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天津科技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10.10
折扣购买: 儿童疾病心理学
ISBN: 9787557672843
心身医学,是心理学和疾病学交叉的一个分支 由心理原因诱发的疾病叫作心理疾病,这个心理疾病 所属的医学范畴,在医学上有个专业术语,叫心身医学。 这个术语有两层含义。严格来讲,心身医学是医学和心理 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的是心理和生理(身体)障碍的相互 关系。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这个名 称来源于两个希腊词语:“psycho”意为“心灵”, “soma”意为“躯体”。在广义上,心身医学指这种相互 关系的所有表现,也就是各种心身失调和心身疾病。因 此,在现代医学语言中,“心身医学”这个术语指的既是 学科本身,又是该学科研究的对象。 现代心身医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科研方向,它涵盖了几 个科学分支: 心身医学专注于疾病的研究与治疗,因此人们将它看 作医学的一个分支; 心身医学研究情绪和心境对生理过程的影响,因此可 以将它归入生理学领域; 心身医学与心理现象和心理机制有关,也与引起心身 失调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有关,因此它也是一个心理学分 支; 心身医学研究并采用的方法,能够矫正对身体有害的 各种人类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构,因此它属于精神病学的范 畴; 心身医学研究心身疾病和社会关系、生活条件、传统 文化、社会态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也可以将它归入社 会学领域。 作为一门科学,心身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就连古代 的医生,包括“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本人也曾断言:心 态在许多方面都影响着身体的健康,并且身体的疾病也影 响着心理的健康。难怪有一句名言流传至今:“在健康的 身体里,有着健康的心灵。”这句名言正好是心身医学的 一个例证——如果一个人有健康的身体,那么说明这个人 也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1818年,“心身医学”这个术语首次被引入医学领 域。德国精神科医生约翰·亨罗斯提出了这个概念,他认 为,人的道德品质和让人不安的负罪感,是导致各种疾病 和心身紊乱失调的原因。后来,心身医学的概念得到了不 断的扩展和补充。人们从20世纪中期开始使用这个术语的 现代含义,此后又发表了很多与该课题相关的科研著作, 并且成立了美国心身医学学会(1950年)。 起初,在心身医学的形成时期,这门学科旨在消除身 体和心理之间的脱节现象,找到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 确定两者的相互作用,因此建立了相当粗糙而片面的心身 失调与心身疾病模型。后来,在这门科学的发展过程中, 这个模型被更广泛的概念所取代。人们研究了这样的可能 性:任何疾病的产生,都是生理、心理、社会因素之间复 杂的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使疾病的多重因素开放模型得以 建立。因此,对不同心身医学表现的研究,取代了狭义上 的心身疾病,一套解决问题的完整方法被制定了出来。 心身医学把心身疾病和心身失调确定为研究对象。心 身疾病和心身失调涵盖了一类广泛的疾病状态,它们由于 心理和生理过程的相互作用,在人体内得以发展、增强。 这类疾病状态分为三种类型: 心理失调在身体层面上的表现(也就是说,心理障碍 “浮出水面”,表现出各种病态的生理反应)。 在心理因素(包括各种心理创伤)的影响下,形成生 理性的病态现象,以及各种疾病。 生理的异常现象在心理层面上的表现(身体疾病和障 碍反过来对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产生显著影响的情况)。 我们不会详细叙述第三种心身失调的类型,因为本书 主要关注的是心理对身体的影响,而不是身体对心理的影 响。心身医学中的前两种疾病状态,通常被分为三种类 型:转换性癔症、功能障碍和心身疾病。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