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地理/中国文化读本

中国古代地理/中国文化读本
作者: 黄镇伟|主编:朱永新//杨海明//马亚中
出版社: 浙江古籍
原售价: 10.00
折扣价: 8.20
折扣购买: 中国古代地理/中国文化读本
ISBN: 978755400313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地理文献很多,目前尚无全面的统计数 字。 从二十五史《经籍志》(或《艺文志》)所载史部地理 类 书目来看,其数量是相当惊人的。虽然有些文献已经 失 传,但现存历史地理著作依然十分丰富,至少有一万 种。 这么多的文献,自然体裁不一,内容各异,但概括起 来, 大致可分为六类,每一类都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说到中国历史地理文献的类型,首先应当提到的 是 正史中的地理志。《地理志》有时称作《郡国志》、 《州 郡志》、《地形志》或《职方考》,既是正史的重要 组成 部分,又是相对独立的历史地理著作。这类著作的体 例 是由班固在《汉书》中创立的。在二十五史中,共有 十七部史书中含有这方面的内容。此外,正史中的《 河 渠志》(或《沟洫志》)、《食货志》、《五行志》、 四夷传 和有关人物传记中也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地理资料。这 些 资料也是研究历史经济地理、军事地理、民族地理和 文 化地理必须阅读的。 正史地理志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提纲挈(qi 色) 领,简明扼要。二是正史地理志一般都是叙述政治地 理 的,不管篇幅长短,不管名称如何,大抵都是以郡县 为纲, 叙述当时全国疆域和行政区划的,基本上属于沿革地 理 的范畴。三是史料来源相对可靠。正史中的地理志一 般 都是根据前期的档案、国史、实录、地志、图经修成 的, 所以,其史料价值很高。 第二类历史地理文献是全国总志。全国地理总志 即专 门记载全国历史地理的志书。现存全国地理总志主要 有: 唐,魏王(李)泰《括地志》、李吉甫《元和郡县志》 ;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王存《元丰九域志》、欧阳态 (mfn)《舆 地广记》、王象之《舆地纪胜》;元,孛兰胖(灯)《 大元大 一统志》;明,陈循《寰宇通志》、李贤《大明一统 志》;清, 穆彰阿等《嘉庆重修一统志》。此外,《通典·州郡 典》 和《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也带有全国地理总志 的性质。 这些总志的特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首先,这类著 作 基本上都是靠官方的力量,在各地已有方志的基础上 修 成的。其次,都是以全国的范围作为叙述的对象。再 者, 卷帙(zhl)浩瀚,网罗宏富。这类书的部头都比较大 , 少则数百卷,多则数千卷,保存了大量的很有价值的 历 史地理资料。 第三类是地方志。地方志是专门记述地方历史地 理 的著作。我国方志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两千多 年 以来,各类方志层出不穷。省有省志,府有府志,州 有 州志,县有县志,邑有邑志,乡有乡志,里有里志。 此 外,还有山志、水志、湖志、泉志、桥志、亭志、庙 志、 名胜志、金石志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据统计, 我 国古代留传下来的方志达8500种之多㈣。 地方志的种类虽然很多,涉及的地方也很广,但 一 般说来,有关重要地区或重要方面的方志相对较多。 如 记述著名古都的方志即有《历代宅京记》、《三辅黄 图》、 《长安志》、《雍录》、《长安志图》、《类编长安 志》、《唐 两京城坊考》、《帝京景物略》、《日下旧闻考》、 《洛阳伽 (qi6)蓝记》、《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等等 。 地方志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区域性。这个特点一 般 都可以从它的名称上清楚地看出。通志一般都是省志 。 府志、州志、县志也都是以当时的行政区划为名的。 地 方志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综合性。无论是省 志、 府志、州志还是县志,都是综合性的著作。不仅有自 然 地理方面的内容,而且还有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现 存 方志以明清方志为多。 第四类是专著。这类著作绝大多数都是历史地理 学家 的研究成果。从有关资料来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无 名氏 的《山海经》,郦道元的《水经注》,贾耽的《古今 郡县道 四夷述》,王应麟的《通鉴地理通释》,顾祖禹的《 读史方 舆纪要》,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肇 (zh60)域志》, 杨守敬的《水经注疏》,胡渭的《禹贡锥(zhui)指》 等等。 历史地理专著的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学术水平 高, 影响大,是学习和研究历史地理必读的著作。其中《 水 经注》、《读史方舆纪要》、《天下郡国利病书》、 《水经注疏》 和《禹贡锥指》显得更为重要。 第五类是游记。古代文学家和史地学家有撰写游 记 的传统。现存游记不少,与历史地理有关的主要有: 法 显《佛国记》、玄奘《大唐西域记》、马可·波罗《 马可.波 罗游记》、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等。P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