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洛卫夫人(译文名著精选)

达洛卫夫人(译文名著精选)
作者: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译者:孙梁//苏美
出版社: 上海译文
原售价: 18.00
折扣价: 10.70
折扣购买: 达洛卫夫人(译文名著精选)
ISBN: 9787532753697

作者简介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1882-1941),1882年生于伦敦的一个书香名门之家。 22岁时开始在《泰晤士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代表作有小说《雅各布之屋》《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海浪》,文学评论集《普通读者》和女权问题论著《一间自己的房间》等。1941年,伍尔夫在乡间的住所写完了她的最后一部小说《幕间》,又一次陷入了精神病的痛苦。于是,她将自己勤奋写作的一生结束在一条河流之中。 伍尔夫是引导现代主义潮流的先锋。她和乔伊斯、普鲁斯特等一起把意识流小说推向世界,极大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传统的写作手法。她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

内容简介

达洛卫夫人说她自己去买花。 因为露西已经有活儿干了:要脱下铰链,把门打 开;伦珀尔梅厄公司要派人来了。况且,克拉丽莎· 达洛卫思忖:多好的早晨啊——空气那么清新,仿佛 为了让海滩上的孩子们享受似的。 多美好!多痛快!就像以前在布尔顿的时候,当 她一下子推开落地窗,奔向户外,她总有这种感觉; 此刻耳边依稀还能听到推窗时铰链发出轻微的吱吱声 。那儿清晨的空气多新鲜,多宁静,当然比眼下的更 为静谧:宛如波浪拍击,或如浪花轻拂;寒意袭人, 而且(对她那样年方十八的姑娘来说)又显得气氛肃 穆;当时她站在打开的窗口,仿佛预感到有些可怕的 事即将发生;她观赏鲜花,眺望树木间雾霭缭绕,白 嘴鸦飞上飞下;她伫立着,凝视着,直到彼得·沃尔 什的声音传来:“在菜地里沉思吗?”——说的是这 句话吗?——“我喜欢人,不太喜欢花椰菜。”—— 还说了这句吗?有一天早晨吃早餐时,当她已走到外 面平台上,他——彼得·沃尔什肯定说过这样的话。 最近他就要从印度归来了,不是六月就是七月,她记 不清了;因为他的信总是写得非常枯燥乏味,倒是他 的话能叫她记住,还有他的眼睛、他的小刀、他的微 笑,以及他的坏脾气;千万桩往事早已烟消云散,而 一说来也怪!——类似关于大白菜的话却会牢记心头 。 她在镶边石的人行道上微微挺直身子,等待杜特 奈尔公司的运货车开过。斯克罗普·珀维斯认为她是 个可爱的女人(他很了解她,正如住在威斯敏斯特区 的紧邻都相互熟悉);她带有一点鸟儿的气质,犹如 碧绿的鲣鸟,轻快、活泼,尽管她已五十出头,而且 得病以来变得异常苍白了。她待在路边,身子笔挺, 等着穿过大街,丝毫没有看见他。 克拉丽莎可以肯定,在威斯敏斯特住过后——多 少年了?二十多年了吧——即使置身于车水马龙的大 街上,或者深夜梦回时,都会感到一种特殊的寂静, 或肃穆的气氛,一种不可名状的停滞,大本钟敲响前 提心吊胆之感(人们说,那可能是流感使她心脏衰弱 的缘故)。听!钟声隆隆地响了。开始是预报,音调 悦耳;随即报时,千准万确;沉重的音波在空中渐次 消逝。她穿过维多利亚大街,一面思量:我们都是些 大傻瓜。