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与丁玲(修订本)

沈从文与丁玲(修订本)
作者: 李辉
出版社: 大象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33.30
折扣购买: 沈从文与丁玲(修订本)
ISBN: 978753479998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 初识丁玲 故乡都已遥远。生活正在开始。 一个古老的都市,一个苦难却又充满刺激、充满诱惑 的时代。未来的故事,就在一次偶然相遇中开始。谁也没 有将目光投向未来,谁也不会在充满热情和理想的年纪, 去构想未来漫长曲折的路。更不会料想一次简单的相识, 一个寻常到毫无传奇色彩的故事开端,会延续那么悠长, 会叠现出那么多的画面,会在散发出令人回味无穷的气息 之后又带给人们无穷的遗憾。 沈从文与丁玲,相识了。正是开创生活的年纪。回忆 往事是许多年之后的心境,此时,则对每天发生的一切都 感到新鲜,感到一种亲切。 这就是丁玲给沈从文的第一个印象。时间:1925年春 天。地点:北京。引文中提到的“胡”,即胡也频。 此时的沈从文,正处在从极其艰苦的自我奋斗走向成 功的文学之路的转折时期。 从遥远的湘西来到这里,沈从文已经度过了三年左右 的时光。在这些日子里,这位当过湘西军人的年轻人,一 直在困境中执着地做着文学的梦。他试图进大学成为一名 正式大学生,然而,几乎没有上过正规学校的他,在考燕 京大学国文班时,只得了零分。他只能在公寓自己的“窄 而霉小斋”里,忍受饥饿和寒冷的痛苦,无休止地写着。 对于他,文学的诱惑是不可抗拒、无法摆脱的。 沈从文的命运,似乎是随着郁达夫的到来而出现转机 的。1924年冬天,在收到沈从文的信之后,郁达夫走进了 “窄而霉小斋”,看望处于穷困之中的这位二十二岁的文 学青年。沈从文的窘状激起了郁达夫对社会的愤慨,当天 晚上,他就写下了为沈从文大声疾呼的文章《给一个文学 青年的公开状》。 1925年1月,沈从文的作品开始在报纸副刊上发表, 其中的一个副刊为《京报》的“民众文艺”,编辑者之一 便是胡也频——当时叫胡崇轩。 胡也频比沈从文小一岁,1920年离开家乡福建,曾在 天津大沽海军预备学校读书。学校停办,他来到北京,也 在艰苦的生活中做着文学的梦。在发表沈从文的作品之后 不久,胡也频和另一位编辑项拙来看望他。共同的文学兴 趣,相似的生活感触,把他们紧紧连在一起了。 胡也频在认识沈从文之后没几天,便把丁玲带到了“ 窄而霉小斋”。沈从文的面前,就这样出现了一个陌生、 新奇的女子,一个将在两年后闪现在中国文坛的文学新星 ,一个会与他在长达六十年的时间里产生友谊和隔阂的湘 西老乡。 丁玲比胡也频小一岁。这样,他们三人的出生年份分 别为:沈从文1902年;胡也频1903年;丁玲1904年。 这是青春的梦最为美丽的年纪,也是感情最为敏感和 丰富的年纪。三个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在中国社会最动荡 的时代,在中国新文学最富活力的时候,相逢在北京。P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