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得与失)(精)/经纬度

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得与失)(精)/经纬度
作者: 袁灿兴|
出版社: 浙江人民
原售价: 88.00
折扣价: 49.68
折扣购买: 出祁山(诸葛亮北伐得与失)(精)/经纬度
ISBN: 9787213116391

作者简介

袁灿兴,江苏靖江人,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社会史研究,著有《山河变》《军机处二百年》《大运河与无锡近代社会》《无锡华氏义庄: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个案研究》《国际人道法在华实践与传播研究》《大航海时代的明朝》《大清内务府》等作品。

内容简介

前 言 在后世千余年持续神化中,诸葛亮逐渐走向圣坛,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羽扇挥摇,七纵七擒,八阵排列,木牛流马,呼 风唤雨,宛如仙神。在读书人的心目中,诸葛亮已是圣人,拥有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一切美德。经过持续一千多年的加工,形成了 完美的诸葛亮形象,影响深远,乃至走向海外,影响世界,成为中华文明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持续不断的北伐,经过后世的演绎,发展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六出祁山”故事。历史的真相与文字的记录,终究有出入。在后世,围绕蜀汉、曹魏,何为正统,各个时代,各有界定。于是诸葛亮的形象和出祁山的故事,也在不断地加工中。 抽丝剥茧,比较多种文字的记录,尽可能还原历史的真相,就会发现,诸葛亮的形象、战绩,与后世的加工中,存在较多出入,甚至会毁损他圣人的形象,可后世读史,不就是为了求真? 诸葛亮高倡王业,以恢复汉室为旗帜,积蓄力量,准备兴师北伐。蜀汉的困局在于, 实际的力量,并不足以匹配完美的理想,过度扩张战略会消耗蜀汉国力。可不北伐,蜀汉亡;若北伐,则百姓苦。诸葛亮的选择是,北伐。 为了恢复汉室,兴兵北伐,诸葛亮做了充分准备。在蜀汉内部,诸葛亮领兵亲征南中,安定后方。在外部,诸葛亮修补与盟友孙权的关系,双方三分天下。在政治上,诸葛亮一手打造了“诸葛成规”,消除内部的矛盾,集军政权力于一身,避免外戚、 宦官干政之弊。在经济上,诸葛亮推行军事优先战略, 盐铁专营, 生产蜀锦,以服务北伐。 充分准备之后,诸葛亮发动了北伐。而北伐之前,与诸葛亮有恩怨情仇的孟达,是否被诸葛亮布局所杀?诸葛亮连续五次北伐,其中最主要的是第一次、第四次、第五次。第一次北伐,街 亭之战, 由于马谡抢功心切,导致失利,无功而退。第四次北伐, 由于李严不满诸葛亮,谎报军粮匮乏,导致撤军。第五次北伐,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渭水对峙,最终身殒五丈原。诸葛亮死后,魏延被杀,原因却是蜀汉内部权力斗争,而非民间传说中魏延有所谓的反骨。 诸葛亮死后,他选定的接班人蒋琬、费祎相继执政。二人当政期间,没有大规模北伐,而是保境安民,对外保持守势,对内发展生产,此期间,他们需要压制蜀汉内的强硬北伐派。至蒋琬、费祎去世后,原先的“诸葛成规”被打破,军政分开,姜维专注于军事,并陷入“姜维迷思”之中? 带你读懂为了完成刘备的梦想, 蜀汉小民经历了怎样的残酷命运 诸葛丞相鞠躬尽瘁,蜀汉百姓死而后已 后主刘禅乐不思蜀,小民才有生存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