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人物](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331/03/20230331031224642.jpg)
出版社: 华文
原售价: 79.00
折扣价: 47.40
折扣购买: 红楼人物
ISBN: 9787507556803
张一南,北京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文学博士,中华诗教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体学、中古诗学及相关文化背景。教授中国中古文学史、大学国文、中国古典文学欣赏、诗词创作等课程。其中,大学国文通识教育课,深受学生喜爱,成了“不太容易选到的课”,经常教室爆满,学生甚至需要站在过道听课,她被北大学子评为“女神”教师。已出版《年轻人的国文课》《跟<红楼梦>学诗词》《晚唐齐梁诗风研究》等。
《 红 楼 梦 》 里 那 么 多 的 人 物, 那 么 多 的 头 绪, 从 谁 写 起 好呢? 曹雪芹的办法是从刘姥姥写起,写一个几乎是最底层的边缘人物,让她带着我们,从下往上审视他编织的这个梦。而我既然是来拆解这个梦的,那么就要反其道而行之,写一个几乎是最顶层的边缘人物,通过他,从上往下审视这个梦。我选择的这个人物,就是贾政。 《红楼梦》的“男一号”毫无疑问是贾宝玉,这个人物身上有着最强的代入感。但是在讲贾宝玉之前,我们先要把贾政说清楚。因为我们对贾宝玉的很多误解,其实都源于对贾政的误解。 长大了的二爷 贾政是贾宝玉的父亲,贾代善和贾母的二儿子。他的亲哥哥,就是贾琏的父亲——贾赦。《红楼梦》里的人都管贾宝玉叫“二爷”,其实你有没有想过,贾宝玉的父亲,也是一个“贾二爷”呢。不但如此,贾政的爷爷荣国公,是宁国公的弟弟,也是一个“贾二爷”。就连似乎并没有哥哥的贾琏,也被人叫作“琏二爷”。曹雪芹似乎总是对“二爷”情有独钟。 在封建大家庭中,嫡长子往往比次子承担着重得多的责任和期望。因为长子是要“袭官”的,注定要代替父亲,成为家族的代表和管理者。在保留着中国传统观念的普通人家,也存在“你是哥哥,你要照顾弟弟们,要给弟弟们做出表率”这样的说法。 而次子或者更小的儿子,本质上只是“备用”的,只有当哥哥出了意外,才需要代替哥哥承担起家族的种种责任。从理论上说,只要哥哥一切安好,弟弟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哥哥的照顾,或者去做一些冒险的事、自己喜欢的事,不是非要承担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的任务。所以,父母在教养次子时,心态要比教养长子放松很多,次子在成长中面临的压力要比长子小得多。成长经历的差别势必会影响人的性格。 当然,现实是复杂的。现实中,哥哥不一定都比弟弟面临更大的压力,但是现实主义小说是要讲究典型性的,曹雪芹在塑造人物的时候,对“袭官”的长子们,与“贾二爷”们,按照他对世界的理解,有着不同的安排。 在曹雪芹笔下,贾家的“大爷”们,都是不太指望得上的。在贾政这一辈,东府的长子早亡,由次子贾敬“袭官”;顶替了长子位置的贾敬,表现也不太好,终生碌碌无为,晚年醉心修道,不问家事,任凭子孙把东府折腾得一团糟,最后吃丹药把自己毒死了;西府的长子贾赦更是个十足的恶霸,为了抢几把扇子,把石呆子逼得家破人亡,还在娶了一堆小老婆的情况下,妄图霸占贾母身边的鸳鸯。在宝玉这一辈,东府的贾珍与儿媳秦可卿关系暧昧,还在秦可卿的葬礼上不顾礼制,大肆铺张;西府的贾珠据说活着的时候很完美,但可惜二十岁时病死了,没有出场。