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智慧全彩图解典藏版)

图解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智慧全彩图解典藏版)
作者: (明)王阳明|编者:思履
出版社: 中国华侨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4.70
折扣购买: 图解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智慧全彩图解典藏版)
ISBN: 9787511369314

作者简介

王阳明(1472一1529),名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影响巨大的“心学”集大成者。他不但精通儒释道各家学说,而且还能够统军作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作为思想巨匠,王阳明的“心学”理论彻底改变了明朝中叶以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体格局,深受历代读书人崇拜,并影响了诸如张居正、曾国藩、章太炎、孙中山等许多后世名人。其学说更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思想先导,当时的维新领袖西乡隆盛将王阳明视为精神偶像。日本当代一手创办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稻盛和夫,对王阳明的思想也是推崇备至。

内容简介

当。请奏陛下,如蒙不弃,刘秀愿尽犬马之劳。”转 而,刘秀又对手下众将说:“家兄不知天高地厚,命 丧宛县,自作自受。我等当一心匡复汉室,拥戴更始 皇帝,不得稍有二心。皇帝如此英明,汉室复兴有望 了。”刘秀的这种虔诚态度,感动得众将纷纷泪下。 刘秀突然遭此打击,自然难以忍受。然而他心里清楚 ,刘玄既然杀了兄长,对他刘秀也难容。 此后,刘秀对刘玄更加恭谨,绝口不提自己的战 功。刘秀的行动,早已有人密报给刘玄。刘玄在放心 的同时,觉得有些对不起刘秀,便封刘秀为破虏大将 军,行大司马之事,并令刘秀持令到河北巡视州郡。 刘秀借机发展自己的力量,定河北为立足之地。更始 三年初春,刘秀实力已壮,便公开与刘玄决裂。 更始三年(25年)六月己末日,刘秀登基,是为 光武帝,复国号汉,史称东汉。此时,刘秀只有三十 二岁,正是年轻气盛、成就大业的时候。以屈求伸, “忍小愤而就大谋”,终使刘秀化险为夷,创建了东 汉王朝。 细观刘秀的处世之态,你会发现一切成就也都来 源于“忍”。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不是懦弱无能,忍 是不屑堕入无间地狱的诱惑。忍是以退为进,忍耐是 上善,老子曰,上善若水,水是最温柔的,水却又是 最强大的。忍就是相信时光的力量,不是依靠自己, 而是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公道。 能屈能伸,大丈夫之道也。忍得一时方能成就伟 业,相反,不能忍耐、毛毛躁躁,最终只能错失良机 、遗恨千古。莫大的祸患,都来源于不能忍耐一时。 刘邦在取得基本胜利后按兵不动、将功劳经常赠与项 羽。是忍耐,终厚积薄发成汉高祖一代帝业;项羽急 不可待,最终却是霸王别姬、饮恨乌江;韩信甘愿受 胯下之辱是忍耐;司马迁受到宫刑忍耐而出《史记》 ;刘备与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是忍耐,之后才有与曹 操、孙权三足鼎立之局。 事业失败需要忍耐,感情受挫需要忍耐,人生磨 难需要忍耐,经济合作需要忍耐,人际关系需要忍耐 ,家庭生活需要忍耐。在人生的历程中,我们会遇到 一些需要忍耐的事情,借以历练自己的心智。学会忍 耐,在生命历程中实践忍耐,你就能够在不久的将来 成就你的人生。(P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