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原售价: 33.00
折扣价: 19.80
折扣购买: 格言联璧(名家注评本)(精)/国学经典丛书
ISBN: 9787570204274
张齐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 2008年获得清华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研究,先后在《历史研究》、《文史》、《**学研究》、《光明*报》、《国学学刊》、《周易文化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并著有《亦俗亦术:汉魏六朝风水信仰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世说新语>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合著),《玄学史话》(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等。
古今来许多世家①,无非积德;天地间**人品②,还是读书。 【注释】①世家:语出《孟子?滕文公下》:“仲子,齐之世家也。”指王侯分封建国,子孙世代承袭,后泛指世代贵显或以某种职业世代相承的家族。 ②品:这里是等级、品级的意思,并非指人的品格。此句即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之意。 【译文】古今许多世族大家的传承,无不是靠积累德行;世间*高洁的品质,还是由读书培养。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①;修德不期获报②,自然梦稳心安。 【注释】①究竟:毕竟,终究。 ②不期:不期望,不期待。报:回报。 【译文】刻苦读书,即使不能功成名就,毕竟使人品质高雅;修养德行,而不期待回报,自然能够恬然安眠。 为善*乐,读书*佳。 【译文】世间之事,行善*令人快乐,读书则*值得赞许。 诸君到此何为?岂徒学问文章,擅一艺微长,便算读书种子①? 在我所求亦恕,不过子臣弟友,尽五伦本分,共成名教中人②。 【注释】①擅:擅长。艺:古有六艺之说,一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基本技能;一指六经,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从上下文看,此“一艺”指六经一种。 ②五伦:指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伦理关系。名教:名即名分,教即教化,是指通过确定人的身份、人伦义务来教化天下,以维护伦理纲常、等级制度。 【译文】诸位为何到书院学习?难道只是为了做学问、写文章,习得一门微末的技艺或特长,便可算得上传承文化的读书人? 我所追求的也很明白,只是在为子为臣为弟为友上,尽到五种人伦的本分,成为伦理教化的正人君子。 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①。 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②。 【注释】①文学:古代的文学既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学,还包括学术思想,是学术与文学的总称。 ②济:助长,成就。 【译文】聪明若是用在正路,越聪明越好,文学功名*能使其锦上添花。 聪明如果用于邪路,越聪明越坏,文学功名恰好会助长其奸佞。 战虽有阵①,而勇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注释】①阵:*阵,古代*队的战斗队形。 【译文】对于交战而言,即使有阵法,但勇猛方为根本;对于丧事而言,虽然应该遵循礼法,但内心的哀痛方为根本;对于读书人而言,即使满腹学识,但德行方为根本。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①,巧妇不可以主中馈②,文章之士不可以治**。 【注释】①飘风:旋风,暴风。《诗?大雅?卷阿》:“有卷者阿,飘风自南。”毛传:“飘风,回风也。”宫商:本意指五音中的宫音或商音,古人以宫、商、角、徵、羽为五声或五音,这里泛指音律。古人“候气定律”,天地之气合以生风,风气正则音律定。飘风回旋不定,所以不能定音律。 本类简评 “存养”,即“存心养性”,是中国古代关于修身养性的重要主张和基本方法。其核心就是要通过克制各种自身的欲念、外在的**,从而保有上天赋予的本心、天性。“存养”思想,源于孟子,是建立在“性善说”基础之上的。宋明理学秉承了孟子的“存养”说,加以完善和体系化,从而建立起一套修身养性的基本方法。它认为,每个人都秉承上天赋予的善良本心,此称之为“性分”,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成为尧舜的潜质,只要将自己的“性分”守护好,就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因此,本篇许多格言,都是围绕如何“存养”展开的,格言所强调的就是,一个人如何去守护自己的本心,并用它来对抗各种欲念、**,以省察、节制、涵养、谦退之法,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成就圣贤之道。文中所提出的一系列存养方法:穷理、尽性、达天、谨言、慎行、清心、寡欲、克治、静默、敛抑等,对于**我们修身养性也不无启迪。通读本篇,我们常常会被其中激荡的崇高理想所深深打动,为其中所推崇的修身法门而衷心折服。时代不同了,道德伦理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这种守护理想,守护人类精神家园的精神却永不过时。 ◆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担纲丛书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齐明注评,打破阅读障碍,普及性和专业性兼备 ◆教育专家顾明远、李镇西、余映潮、魏书生等联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