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经典阅读解读点评

庄子/经典阅读解读点评
作者: (战国)庄子|主编:海江
出版社: 西安交大
原售价: 21.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庄子/经典阅读解读点评
ISBN: 9787560552781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齐物论 【原文】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①,仰天而嘘②,苔焉似丧其 耦③。 颜成子游立侍前④,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 ,而心 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 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 乎?汝 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译文】 南郭子綦凭靠几案而坐,仰头向天吐气,那样子 好像是 丧失掉他的形体。颜成子游站立侍奉在他面前,说: “为何会 这样呢?形体诚然能够使之像枯木那样吗?思想和精 神诚然 能够使之像死灰那样吗?今天,你凭几而坐,与往日 凭几而 坐的情形很不相同啊!”子綦说:“偃,你问此事, 不是问得 很好吗?今天我忘掉自己,你知道吗?你听见过人籁 而还未 听见地籁,你听见地籁而还未听见天籁吧!” 【原文】 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 ①,其名 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 ②?山 林之畏佳③,大木百围之窍穴④,似鼻,似口,似耳 ,似 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谝者、叱 者、 吸者、叫者、谆者、突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 喁, 泠风则小和⑤,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⑥。 而独不 见之调调之刁刁乎⑦?” 【译文】 子游问道:“请问您说的话中包含的道理。”子 綦说: “大地吐的气,它的名字,叶风。此风不刮起则已, 刮起来整 个大地千万个穴孔都同时怒吼。你没有听见大风的声 音吧? 山林高峻之处,百围大树上的许多树孔,有的似鼻, 有的 似嘴,有的似耳,有的似梁柱横木的穿孔,有的似羊 猪的 栏圈,有的似舂捣器具,有的似池沼,有的似泥塘。 窍穴 发出的不同声音,有的像激流声,有的像飞箭声,有 的像 叱咤声,有的像吸嘘声,有的像叫喊声,有的像哭嚎 声,有 的像沉吟声,有的像哀叹声。好像前面在倡导,后面 在相应; 徐徐清风则小和,呼呼大风则大和,暴风停止则众窍 寂然无 声。你没有看见大风刮起时树木摇曳晃动的情景吗? ” 【原文】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① 。敢问 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②,而使其自己也③ 。成其自 取,怒者其谁邪?” 【译文】 子游说:“地籁是众窍发出的声音,人籁是从竹 管之类 发出的声音,请问什么是天籁?”子綦说:“所谓天 籁,是 风吹千万个窍穴所发出的不同声音,都是从它们本身 发出 的。都是它们自己发出的怒号,还有谁使它们这样的 呢?” 【原文】 大知闲闲,小知间问①。大言炎炎,小言詹詹② 。其 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掏③,日以心斗。缦 者、 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④。其发若机栝, 其司 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⑤,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 秋 冬,以言其日消也⑥;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 ;其 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⑦ 。喜 怒哀乐,虑叹变热⑧,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 。日 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⑨,已乎!旦暮得此 ,其 所由以生乎! 【译文】 大智者率性散淡,广博安详;小智者性灵固执, 琐细 褊狭。诠理大言,雄辩激烈;浅薄小言,啰哩啰嗦。 他们 睡时也心神交错烦乱不堪,他们醒时形体也难以安宁 。与 外人交接时,出于爱憎,便整天陷入钩心斗角之中。 有的 宽心,有的深沉,有的精心。小的惧怕便忧惧不安, 大的 惊恐便失神落魄。有时出言骤然,犹如机栝疾发,是 在乘 机挑起是非。有时留言不发,如同誓约,是在等待机 宜, 以战胜对方。他们有时神情衰败,犹如秋冬,是说明 他们 消丧殆尽;他们有时沉溺于言辩,说明他们无法恢复 自然 本性;他们有时心灵闭塞,如同绳索束缚,说明他们 已经 衰老枯竭了;他们心神接近死亡,不能再恢复生气。 他们 喜怒哀乐,多思、多悲、反复、恐惧,他们轻浮、纵 逸、 狂放和故作姿态。像音乐产生于虚空的乐器,又像朝 菌由 地气蒸发而生成。各种心态和情绪日夜更替出现,而 并不 知从何萌生。算了吧,算了吧!他们早晚得知此种情 态是 哪里产生的,就会明白它们产生的原因了。 【原文】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 为使。 若有真宰①,而特不得其联②。可行己信,而不见其 形,有 情而无形③。百骸、九窍、六藏④,赅而存焉⑤。吾 谁与为 亲?汝皆说之乎⑥?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 其臣妾 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⑦?其有真君存焉! 如求得 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⑧。一受其成形,不亡以 待尽。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 终身 役役而不见其成功⑨,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⑩,可 不哀 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 谓 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 有 不芒者乎? 【译文】 没有以上种种情态,就没有我自己;没有我,它 们也 就无从显现。人们能够认识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就 近乎 大道了,却不知是谁所使然。好像有“真宰”主持此 种关 系,又看不见它的迹象。“真宰”的行动是能够验证 的,却 看不到它的形体,它确实存在而没有形迹。百骸、九 窍、 六脏等都完备地存在我身上,我与哪部分最亲近呢? 你都 同样喜欢它们吗?还是有所偏爱呢?如若同样喜欢它 们, 都把它们当做臣妾吗?把它们当做臣妾,它们就不能 够相 互统治了吗?还是轮流做君臣呢?是否另有“真君” 主宰 着呢?无论寻求到“真君”与否,对其自然本性都是 不会 有所增减的。世人一旦形性形成,不知保住“真君” ,虽不 即死,却也是在坐等死神的降临。与外物相逆相摩擦 ,驰 向死亡,尚不知停止下来,不是很可悲的吗?终身奔 忙, 而看不见成功,总是困顿疲倦的样子,也不知道自己 的归 宿,能不悲哀吗?人们所说这种没有死亡,又有何益 处呢? 人的形骸逐渐衰老,其精神也随之衰竭殆尽,能说不 是极 大的悲哀吗?人生世上,本来就如此暗昧无知吗?难 道只 有我这样暗昧无知,世人也有不暗昧无知的吗? P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