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29.30
折扣购买: 启蒙(一个欧洲项目)
ISBN: 9787549579129
高星璐,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德语专业讲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德国语言文学在读博士。 黄明嘉,德国科隆大学、歌德学院访问学者,德国语言文学教授,获中国翻译协会授予的“**翻译家”荣誉证书。译有尼采、海涅、卡夫卡等人的著作二十余部。代表译著有《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快乐的科学》、《相聚在特尔格特》、《歌德谈话录》等,并主编《茨威格传记精华》(四卷本)。 曼弗雷德·盖尔,1943年生,在马堡大学、汉诺威大学教授多年语言学和文学。自由政论作者,大学编外讲师。著有《康德的世界》(2003),《聪明人嘲笑什么》(2006),《洪堡兄弟》(2009)等。
约翰·洛克追随威廉·冯·奥拉宁,于16**年2 月回到已摆脱天主教权势统治的祖国。此际,他需要 厘清几个重要的**法律问题。詹姆斯二世逃亡法国 ,王位空缺,他还是合法的国王吗?他的女儿玛丽亚 、将詹姆斯赶出英国的玛丽亚的丈夫能当王位继承人 吗?抑或,王位的继承应**抛弃君主主义的王位继 承法而听任民众及其代表的自主裁定吗?**信仰在 政治机构的人员组成中起何作用?议会与王室的关系 如何调处? 洛克在归国途中就十分自信,认为回答这些问题 的要件已成竹在胸,而且已经写好。尽管出现了另外 一些十分棘手的***面需要从哲学和法律层面寻求 解决办法,但他那长达数百页的书面论述现在却获得 了现实重要性及政治**力,这,他此前始料未及。 越过荷英两国间深深海沟向西的两天航程给了他一个 契机,让他忆及作为“沙夫茨伯里的人”是如何提出 自己的新思维的。他首先想到1666年7月那个决定命 运的*子,那是他与沙夫茨伯里**伯爵**晤面, 当时沙氏还不是伯爵,而是安东尼·阿什利·库珀, 是温伯恩·圣吉尔斯男爵。 洛克明白,首先是沙夫茨伯里的友情激励他作哲 学思考并树立政治信念的,这些思考和信念反映出他 特立独行的人格。若无沙氏影响,他的著作就无缘问 世,因为直到他三十四岁,还看不出什么苗头可预示 这位沙氏追随者*后将成为思想家,其文章将成为自 由主义**观念、**宽容和启蒙理性的开先河之作 。迄至1666年,他一直具有保守主义倾向,对斯图亚 特国王查理二世(1660—1685)的统治、对英国圣公 会国教的**特权及其规章均无异议,在原则问题上 总是顾虑重重。 洛克生于1632年8月29*,是律师老约翰·洛克 的长子,其母来自伯爵领地萨默西特,名叫阿格尼丝 。他青少年时期经历了英国17世纪中期政治和**的 动乱。当信奉清教主义的父亲在1**2年**次内战中 站在议会*队一边反对保王*——极力拥护斯图亚特 国王查理一世专制权力的派别——他显得忧心忡忡; 第二次内战结束时,以奥利弗·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 派——力量*强的清教主义教派——通过特别法庭判 处查理一世国王死刑,1**9年6月30*,国王当众被 斩首,头颅还被高悬示众,大批民众聚集于白厅大街 围观。洛克听到这个消息极为震惊。此后,君主** 、圣公会国教、圣公会主教上议院和贵族勋爵统统被 取缔,英国成了共和国,克伦威尔集***高统治权 于一身,成为1653年至1658年“英国、苏格兰和爱尔 兰共和**”的“护国公”。克伦威尔死后,清教主 义民意生变,重又转向君主**。查理一世死后十一 年,亦即1660年,其子查理二世成了新国王,君主政 体倏尔复辟。圣公会国教重新夺回**霸权,然而, 这种专制权力遭到持“不同政见”的新教人士的反对 ,他们组成不同的教派,与之进行斗争。 年轻的洛克密切关注世纪中期出现的危机。政治 权力不断位移,**冲突频发,这让他心绪不宁,于 是深居简出,潜心学问,冀盼有成。此前,这个才华 出众的孩子就得过**的伦敦威斯敏斯特学校的奖学 金,他在那里除学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语和阿拉 伯语外,对算术和地理学特别喜爱。当克伦威尔的权 势如*中天之际,他正在名闻遐迩的牛津大学基督教 会学院继续求学,专*自然哲学、实验科学和医学, 1656年获文学学士学位,两年后获文学硕士学位,这 时他已担任这所名校的助教了,似乎没有什么东西会 阻碍他学术上的锦绣前程了。 斯图亚特王朝1660年复辟,洛克对此无异议,而 且怀着由衷的喜悦和满足感欢迎查理二世治下君主政 体的复辟,对国王的**寄予厚望,希望能平息英国 这座“疯人院”里混乱不堪的政局。他在家里接*过 严格的清教主义教育,但他还是优先选择拥护复辟的 圣公会国教。对于1662年颁布的“统一法”,他原则 上是没有疑虑的,认为信仰和礼仪规章就该保障信徒 的统一,这些信徒行将分裂成清教徒、长老会教徒、 独立派教徒、贵格会教徒、浸礼会教徒、反三位一体 论的一位论教徒和其他“持不同政见者”。洛克对政 治和**的基本态度是保守的****主义,认为强 大的君主和统一的国教能消除包括教派内战、蛊惑人 心的良知说教等危机。这些危机有导致**解体之虞 。 有人给洛克提供到教会和**机关任职的机会。 1665年,洛克作为秘书陪同英国公使出访克列维—— 当年勃兰登堡选帝侯驻跸地。克列维公国实行的** 宽容令他瞠目。路德教徒、加尔文教徒、天主教徒可 以公开自由地做弥撒,哪怕信奉新教的大选帝侯对天 主教十分厌恶。 从克列维归来后,洛克本想再安心投入科研和教 学工作,不料却卷入一场风暴。当他遇到安东尼·阿 什利·库珀时,其生活、命运发生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时为1667年7月。当时他正在做几个物理和化学实 验,帮助朋友大卫·托马斯博士解剖一具因佝偻病死 亡的年轻人遗体。这时,托马斯请他从牛津附近的阿 斯特洛普矿泉为阿什利男爵买一些矿泉水来,男爵多 年来身体右侧十分疼痛。不久男爵亲自来伦敦,他的 魅力、文雅的举止和美学素养让洛克倾倒;而洛克的 医学、哲学和博物学学识也给阿什利留下深刻印象, 于是,两人一道去了阿斯特洛普矿泉。 1666年10月,洛克**造访阿什利的伦敦郊外寓 所。尔后,在洛克继续从事医学研究的数月中,两人 的关系变得*加紧密。终于在1667年4月,洛克接* 阿什利的建议,与阿什利一家共同生活在那幢别墅里 ,其工作范围未明确界定,一身兼任私人秘书、哲学 顾问、政治同路人、家庭医生(未获博士学衔)和家 庭教师(负责阿什利十五岁儿子的教育)。迄至此时 ,洛克还一直置身于时代政治动乱之外;而阿什利则 一生从政,且灵活机变,认为灵活机变就是识时务。 他在内战中先中立,后保王,可一年后又同查理一世 的王*作战。他任克伦威尔***会委员,但转眼 又反对克伦威尔这位“护国公”。身为1660年的议会 会员,他帮助查理二世获取王位,一年后被委任为英 国财政大臣。他就任此职时结识了洛克,时间是1666 年。 P3-5