 《墨子·亲士》篇中有: “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 ,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意思是说,进入朝廷治理国家不恤问那些贤士,那么国家就会灭亡。 发现了贤士不马上重用,那么他们就会怠慢君主。没有比重用贤士更着急 的事了,假如没有贤士就没有同君主商量国家大事的人。如果不重用贤士 想使自己的国家得到保全,这是不曾有的事。 正所谓“得贤则昌,失贤则亡。”得到贤人才能繁荣昌盛,失掉贤人 就会走向衰亡。 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范仲淹在《选任贤能论》中也指出“得贤杰而天下 治,失贤杰而天下乱。”得到贤明和杰出的人才,国家就安定而有秩序; 抛弃了贤明和杰出的人才,国家就会混乱。人才对于国家而言,就像利器 对于高明的工匠、绳墨对于灵巧的木匠一样必不可少。 楚汉相争,实际上是人才之争。 陈平是一个从楚来的逃犯,刘邦与之谈话,见他很有才智,心中大喜 ,便任其为都尉,兼参乘,典护军,这虽非大官,但却是重要的官职,参 乘是亲信侍卫,与刘邦同车出入,非心腹之人不能胜任,尽管诸将知道了 都为之哗然,但并不能动摇刘邦对陈平的信任,反而更厚待陈平。 刘邦对陈平如此器重,足见他确是知人善任。而后来的事实证明,陈 平确实是一个奇才。刘邦之所以能战胜项羽,处于危机能够转危为安,以 及刘氏政权不被吕氏所夺,陈平出奇计起了重要的作用。除了陈平之外, 刘邦还物色了韩信、英布、张良等奇人猛将为己所用。 项羽是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他深谙兵法,力可拔山举鼎,他“破釜 沉舟”,于巨鹿与秦主力决战,九战九胜,大破秦军,诸侯颤栗;楚汉相 争,他屡战屡胜。他总结其一生的战绩时说:“吾起兵至今八岁,身七十 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 然而,这位盖世英雄最后却自刎乌江,其故安在?说到底还是识人用人 的问题。项羽自恃勇冠三军,对韩信、陈平、英布等一干谋臣武将视而不 见,致使后者纷纷离楚归汉。人才在身边不知任用,终把自己弄成孤家寡 人。因此,在这场楚汉之争中,谁胜谁败,早成定局。 在《亲士》篇中,墨子举例“夏桀、商纣不正是不重用天下那些贤士 吗?最终自身被杀而丢掉了天下。”他因此而提出了“送国宝,不如荐贤士 ”的名言。 贤人对于国家如此重要,对于竞争日趋激烈的企业,又何尝不是这样 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才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命运。”君不见一些企业 重视贤能人才,不惜重金吸引与聘用贤人,为企业注入高附加值的人力资 本,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世界著名企业家艾柯卡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时,曾反复提到人才的重 要性。他认为,身边围绕着一大批能干的专家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所必须 做到的,因为人才是企业的根本,失去人才必然失去企业的生命力。 在美国微软公司,发现和选聘优秀的人才是其首要任务。比尔·盖茨 认为,微软公司的成功是“聘用了一批精明强干的人”。 历史和现实均证明了墨子亲士思想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智者慧语 古人云:“知能不举,则为失才。”乃是高明之见,谋求发展必须把 人才作为根本,有才必举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如果知道人才而不举荐,识 了奸人而不贬斥,像寒蝉一样默不作声,那么一个国家就会没落,一个团 队就不可能兴旺发达。因此,“在位者以求贤为务,受任者以进才为急。 ”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