只有老天才知道人为何如此热爱生活,又如 此看待生活,在自己周围构造空中楼阁,又把它推翻 ,每时每刻创造新花样;甚至那些衣衫褴褛的老古董 ,坐在街头台阶上懊丧之极的可怜虫(酗酒使他们潦 倒不堪)也这样对待生活。人们都热爱生活——正因 为如此,议会法令也无能为力;这一点,她是深信不 疑的。人们的目光,轻快的步履,沉重的脚步,跋涉 的步态,轰鸣与喧嚣;川流不息的马车、汽车、公共 汽车和运货车;胸前背上挂着广告牌的人们(时而蹒 跚,时而大摇大摆);铜管乐队、手摇风琴的乐声; 一片喜洋洋的气氛,叮哨的铃声,头顶上飞机发出奇 异的尖啸声——这一切便是她热爱的:生活、伦敦、 此时此刻的六月。 眼下正是六月中旬。战争已经结束,不过,还有 像福克斯克罗夫特太太那样伤心的人,她昨晚在大使 馆痛不欲生,因为她的好儿子已阵亡,那所古老的庄 园得让侄儿继承了。还有贝克斯巴勒夫人,人们说她 主持义卖市场开幕时,手里还拿着那份电报:她最疼 的儿子约翰牺牲了。然而,这一切总算过去了,感谢 上帝——结束了。眼下正逢六月。国王和王后都安居 在宫中。虽然为时过早,到处都已响起赛马奔腾的得 得声,板球拍的轻扣声。洛兹、埃斯考特、雷尼莱, 以及所有这类娱乐场,都隐没在灰蒙蒙、蓝幽幽的晨 雾中,恰似柔软的织网,把它们全都笼罩,而随着白 天的降临,雾将消失,娱乐场的草坪与场地卜会出现 驰骋的赛马,足尖刚碰着地便纵身跳跃;还有飞舞的 小伙子,以及身穿透明纱衫、嬉笑的姑娘们,她们尽 管通宵跳舞,可此刻已牵着毛茸茸的、怪模怪样的狗 儿,让它们到户外溜一圈呐。即使在这样的时刻,那 些拥有遗产的谨慎的老寡妇也乘着汽车,飞快地去干 神秘的差使;老板们则在橱窗里摆弄人造首饰和钻石 ,古色古香的碧绿胸针镶嵌在十八世纪式样的底座里 ,分外可爱,足以吸引美国佬(可是她必须节约,不 能随便为女儿伊丽莎白买珠宅);不过,她自己也喜 欢这些东西,对它们怀有可笑而真挚的热情,因为她 属于这一切,她的祖先在乔治王朝的宫廷里当过大臣 ,她自幼便生活在珠光宝气之中,并且,今晚她将举 行宴会,戴上珠翠宝饰,闪耀着炫目的光芒。但奇怪 的是,当她走进公园时,只觉得·片沉寂,薄雾,嗡 嗡声;欢乐的鸭子悠然嬉水。胸前有袋囊的吗儿摇来 摆去;可迎面来的是谁呢?那人背朝着行政大楼,走 过来,手里拎着盖有皇室纹章的公文递送箱,恰如其 分,原来是休·惠特布雷德,她的老朋友——可敬可 爱的休! “早上好,克拉丽莎!”休一本正经地说,其实 他俩从小便相识了。“你上哪儿去?” “我喜欢在伦敦漫步,”达洛卫夫人答道,“说 真的,这比在乡下溜达有意思呢。” 惠特布雷德一家刚到伦敦,他们是来看病的—— 真不幸。别人进城是为了看电影,听歌剧,带女儿出 来见见世面;他们一家却是来“看医生”的。不知有 多少次,克拉丽莎曾到私人疗养所里去探望伊芙琳· 惠特布雷德。敢情伊芙琳又病了?伊芙琳很不舒服, 休说道,一面撅撅嘴,或挺出他那衣冠楚楚、仪表堂 堂、倜傥非凡的身躯(他的衣着总是过分讲究,也许 因为他在宫廷当个小吏,不得不这样呢),暗示他的 妻子身上虽有些不适,但并不严重;作为一个老朋友 ,克拉丽莎·达洛卫不必他讲明,就能心领神会。哦 ,当然,她确实懂他的意思;真不幸;她心里涌起一 阵姊妹般的感情,却又莫名其妙地想到自己的帽子, 兴许不适合清晨戴吧?因为休总是使她有这种感觉, 当他匆匆向前走去,过于彬彬有礼地抬一下帽子,并 且肯定地对她说,她看上去像个十八岁的姑娘呢;又 说,他一定来参加今晚的宴会,因为伊芙琳要他务必 赴会;不过,他可能稍微晚些到场,因为要先带吉姆 的孩子去参加宫廷晚会哩;——在休的身旁,她总感 到有些局促不安,有点儿女学生气;不过对他颇有好 感,因为跟他相识已久,而且确实认为,按他的路子 来说,不失为好人;然而,理查德几乎被他气得发疯 ;至于彼得·沃尔什嘛,他至今还对她耿耿于怀,因 为她喜欢休。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