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随心动(精)/光启文库

思随心动(精)/光启文库
作者: 严耀中|总主编:陈恒//孙逊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1.10
折扣购买: 思随心动(精)/光启文库
ISBN: 9787100177115

作者简介

严耀中,浙江慈城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已出版著作有《北魏前期政治制度》、《中国**与生存哲学》、《汉传密教》、《江南佛教史》(修订本改名《中国东南佛教史》)、《佛教与三至十三世纪中国史》、《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两晋南北朝史》、《魏晋南北朝史考论》、《宏观与微观视野里的中国**》、《晋唐文史论稿》、《华梵杂学集》、《中国古代的婆罗门教和婆罗门文化影响》等。

内容简介

占卜是人企图掌握自身命运的一种努力,尤其在人类诞生之初,而且会和人类之存在相始终,因为无论人类的智慧和能力有多大的发展,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也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决定自身的命运,于是总会希望另有机会和手段来增加自己的掌控力。鉴此,几乎世界上所有民族及文化里都有着占卜,虽然或多或少,形式不一。 为什么人类会如此普遍地喜好占卜?为什么会相信占卜的结果能够告诉自己的未来及各种祸福成败?关键在于人们深信占卜是可以在不同规律的形态中找得出相关的对应点来,从而可以预知将来,并在因果律的启示下趋福避祸。如此信念之形成,出于人们以下的重要生存经验和知识: **,万物是在变化发展着的,在这动态的过程中,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而人是生活在具有规律性的世界里,*出*落、潮涨潮退、春夏秋冬,等等,无不体现出自然界的规律。即使是偶尔发生的洪水地震,也认为通过从长计议,发现是有一定规律性的。直至**,气象、地质部门属下的一些人员和机构,还仍旧在从事这方面的探索。 第二,人生命的本身也是依靠规律性的运行来支撑的,如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睡眠系统,等等。这些系统的运行如果有些不符正常规律,就意味着生病,人体器官失去了这些**就是死亡。因此人必然会本能地相信世界是有规律的,一切事物都应该具备规律性,也就有了可探知性。虽然现代科学告知我们,世界也同样充斥着不规律的现象,但至今也只得到少数人的内心认可。 第三,因果关系是规律性表现的一个基本特征。任何事物、任何现象之发生或变异,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应该都是前因之果,同时又是后果之因。鉴于可以“从偶然性的假象里去认知潜蕴着的必然性”(黑格尔《小逻辑》),于是抓住某个现象或事物认定它是“果”,就可以分析出造成如此结果的“因”来。同理,假若认定某事物或现象是作为“因”的“兆”,就能推算出它会造成的“果”之如何,即如叶适所言:“《易》举一以见二,指二以明一,诸卦无不然也,而莫著于坎、离。”这种由经验累积起来的认知,被人们接*为一般的思维方式,也是占卜的基础思路。早期人类把这种因果关系看作是神明之体现,占卜就被当作获取神明预示的灵感之手段。 第四,也是通过生活经验之积累,人们认为在不同的规律之间,或者因果关系之间,也有着对应,至少是相呼应的关系。如在中国文化里,二十四个节气和农作物生长之间,以及人的生理变化也都有着一定的对应或呼应关系。人与自然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只要眼界放得足够宽,问题看得足够深,在不同的因果关系之间寻找出对应点来,就能由此及彼,先知先觉。如果已有的认知仍不够广不够深,不能**到**,就让占卜在几个可能对象里选择其中之一,即所谓“卜以决疑”。由于这样的占卜有着一定的成功率,所以也就体现出占卜存在的合理性。 第五,运动着的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这是能够通过经验而体会到的,这种经验的积累并加以分析归纳,用来趋利避害,便是智慧。在如此智慧养成的早期,难以用语言进行系统而又完整之表达,以占卜的方式来预告利弊,本身也体现着利用符号的一种智慧。 第六,正如杰西卡?罗森在解析中国古代的墓葬后认为在对宇宙的认知上,“中国人构想的不是一个在天宫中有着超凡神祇的世界,而是一个复杂的各部分相互关联的系统”。通过卦爻的占卜正是以有着这样的一个系统为思想基础的,而且由此还可以推定系统里应该有着贯穿天、地、人的理或道。 用思想带动心之方向,用心思考当下人物世故。 于古言、古事、古意中寻求对当今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澄清传统文化所流传下来的概念、思想,用严肃的学术理路与思考,求得振聋发聩的经世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