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实用九型人格心理学(畅销5版)

超实用九型人格心理学(畅销5版)
作者: 杨珊珊|责编:陈晓冉
出版社: 中国法制
原售价: 49.80
折扣价: 29.40
折扣购买: 超实用九型人格心理学(畅销5版)
ISBN: 9787521608915

作者简介

杨珊珊,知名心理作家,代表作有《心理学与九型人格》《正能量心理学》《婚恋心理学》《心理学与我们》《心理学大爆炸》《每天学点心理学》《FBI心理分析术》等。

内容简介

九型人格诞生记 有关九型人格的起源和发展,学者们众说纷纭。目前 比较主流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认为九型人格符号体系最初 出现于伊斯兰神秘主义教派苏菲派的某些教团中;另一种 认为九型人格早在公元前2500年的巴比伦就出现了。但是 这两种说法都仅仅是人们的推测而已。 以上推测使九型人格的起源变得晦暗不明,一些人坚 信九型人格来自七宗罪的观念,加上其他两宗罪,就构成 了“九宗罪”。其中,七宗罪包括愤怒、傲慢、妒忌、贪 婪、饕餮、淫欲和懒惰,另外的两宗罪是欺骗和恐惧。这 九宗罪分别代表了一种主导人格,因而衍生出后来的“九 型人格”。 九型人格真正得以发展,要归功于以下几个人。 第一位是乔治·葛吉夫(1877—1949年)。他是一位崇 尚冒险的探险家,是神秘的灵修导师以及孜孜不倦的求知 者。对于他的评价不尽相同,有人认为他不过是一个玩弄 手段的江湖骗子,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资深的心理学家。 但是不管怎么说,葛吉夫将数学符号体系运用在了九柱图 上。他的九柱图将圆周分为了九等份,每等份连接起来就 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不规则的六边形。葛吉夫分析说 ,九柱图中的三角形代表了更高力量的所在,而六边形则 代表了不同的人。 通过葛吉夫的努力传播,九型人格在 20世纪初逐渐被欧洲人所熟知。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前,葛 吉夫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圣彼得堡和莫斯科集中讲授九 型人格。后来,葛吉夫又在位于巴黎城外的枫丹白露附近 创立了自己的学校。这样,九型人格伴随着葛吉夫的思想 ,通过巴黎、伦敦、纽约以及世界各地小范围的私人研究 群体传播开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葛吉夫对九型人格的探究有一种 历史的意味,但是他却没有直接证明九种类型的理论,也 没有和九型人格符号体系建立联系。我们唯一可以承认的 是他首先让西方人认识了九型人格的符号体系,并且综合 了其他研究者对九型人格研究的相关观点。 第二位是奥斯卡·伊察索。他是艾瑞卡研究所的创始 人,也是九型人格的真正创始人。伊察索的主要贡献在于 ,他围绕着九型人格中对九种“自我固着”和“私欲”的 分布排列以及相关的实例说明,开启了人们对自我结构中 精神潜能的探索。 伊察索最初在玻利维亚的拉帕兹应用心理学研究所讲 授九型人格。后来,他辗转到了智利,继续对九型人格进 行研究。1971年,伊察索来到了美国,并且建立了艾瑞卡 研究所,专门进行九型人格的研究。伊察索建立的理论体 系称为“九角图”,他将九种人格类型的核心观点和九型 人格符号体系按照正确的排列组合在了一起,并且将这个 体系放在了灵修教学的大语境中。这个体系不但能帮助我 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而且能激发我们对九型人格理论和实 践的兴趣。 伊察索对九型人格的研究和解释内容繁杂,各个角度 都有涉及,他的研究成果在北美许多大城市的艾瑞卡研究 小组和出版物上都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