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刃
作者简介
K.J.帕克是英国作家汤姆?霍尔特发表奇幻小说时使用的笔名。 汤姆?霍尔特出生于伦敦,毕业于牛津大学瓦德汉学院。曾为律师,现定居在英格兰南部经营自己的农庄。平日喜欢冶金、锻工、木工等原始手工劳作,对钱币收集、军事研究、中世纪城市规划等学术研究均有涉猎。 他自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在以本名发表历史小说的同时,又以K.J.帕克为笔名发表奇幻小说。而K.J.帕克的真实身份一直保密到2015年才正式公开。 他以K.J.帕克为笔名出版的奇幻小说迄今已有二十余部,多次获得世界奇幻奖。他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语言风趣幽默,深受读者喜爱。
内容简介
世上大概少有比你自己的血更令你愁苦的景象了。他左侧的裤腿完全湿透,仿佛遭遇了夏季突如其来的猛烈暴雨,尽管持续时间不过一分钟上下,却能把你从里到外浇透。只不过是血水而非雨水。等到达某个临界点,失血太多,人就救不回来了。这是一个医学生告诉给他的,不过当时他没留心听。在到达那个点之前的一小段时间,也可能是之后,你开始产生微醺的感觉;注意力难以集中,你真的很想闭上眼睛打个盹儿,虽说你很清楚自己多半再也醒不过来。据那个医学生说,那感觉虽说算不上开心,却也不是要命的惊恐。并不怎么疼,而且主要是你压根不在乎。 之前或者之后的一小段时间。他放松下来,任脑袋靠在钟房墙上。如果我死了,他心想,至少不必再对自己做的事负责。我可真不想来那么一遭,忍受旁人的大惊小怪,害自己又不快又尴尬。想到这里他微微一笑。他们会跟着那足足一里宽的血迹追过来、匆匆忙忙地冲上钟楼的阶梯;他们会一脚踹倒大门然后发现我已经完蛋了——差不多跟逃掉了一样好。否则他会被捕,跟醉鬼和街上的粗人一起关进牢房、度过悲惨耻辱的一晚;他会公开受审,检察官会用富有画面感的细节一五一十地描绘出他所做的那一切蠢到极点的蠢事,他会瞥见旁听席上父母的脸,并为此心碎;他会在关押死囚的监牢里经历难以忍受的漫长等待;当行刑的那个早晨到来,当第一缕阳光透进窗户,他还会感到巨大的惊恐,几乎控制不住要大小便失禁。能逃过所有这一切几乎跟完全逃脱惩罚一样好。他咧嘴一笑,低头看腿上那片湿漉漉、亮闪闪的红色。来啊,他说,再流快点。 最少最少,如果他死了,就不必再面对父亲的质问:他究竟以为自己在搞什么名堂?到底是中了什么邪?这总归是挺不错的。好吧,爸爸,是这样的。我去了讲堂,不是去听我该听的课,而是因为想认识姑娘的话,那地方最好。我认识了许多姑娘。不是靠机缘巧合,是专门去找的。我遇到姑娘就像胡昂表兄和他那群贵族兄弟在树林里遇到野猪:带着精心训练的猎狗、目标明确。讲堂的走廊真是好地方——请别把这话当作建议,爸爸,我可不愿你也落得和我一样下场,死在哪儿的钟楼里。总之你在讲堂走廊遇到的姑娘简直完美:出身上流社会、聪明、迫不及待要挑战传统。家里允许她们独自出门,而你只需要做一件事:留心她们刚刚上的是哪门课。如果是文学,你就跟她们聊晚期矫饰主义诗歌中对意象的运用;如果是自然哲学,就对萨洛尼努斯的非实体原理做一个详尽的批判。只要预先读一点基本的背景知识,小菜一碟。 爸爸,我遇到了一个姑娘。这人其实挺有趣的,她对塞吉美如斯农业改革中的社会因素有很多看法,而且我还挺喜欢她对百分之十土地税的意见。不过聊归聊,正事总得办,于是我就缩短学术讨论去了她家,因为她父亲肯定要等议会散会才能回来。多谢你一直拿政治烦我,我对此倒也有几分了解,所以我知道他们要辩论产权法修正案。这题目比火山还烫手,他肯定要辩上一整晚,不到天亮不会回家。完美。 恐怕我是永远没机会知道辩论结果了,爸爸——也许你可以写张小纸条烧给我,就像神殿里为死人祈祷那样——不过我猜贵族派应该在第16条上妥协了。真讽刺不是吗?作为冲动的年轻激进派,这结果正好遂我心意。但假如辩论经过真的如我所想,那么正是他们太早妥协害我丢了性命。这么说来我算不算是为公平分配公共用地的事业牺牲了性命呢?真要这样倒好了,不过我觉得应该不算。真可惜。在我人生中某些无可救药的浪漫时刻,我会说这一事业是值得为它去死的。我猜这取决于你如何解读“事业”这个词。事业的意思是首要因素,没错,但这并不会为我在革命英雄万神殿赢得一席之地。当然了,我之所以成为冲动的年轻激进派,也不过是为讨讲堂遇到的那种姑娘欢心罢了。 史诗奇幻需要宏大的视角,时间跨度动辄千百年,这样的叙事固然激荡人心,但不免沉重、老气。《开刃》这部小说保留了史诗奇幻固有的味道,但摆脱了它的缺点。谁说厚重的历史沉淀下不能有热血?谁说上百年顶级智慧的谋划就一定能胜过激扬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