再下一辈,东府的贾蓉似乎只有讨好凤姐的戏份,至少看不出宁国公嫡系继承人的气度;西府的贾兰年纪尚小,似乎也看不出什么过人的才识。这些理应受到家族重点培养的长子,无论是在才能上还是道德上,都成了贵族教育的失败案例。不知道是不是他们承受的压力太大了,产生了逆反心理。这里恐怕也寄寓着曹雪芹的调侃。 曹雪芹对“二爷”们,则要温柔很多。光彩夺目的男主人公贾宝玉是“二爷”。甚至书中贾琏没有哥哥出场,但也呼以“琏二爷”,这恐怕是作者对这个人物存有暗暗的偏爱。而经常被脂砚斋 赞为“政老”的贾政,也是一个“二爷”。任何大人都是从小孩子长大的。贾政小时候,跟贾宝玉一样,也是一个锦衣玉食的公子哥儿。当时,注定会袭官的是贾赦,家里人必然会对贾赦严格要求。贾政如果想做官,正常情况下只能通过科举的途径。如果他考中了进士,肯定也是全家的光荣。如 果他考不中,会怎样呢?也不会怎样,贾家难道还能饿着他吗?大不了就是做一个无所事事、靠哥哥照顾的公子哥儿。所以,你别看贾政长大以后俨然成了封建道德的化身,他的童年应该是过得比较轻松自由的。 ……贾政在出场的时候,已经做到工部员外郎,算是中层官员了。做到这个官职,已经可以维持世家的地位。以后如果再有工作变动,无非是在中层官职内部打转,从工部转到吏部,从逍遥的闲职变为忙碌的实职之类。再往上升迁,余地也不大了,因为要升为高级官员,非得机缘巧合,为国家立下大功劳才行。所以我们看到的贾政,是比较清闲的,没有什么奋斗的动力。后半段,曹雪芹不想老写贾政了,就给他加了点工作量,把他外放到地方上,不让他老在家待着了,这也属于官员的正常迁转。贾政的仕途,算不上显赫,但也算不上不得志,就是一个“命很好”的普通人。 贾政在前半段人生,过得是比较舒服的。父母对他要求不高,皇帝又免了他的考试,得到的工作也是不错的。但是,贾政不可能一直舒服下去。年复一年,他逐渐成了王夫人的丈夫、五个孩子的父亲、李纨的公公、贾兰的爷爷,成了清客们依附的东道主、路人们仰视的政老爷。在这些人面前,当年的小爷不能再任性了,他必须长大,端起一个方正君子的架子来。而他那袭了官的哥哥反而越长越不成器,无论能力还是威信,都无法达到一个书香门第大家长的水准。贾政还势必要承担起很多本来属于他哥哥的责任。这一切责任都是贾政不能推卸的,因为他身边的人,都是他的家人,他爱的人。只要他是和他儿子一样的“多情公子”,他就不能不背起这些甜蜜的负担。 人在成长过程中总是要被社会异化的,而世家公子长成世家老爷的动力,其实还是一个“情”字。如果一切平稳,贾宝玉没有“情极之毒”,他的未来,无非就是像贾政一样。从这个意义上 说,贾政就是长大了的贾宝玉。 1.张一南老师是北大学子追捧的“女神”老师、资深“红楼粉”,句句经典、篇篇硬核。 2.张一南老师的大学国文通识教育课,深受学生喜爱,成了“不太容易选到的课”,经常教室爆满,学生甚至需要站在过道听课。 3.有趣有料的红楼人设,每个人物都是曹雪芹,与当代年轻人轻松聊红楼。 4《红楼梦》是一部小说,一部架空的小说,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是成年人对少年生活的追忆。《红楼梦》的人物设定具有典型性,人物的身份决定了人物的性格表现。 5.怎样才能理清《红楼梦》中纷繁复杂的人物关系呢?这本书也会教给你一些方法:比如,《护官符》到底怎么读,怎样像记十二星座那样记清十二钗。帮你把人物分析变成游戏,总览《红楼梦》的全局。 6.我们看到:贾政是长大的“二爷”、是傲娇的老爸,还有掉粉事件。 7.总之,跟着张一南老师,轻松读红楼,聊红楼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