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南海出版公司
原售价: 76.00
折扣价: 44.10
折扣购买: 我一定要成为化石 化石形成的12种方法
ISBN: 9787544290876
[ 日 ] 土屋健 著 日本Office GeoPalaeont工作室代表,科普作家,日本金泽大学自然科学研究科硕士,曾担任科学杂志《Newton》代理部长。近期著作有《有趣的日本恐龙指南》(日本平凡社)、《怪异古生物考》(日本技术评论社),监修 图 书 有 《MOVE COMICS 地球与生命的大进化》(日本讲谈社)等。
“化石”是什么 死后成为化石。你有没有过这样的念头?当看到博物馆里展出的恐龙骨骼标本,你有没有想过“啊,我死之后装饰在它旁边也不错”?或者,你有想象过把自己珍贵的物品做成化石,被未来的人类(或者其他高等智慧生物)发现吗? 咦,你没这样想过?真的吗?那也请不要着急合上这本书。相信当读完入门篇后,你也会因为想到自己能成为化石而热血澎湃吧。研究化石形成的过程,是古生物学中的一个领域。在研究古生物化石的基础上,了解化石是如何形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该领域以古生物学为基础,名为“化石埋藏学”。反正都要成为化石,不如试着踏进化石埋藏学的世界一探究竟,将自己变成心目中理想的化石留存下来吧! 那么,你印象中的化石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假如,你想把自己的骨骼装饰在恐龙复原骨架的旁边,那么在你死后只要重新将你的骨骼组装好就可以了。 这就是骨骼标本,学校生物教室里常见的物品。听说过透明标本01吗?用化学药品处理,将肌肉和其他软组织透明化,并将硬组织进行染色就成了透明标本。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将眼球等软组织分别进行染色。要想长期保存标本,必须要采取温度管控等专业措施。尽管如此,这样真的能做成美丽的标本吗?(毕竟我没有见过人类大小的大型透明标本……)“我印象中的化石并非如此!”一想到这,我猜有人会合上这本书了。 科普看腻了?不如来“推理”万万没想到,考古的尽头是推理。人人都是化石猎人,了解12种化石的形成方法及条件,看看你周围有没有化石形成的宝地吧。可能有意外收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